| 图书 | 科技探索发展之魂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由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作用,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本书是其中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及其实践的著作,论述了近百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在正确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下取得辉煌成就,在各个时期科技政策中反复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发展核心技术、强调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 目录 序/1 导论/1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科学技术思想(1917—1927年)/5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早期科学技术思想的诞生背景/5 一、现代科技文明在西方的崛起/6 二、落后于世界主流的近代中国科学技术思想/10 三、近代中国优选知识分子的科学救国思想/13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早期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18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脉络/18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观点/24 三、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9 第三节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科学技术思想/32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33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在“科玄论战”中的进一步传播/38 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科学技术思想/43 第二章实际应用驱动导向的科学技术思想(1927—1937年)/48 第一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展科技事业的社会背景/48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时代特征/49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科学技术思想/59 第二节实际应用驱动导向科学技术思想的具体表现/62 一、实际应用驱动导向下的军事科技实践/63 二、实际应用驱动导向下的农业科技发展/70 三、实际应用驱动导向下的科技人才培养/72 第三节实际应用驱动导向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成果/77 一、军事技术与军事工业的发展/78 二、农业科技和农业工作的推广/84 三、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的勃兴/89 第三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确立与应用(1937—1949年)/95 第一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背景/95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点/96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脉络/101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指导实践工作的基本经验/105 第二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110 一、制定“科学大众化”的工作方针/111 二、制定科技服务于抗战的相关政策/118 三、制定一系列重视科技人才的政策/123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成果/128 一、科研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涌现/128 二、科技团体的形成和科考活动的开展/134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技探索发展之魂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褚君浩 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710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56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