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宗教的历史/彩色人文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宗教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广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精神活动、信仰模式、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伦理概念、风格习惯中处处可以察见原始宗教的残留。作为一种根植于人类的存在,宗教无一例外地诞生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中。现在不同文化环境的作用之下,宗教与宗教之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元态:多数宗教离不开造物神的支持,面佛教却似乎拒绝神;有的宗教喜欢独身,有的宗教赞美多予多孙;有的教义推崇削发,有的却不准教徒动身上一根毫毛……

《宗教的历史》运用形象的素材,生动地介绍了人类各种主要宗教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崇拜、仪式、信条、礼俗、节日、传奇、先知、名人等;将各大代表性宗教置于不同的社会景观与历史时段中加以解读,还原基本真面貌。

内容推荐

我们大都同意宗教是人类某些需求的替代品或慰藉的说法。在科学和人类其他智能足以解释世界万物之前,也许宗教总会存在。本来,世上一定会有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没人能回答为什么雷电击中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生命中更有许多事情是难以操纵的——比如谁也摆脱不了死亡。然而人类却倾向于这么做。的确办不到时,人们便乐意让一种高于自己的超凡力量一神或上帝——作为世界的终极答案存在着并安排一切。

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好奇心、解释欲与操控愿望常常可能指向同一个结果——宗教的产生。因而对宗教的回顾也就成了对人类本能的一种回顾。宗教的历程典型地印证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双重性:在种种负面、消极的现象背后,我们的确看到了宗教于引导敬畏心、鼓励自省与自律、传播道德感、培养慈善情怀等方面的突出功用。

目录

前言

世界宗教大事年表

第一章 古远的崇拜

史前宗教

母亲神

非洲

北美洲

中美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太平洋诸岛屿

第二章 古代宗教

古埃及人的心灵

希腊式崇拜

多神的罗马

宗教摇篮——波斯

斯堪的纳维亚诸神

第三章 犹太教

人类祖先

出埃及

先知书

《托拉》和《塔市德经》

迈蒙尼德教义

犹太教会堂

节日

历史、道德与磨难

大屠杀

第四章 印度教

一神,或是多神

经典

轮回业报

种姓制度

寺院

节日

第五章 其他东方宗教

道与道教

中国圣人孔子

儒学与儒教

神道教

耆那教

琐罗亚斯德教

第六章 佛教

悉达多的故事

四圣谛

八正道

教义与教派

禅宗

第七章 基督教

耶稣传奇

神迹

信仰的象征

使徒们

《圣经》

早期基督教

东西教会分裂

天主教

十字军东征

异端裁判所

宗教改革

英国兴起新教

清教徒们

教堂

节日

第八章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古兰经》

日常三功

斋戒之日

麦加朝觐

清真寺

苏非派

穆斯林世界

第九章 锡克教

古鲁·那纳克

继承者们

圣典

崇拜与活动

现代锡克教

第十章 其他宗教与伪宗教

摩门教

耶和华见证会

克里须那信徒

拉斯特法里运动

巴哈教派

唯灵派

杂糅式神学

种类繁杂的邪教

科学教会

统一教团

毁灭性惨案

术语表

致谢

试读章节

非洲人

部落的星崇拜

法国人类学家马里尔·格里奥里和杰曼·迪耶泰朗与多贡人一起生活期间,发现了这个部落对恒星的崇拜。让这两位人类学家更为吃惊的是,这个部落竟然知道天狼B是“最重的星”(天狼B的密度很大,每立方米重达两万吨),还知道天狼B围绕天狼星(犬星)运行一周的时间是5。年。天狼星是天狼B的姊妹星,也是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另外,两位人类学家还发现,该部落知道天狼B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一般的圆形。

据多贡人讲,他们了解天狼B的特征,既崇拜天狼B,也崇拜天狼星。这要感谢多年以前的鱼尾形的外星人造访时给他们带来的知识。这是一个看似离奇的故事,但其宗教意味却极为深远。

从非洲中部往南,依图里森林的俾格米人的天文知识使人类学家吉恩·皮埃尔.哈莱大为吃惊。俾格米人认识到,土星有九颗卫星,而在西方,直到1899年。第九颗卫星才被科学家们发现。此后,人们一直寻找第10颗星。但是,就像其他的星星,人们不借助望远镜是看不到它的。与多贡人一样,依图里人也没有望远镜。哈莱说:“在我遇到的班图人和苏丹人中,从来没有任何人将土星和任何卫星联系在一起。多数美洲人和欧洲人有关土星卫星的知识也不及依图里人。”

这些部落丰富的天文知识从何而来?我们至今也不清楚。但是,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实是原始宗教的强大驱动力。在这些部落看来,星星、月亮、太阳、天气和动物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原始生活里没有世俗的概念,所有的生活都是宗教。

上帝

非洲有数干个不同的部落,他们讲不同的语言,

有不同的信仰,宗教也错综复杂。和世界上其他落后地区的宗教一样,非洲的宗教传统是口传的,没有文献资料可查。因此,人们对非洲的宗教争议颇多。但是,这里宗教的其中一个共性是,很多部落都相信有“上帝”,的存在,虽然上帝不一定参与人类的事务。

东非人认为上帝是穆伦古,刚果人认为是莱扎,喀麦隆人认为是尼阿姆贝,约鲁巴人则认为是奥洛伦。有关上帝的神话很多,各不相同。一般都认为上帝生活在天空,上帝发出声音或发怒时,声响如雷。与上帝有关的是一些小神、自然精灵或部落祖先,部落的人们希望能与他们沟通交流。部落人们为他们做礼拜,行祈祷。年轻人还要举行入门仪式。有的部落要为年轻人行割礼,包括男孩和女孩。迷信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部落人们往往佩戴由爪、牙、石头或贝壳制成的护身符,以辟邪护身。

今天非洲宗教

非洲部落的宗教是典型的本土宗教。部落人们保持祖先的宗教仪式,追寻通往充满神奇力量的世界之道路,以求得到一定的神奇力量。部落人们对魔法有恐惧心理。但是,一些居心叵测的巫师为了个人目的,往往煽动他们对魔法的狂热。

这些部落常见于撒哈拉以南干旱贫瘠的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阿拉伯远征部队在北非建立社区,伊斯兰教也在北非扎根。基督教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在伊斯兰教徒到达北非后的10个世纪里,基督教一直局限于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基督教教堂里。如今,非洲的基督教教徒大约有16亿之众。受当地风俗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敦都带上了一定的地方色彩。

北美洲

图腾

对图腾的信仰在北美的西北海岸的部落中最为盛行。图腾是一种纪念碑式  的柱子,上面雕刻着可怕的植物或动物。部落的人们相信,这些植物或动物是他们的祖先。据说,雕刻在柱子上的植物或动物是部落人们的精神信仰,维系着部落内部的关系,这就是图腾。例如,如果雕刻的动物是熊,部落的人们就不会去捕猎熊,而是将熊视为可以保护他们健康的圣物。部落的人们相信,他们信仰的植物或动物有着非凡的魔力,甚至会说话、会飞行。图腾往往与男人紧密联系,因为传统上男人是部落的猎手和卫上。

作为一种精神信仰,图腾与萨满教僧有着密切的联系。萨满教僧常见于印第安文化以及墨西哥、西伯利亚、爱斯基摩人居住区和亚洲北部地区。

萨满教

萨满教僧是神界与俗世的桥梁,他们的身份可能是牧师、医生、智者或法师。萨满教憎的技法是,通过重复性的仪式、有节奏的音乐,或诸如仙人掌、蘑菇之类的可以引起幻觉的东西进入一种迷睡状态。这时,萨满教僧的身体处于迷睡中,而灵魂依靠精神信仰的力量飞到了其他世界,一路上会遇到不同的精灵。

对于友善的精灵,萨满教僧会鼓励他们,而对于邪恶的精灵,则要战胜他们。爱斯基摩的萨满教僧在做法事时,其精神要穿越重重波浪,到海洋深处去拜见海洋之女。海洋之女被激怒时,会扣留部落的渔民。这时,萨满敦僧就要代表部落的人们和海洋之女交涉。为了取悦海洋之女,萨满教僧有时会给她梳理头发。任务完成后,法师的精神才回到肉身。

印第安人和精神世界保持沟通的另一个途径是蒸气浴室。蒸气浴室是由树枝和动物皮建成的圆形结构,中央放上加热的石头,将水撒在热石上,蒸气就释放出来。这很像现代人的桑拿浴。据说,接受蒸气浴的人可以得到新生和重生。在接受蒸气浴的过程中,会有精灵拜访受浴者,受浴者可亲身体验精灵们带来的幻境。

鬼魂舞

印第安人生活在对祖先的畏瞑和敬仰之中,遇到危机时,他们就求助于这些神秘的力量。19世

纪中叶,在北美大平原和美国西部的印第安部落里兴起了鬼魂舞,宣扬亡灵的复生。当时,白人正将印第安人从他们神圣的土地上赶走,鬼魂舞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为了抵抗白人的入侵,印第安人复兴了鬼魂舞这一古老的宗教仪式。其主要教义是,世界和白人不久将被洪水吞没。通过跳鬼魂舞,印第安人可以逃过劫难,看到美丽、自然的世界和死者的复还。鬼魂舞的主要发起者之一是沃沃卡,他声称看到了未来的世界以鬼魂舞的形式展现在他的面前。他谱写歌曲,向印第安部落宣传教义,却没有宣扬对自人停止使用暴力。由于对自人的压迫感到气愤,印第安人战士准备拿起武器抵抗白人。后来,鬼魂舞被视为敌对的宗教仪式,遭到取缔,美国政府派出骑兵清除其残余。在一次清除运动中,激发了一场混战,大批印第安人和儿童遭到杀害。后来,鬼魂舞被彻底消灭了。

和鬼魂舞同样有争议的是太阳舞(也称拜日舞)。二者细节有异,但本质相同。舞者围绕着圆固跳舞,持续2~4天,跳舞时目视太阳。还有绝食、纹身、沉思等仪式。舞者的耐力通过自我毁损得到检验。每个舞者胸前或后背都钉着木钉,被悬挂在中央往子上,直到筋疲力尽。对舞者而言,这是激动人心的经历,而在旁观者看来,这是野蛮行为。太阳舞于20世纪初始至1978年止终被法律禁绝。P16-19

序言

在黑暗中,仅仅依靠食物和水,人类将不足以维持其生命。这时,宗教才是他的安慰和支柱,是他能够生存下去的理由。宗教这根线将穴居人类与现代人联系起来,将全世界的人们联系了起来。

其实并不难理解这样的信仰给予人们的力量。人总是要死的,人死后什么样,谁知道呢?人类希望在混沌中找到秩序,希望了解生命中某些事情发生的缘由,希望了解人死后的奥秘。于是,人类就希望有一个无形的神将他的愿望强加给人世间。人类通过祈祷、献祭、虔诚和慈善抚慰神灵,以得到少许的自我安慰。

宗教就这样自然地来到很多人身边。它给人们带来灵感,激发人们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杰出的艺术作品。是与非、善与恶、信仰与力量已成为文学的主题和血脉。今天,我们也是听着祖先留下的童话和寓言长大的。这些童话和寓言,将深深地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世界观,但是,从那些背离固有的宗教而开始新的宗教信仰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勇气。由于他们的勇敢,才有了新宗教的诞生、发展,有时是消亡,为21世纪留下了灿烂的宗教文化。

多数宗教宣扬某种造物神的存在,但是佛教没有神。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之一。有的宗教主张独身,而有的宗教则宣扬多子多孙。有的神喜欢看到削发,而有的神则保佑蓄发的人。多数宗教宣扬和平,同时,宗教又是大量战争和暴行的根源。

在宗教里,理由和理性是不起作用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创始人都声称可以创造奇迹、可以和上帝见面。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无数人对如此言论信以为真。

有人认为,是神将月亮载人轨道,是神减缓了太阳的速度而产生了一天。和他们心中的神一样,他们的信仰也是无形的,但却是他们生存的基础,是他们的王牌,是他们来世的护身符。

近来,宗教的超自然成分引发了更多的问题,怀疑论日益严重起来。但是,在科学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世界和世界万物的起源之前,宗教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宗教的历史/彩色人文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凯伦·法林顿著//杨春丽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931847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2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山西
236
17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4-2002-005号
版权提供者 Octopus Publishing Group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