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耕海踏浪谱华章:文圣常传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圣常,物理海洋学家,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1921年11月1日生于河南光山。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年毕业于美国航空机械学校。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院士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成果有二:一为海浪计算和数值预报方法,一为海浪谱。 内容推荐 《耕海踏浪谱华章:文圣常传》是我国有名海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先生的传记,传记以时间为主线,充分利用口述访谈资料及实物资料,沿着文圣常院士的人生轨迹,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正叙,共分为光山少年、巴蜀求学、静待时机、向海而生、耕海踏浪、勇立潮头、师者如海、文氏外传八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文圣常的家学渊源、出生环境、父母对他的教诲与影响、童年接受启蒙教育的经过和细节。第二章侧重介绍高中毕业后的文圣常追求进步、辗转求学的经历。既有他徒步前往重庆的艰险,也有他寻找人生出路的迷茫与困惑,还有他最终考入武汉大学潜心学习的难忘时光。第三章记述了他在航空委员会第八、第十一飞机修理厂工作,顺利通过选拔考试,成为出国进修人员的经历。第四章围绕他回国后矢志不移探寻海浪研究之地的一连串经历展开叙述。第五章重点梳理了他抵达青岛后至“”爆发前在海浪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的提出。第六章承接前面章节,对文圣常在“七五”“八五”科技攻关中提出的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的研究历程、主要优势、应用情况等做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第七章聚焦为人师者的文圣常,介绍他为我国海洋科研人才培养做出的很好贡献。第八章着重介绍了晚年的文圣常以“老牛自知夕阳晚,无须扬鞭自奋蹄”的诗句自勉,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勤奋工作的情景作了详细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光山少年文氏祠堂里的启蒙教育流亡之路第二章 巴蜀求学奔赴山城烽火西迁路乐山求学第三章 静待时机沉默的飞机修理工“荒唐”的选择第四章 向海而生去意已决痴迷波浪初到青岛第五章 耕海踏浪得偿所愿艰难起航初试牛刀调整方向组团建队斗风浪文氏风浪谱海浪预报方法十年风雨第六章 勇立潮头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执掌海院 基石之功著书立言以济世奖学金与教学楼第七章 师者如海一盏烛光映海洋文理兼通的智者永远的文主编第八章 文氏外传行走的风景故事人生结 语 从弄潮儿到一代宗师附录一 文圣常年表附录二 文圣常主要论著目录参考文献后 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耕海踏浪谱华章:文圣常传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文波 陈鷟 张丽 袁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691415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