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医湿热病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深研中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撰写了大量经典力作,尤其是对中医伤寒论的研究,融会贯通。本书为吴雄志教授的又一力作,书中对湿热病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把湿热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中医温病学中的湿热病内容,包括温病概论、湿热病脉证提刚、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上)、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中)、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下)、辨少阳湿热脉证并治(上)、辨少阳湿热脉证并治(下)、阳明湿热概论、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辨阳明化热伤阴脉证并治、辨湿热困阻太阴脉证并治(上)、辨湿热困阻太阴脉证并治(下) 、辨湿热陷入少阴脉证并治(上) 、辨湿热陷入少阴脉证并治(下)、辨湿热传入厥阴脉证并治、湿热病中西汇通(上) 、湿热病中西汇通(下)、常见湿热病病原微生物(上)、常见湿热病病原微生物(下) 、常用药物的种属分类、四时加减用药法、阳明湿热五加减正气散、甘露消毒丹加减二十三法、甘露消毒丹加减二十三法(下)等。本书为吴雄志教授的又一力作,书中对湿热病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把湿热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目录 一、温病概论001 二、湿热病脉证提纲012 三、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上)040 四、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中)055 五、辨太阳湿热脉证并治(下)073 六、辨少阳湿热脉证并治(上)079 七、辨少阳湿热脉证并治(下)092 八、阳明湿热概论105 九、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一)109 十、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二)119 十一、辨阳明湿热脉证并治(三)152 十二、辨阳明化热伤阴脉证并治162 十三、辨湿热困阻太阴脉证并治(上)172 十四、辨湿热困阻太阴脉证并治(下)178 十五、辨湿热陷入少阴脉证并治(上)185 十六、辨湿热陷入少阴脉证并治(下)193 十七、辨湿热传入厥阴脉证并治202 十八、湿热病中西汇通(上)218 十九、湿热病中西汇通(下)230 二十、常见湿热病病原微生物(上)237 二十一、常见湿热病病原微生物(下)251 二十二、常用药物的种属分类261 二十三、四时加减用药法264 二十四、阳明湿热五加减正气散270 二十五、甘露消毒丹加减二十四法(上)277 二十六、甘露消毒丹加减二十四法(下)288 答疑299 致谢310 彩图3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医湿热病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雄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1294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