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家在蜜糖湾
内容
编辑推荐

主人公海伦曾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家族的第一继承人,但是她的美好生活却停留在13岁那年。政局的变动让她从贵族变成了美国的外来移民。家族的巨大变动、母亲当年为了保护她而被士兵强暴的事情。都使得她与家庭的关系变得复杂而敏感……终于在她离开了家23年后,重新回回到了家乡,走出了内心那些纠缠不清的恐惧和愤怒。

内容推荐

我的家在蜜糖湾?蜜糖湾在哪里?

表面上它在遥远的非洲利比里亚,事实上却一直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虽然蜜糖湾有偷心贼,有可恶的流氓,有可怕的战乱,却也有我们永远不能遗忘的童年,以及挚友……

随着作者踏上已经面目全非的蜜糖湾,读者也仿佛走回了内心的原乡。

目录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三 /001

横越大西洋,纽约,一八二〇 /027

尤尼丝,蜜糖湾,一九七四 /034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四 /044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五 /062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五/ 071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七七 /092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七 /105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七八 /118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九 /130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九/ 146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八〇年四月十二日 /160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八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175

诺克斯维尔,田纳西州,一九八〇 /190

格林斯堡,北卡罗来纳,一九八一 /209

格林斯堡,北卡罗来纳,一九八二 /218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八二~一九八三 /230

教堂山,北卡罗来纳,一九八三~一九八七 /235

一九八五 /245

普洛维登斯市,罗德岛,一九八七~一九九二 /256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八八~一九九四 /275

世界,一九九四~二〇〇三 /280

伊拉克,二〇〇三年二~四月 /295

蒙罗维亚,二〇〇三年九月 /309

蒙罗维亚,二〇〇三年九月 /329

试读章节

这是关于恶棍的故事。

窃贼就是“恶棍”。利比里亚英文里没有“窃贼”这个词汇。我偶尔会用“小偷”一词,但只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为了让读者知道,我的正统英文底子还不差;其次是加强“恶棍”这个词的效果,比方说阻止恶棍逃逸时大喊:“恶棍!恶棍!小偷!小偷!”不过恶棍和小偷截然不同。恶棍会趁你熟睡之际闯入你的房子,摸走精美的瓷器。小偷则是在政府单位任职,在国库中上下其手。

我们位于蜜糖湾的房子就饱受恶棍侵扰。打从搬进我父亲一手建造的这栋有二十二个房间、俯瞰大西洋的大宅子开始,他们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原因不难理解:我们所在之处是位于首都蒙罗维亚将近十八公里外的一个化外之地,我的母亲执意在屋内摆满恶棍可以轻易带走的象牙制品;而我们的守卫波拉波认为,夜里就是要睡觉,不是要看守房子。

波拉波是个老头,总是理得很短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嘴里只剩下九颗牙,间隔地散落在嘴巴的上下缘,当他说话时,你可以看到一嘴的坑坑洞洞;不过笑的时候(他脸上经常挂着微笑),牙齿看来像是完好无缺。他身上不带枪,只有一支警棍,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似乎总是兴高采烈。即便是一大早,当母亲发现恶棍再次闯入蜜糖湾偷走她的象牙宝贝而厉声责骂时,他也不愠不火。

这事第一次就发生在我们抵达蜜糖湾的头一个礼拜。我一早醒来,迷迷糊糊地走出卧房时,正好听到妈咪在外头对着波拉波大吼。杰克斜倚着墙壁,津津有味地看着热闹,他对我使了个眼色。严格来说,杰克是我们家的仆役,但没人敢这么称呼他,因为他自小就和我父亲一块长大。

“恶棍昨晚来了。”杰克说。

妈咪把波拉波拖到厨房外的门廊,斥责他的衣衫不整。她站在门口,挥舞着手臂,发着牢骚。她还是惯常的晨间穿着:长不及膝的针织短裤、T恤和拖鞋。原本盘在头顶的发丝,因为在门廊愤怒地来回踱步而散落了下来,手臂不停地比画着。站在她面前的波拉波,一副自责的样子。

波拉波说:“Aya Ma,ma mind ya.”

(意思是:啊!真糟糕!库伯太太,您别恼火,请接受我的道歉!)

妈咪说:“你这无可救药的海蟹,我该把你开除!”

这是恫吓。妈咪骂人时,“海蟹”和“该死”的意思差不多。经验证明,妈咪每个月都会开除波拉波,而且总是在他回来“抱着她的脚”之后,重新雇用了他。

波拉波说:“夫人,我来抱您的脚了。”

(这句话是用来强调他的恳求是真心诚意的。在利比里亚,没有比告诉对方你愿意抱他的脚更卑微的求饶方式了。)

这个局面大概会僵持十五分钟,直到妈咪嫌恶地将门砰然关上为止。接下来几天,波拉波会特别提高警觉,大白天就装模作样地关上男仆房的房门,好让我们知道,他正在为晚上的工作养精蓄锐。然后,到了约莫下午六点,他就会带着警棍步出房门,趾高气扬地在庭院四处走动,检查房子四周的椰子树,寻找可能遭到立即攻击的蛛丝马迹。他探头察看篱笆旁的一口水井,仿佛窃贼正在九米深的下方涉水,等这户人家熟睡之后,再像超人般自井底飞窜而出。

波拉波有时坐在他位于洗衣房旁边的椅子上,当有车子驶入庭院,他就自命不凡地跳了起来,仿佛窃贼会在晚间七点驱车前来用餐似的。毫无例外地,他总是在我八点就寝之前就睡着了。

我呢,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有谁能在那样的荒郊野外安然入睡?夜里爬上床后,我就渴望能够回到我们刚果镇的那栋老房子。利比里亚离刚果河一点也不近,不过“刚果”是利比里亚特有的一个名称。我们被称做刚果人——这包括了我的家人,以及在一八二二年建立利比里亚这个国家的其他美国解放黑奴的后代。这个带点贬抑味道的名称,是利比里亚原住民于十九世纪初发明的,就在英国废除公海上的奴隶交易之后。当时,英国巡逻艇拦截从西非海岸正要驶往美国的奴隶船,不管截获的船只来自哪里,一概送到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因为许多奴隶船是从宽阔的刚果河河口进入大西洋,利比里亚的原住民(他们有许多人乐于从事奴隶买卖,不喜欢这种把奴隶放了、扔到利比里亚的新把戏)就把这群新移民称做刚果人。这群刚得到自由的奴隶在利比里亚获释的时间,恰好跟被解放的美国黑奴抵达利比里亚的时间相同,因此所有初来乍到的移民通通被称做刚果人。蒙罗维亚到处是刚果人。我们老家所在的刚果镇就在蒙罗维亚郊区,镇上全住着像我们一样的刚果人。

我们则回过头来称利比里亚原住民是乡民或乡下人,在我们眼里,这是更贬抑的称呼了。

爸爸认为我们在刚果镇的旧家太小了,所以全家就搬到蜜糖湾来。旧家那儿只有三间卧房、三个卫浴间、一个视听间、一间客厅、一个小房间、一间办公室、一间厨房,外头有个迎宾小屋和一大片草坪,我在那儿跟着特萝学习重要的社交技巧,她是我最喜欢的表姐,也是我最佳的学习对象。

“只要起跳时把脚踢出去就可以了!”某个星期天下午,特萝在刚果镇的草坪上对着我喊,特萝是艾瑟萝的昵称。一如平常,那天也是又闷又热,汗湿的马尾就黏在我的颈背上。隔壁浸信会教堂里

唱了好几个小时圣歌的人们已经安静了下来,现在他们正在享用下午点心——小龙虾卤汁淋饭。浓郁的鱼露味从教堂后面飘进我家院子,让我也跟着饥肠辘辘起来。

特萝正在教我踢脚的玩法。这是女生玩的一种游戏,单脚跳起,再用另一只脚踢向对手,脚踢起来时必须配合节奏与平衡感等复杂技巧。这个游戏是乡民想出来的,有点像是用脚玩剪刀石头布一样。一场玩家都是好手的踢脚游戏看起来像是在跳舞,每个人都必须以精准的节拍跳跃、踢腿和拍手。

踢脚游戏有许多不同玩法,其中有一种叫“柯尔”的,需要的精准度,恐怕我永远也做不到。我只想学会基本的玩法,那就是跳、跳、踢拍、跳、踢。不过,拍手必须落在半拍的地方,踢脚也是。

我试了一遍又一遍,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跳、跳、踢。“不是那样!”特萝纠正我,她大我四个月,对正确性很有把握。“你得在跃起前就踢脚!”

“好,我试试看。”我嘀咕着。

跳、跳、踢。我把脚举高些,踢脚出去时,正中了她的膝盖,这脚踢得漂亮又结实。她在草地上重重跺着脚,旋过身来,从齿缝里吸着气,走回屋内,我紧跟在后。我终于掌握了这个社交技巧。

带领我进入上流社会的守护者正在恼火。“特萝!”跟她进入屋内时,我说,“不要生气嘛。”

等我们进到客厅时,她已经消气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朝黑皮沙发走去,假扮起各自的母亲。“我说呀,现在很难找到好帮手啰,”特萝说着,翘着腿坐在沙发上,膝上搁着她的洋娃娃,“我要葛蕾蒂丝铺床,你猜怎么来着?她竟然跑去清理碗柜!”

我叹了口气,用那种我希望是饱受折磨的语气。“我告诉你,我自己也有同样的困扰,”我答道,用手弹去裤子上想象的灰尘,“我要老头查理去熬棕榈油,结果他竟然煮了树薯叶!”

我喜欢刚果镇那栋房子。它离镇上很近,而且特萝经常来访。那儿总是有事情可做,有人可看,即便只是和隔壁浸信会的人扛上也是乐趣无穷。

不过爸爸说,那儿太挤了。我和小妹玛琳,还有玛琳的保姆玛莎共用一个房间,玛莎是个身材高挑的克鲁族女子。晚上,我的房间实在太多人了。“别担心,”爸爸说,“等我们在蜜糖湾盖了房子,你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我自己的房间!这岂不是昭告全世界,我已经长大了吗?

“你想要什么颜色的房间?”离开刚果镇前妈咪问我。

我想了好几天,终于下定决心。“我想把房间漆成粉红色的。”

所以,被想要拥有自己房间的这个错误想法笼络的我,就跟着家人来到了蜜糖湾,我们那栋偌大的新家。

P1-6

书评(媒体评论)

海伦·库伯带领我们回到她和家人在蜜糖湾那段幸福美好的时光:他们在那儿享受了利比里亚上流社会所向往的菁英特权以及迪斯科年代的时髦文化……《我的家在蜜糖湾》本质上是一则以无比真诚所讲述的成长故事。

——《纽约时报》

这本回忆录处处洋溢着款款柔情,作者库伯即便在述说她所失去的事物时,仍然不失睿智。

——《纽约客》

这是一盏投射在久被遗忘土地上的聚光灯。透过库伯的文笔,我们闻到利比里亚充满煤矿烟味和强烈鱼腥味的空气:我们尝到棕榈油拌饭的美妙滋味,听到利比里亚英语迷人的急促声。

——《华盛顿邮报》

库伯在她的回忆录中结合了深刻的个人经历与广泛的政治环境。她的回忆不仅令人震惊,而且吸引人……她对家庭和国家引人入胜的描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浓浓的乡愁以及深深的遗憾。

——《出版人周刊》

库伯的回忆录令人大开眼界,它不仅探索了现代与历史的利比里亚,同时也坦率地揭露了她本身对抗种族、阶级以及公民身份等议题的过程。尽管文中时而出现残忍可怕的情节,但作者从未感到自怜……这是一本值得一读、令人难忘的好书。

——《康科德箴言报》

本书是一则精彩的人性故事,透过她的眼光,利比里亚不再只是个危险、遥不可及的国度,而是个充满生气的迷人之地。

——《明星论坛报》

你一定得读这本温柔的书……这里不只教你认识战争与爱、种族与权势、失落与希望,同时更重要的是引领你了解自己。

读完本书,内心是充满感动及踏实,因为作者愿意走出纠缠不清的恐惧及愤怒,让她生命的圆周愈来愈宽,并得到完整的救赎。

——诚品书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家在蜜糖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库伯
译者 余佑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39902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