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时期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于本书所汇聚的四项科学研究成果正是针对我国中部城市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期的典型特大城市武汉及其城市圈而完成的,不但理论性强,而且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强。可以为我国各省各大城市城市化发展,城乡规划,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提供实用性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内容推荐 本书综合作者主持的“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与交通基础设施指标监测与评价研究”,“武汉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研究(城镇化与规划建设部分)”“武汉长江新城可持续发展需求与模式研究”“武汉长江新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关键技术研究”等四项研究成果,系统的叙述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途径。讲述了我国城乡规划师在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实践、理论拓展及对未来我国城乡融合机制的展望。 目录 目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人口、城镇化、土地与规划/1一、武汉市的城镇化/2二、武汉市的人口及其流转/3三、武汉市乡村土地资源和流转/6四、乡村规划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9五、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实施方案/11城市圈的生态环境与规划/18一、国家关于都市圈发展的政策/18二、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与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21三、城市圈生态环境与交通设施一体化研究/26四、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武汉城市圈发展研究/29城市总体规划——武汉长江新城发展模式与规划/37一、经济开发区与城市的发展/38二、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与转型/41三、长江新城的提出与规划/45四、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的研究/48五、长江新城发展规划评价与建议/50城市规划建设法规理论/55一、武汉市城市规划发展及其特点/55二、武汉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法治化的几点建议/59基于管理体制机制的武汉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研究/68一、基于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武汉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重要性/68二、基于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武汉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内容/68三、项目研究建议/79道路交通安全研究/82一、概述/82二、交通事故致因分析/83三、基于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路段和节点交通工程规划设计/96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116一、步行交通设计/116二、自行车交通设计/126三、轨道站点周边交通设计/131四、公共交通设计/133五、交叉口详细交通设计/139六、路段机动车停车设计/143城市道路交通和停车的精细化设计与管理/150一、道路交通精细化设计/150二、日本城市的停车政策与静态交通管理/156后记/17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时期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宪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0681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02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8-17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76.3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