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访谈录是城市规划史研究者访问城市规划老专家的谈话实录,谈话内容围绕中国当代城市规划重点工作而展开,包含城、事、人等三大类,对70多年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各项议题也有较广泛的讨论。通过亲历者的口述,生动再现了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工作起源与发展的曲折历程,极具鲜活性、珍贵性、稀缺性及学术价值,是极为难得的专业性口述史作品。
本访谈录按照老专家的年龄排序,分辑出版。本书为第七辑,共收录彭一刚、鲍世行、崔功豪和黄天其4位前辈的9次谈话。
图书 | 城·事·人 城市规划前辈访谈录(第7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访谈录是城市规划史研究者访问城市规划老专家的谈话实录,谈话内容围绕中国当代城市规划重点工作而展开,包含城、事、人等三大类,对70多年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各项议题也有较广泛的讨论。通过亲历者的口述,生动再现了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工作起源与发展的曲折历程,极具鲜活性、珍贵性、稀缺性及学术价值,是极为难得的专业性口述史作品。 本访谈录按照老专家的年龄排序,分辑出版。本书为第七辑,共收录彭一刚、鲍世行、崔功豪和黄天其4位前辈的9次谈话。 目录 序 前言 总目录 彭一刚先生访谈 2017年7月29日谈话 一、对“苏联规划模式”的认识 二、城市美学与景观风貌 三、关于“梁陈方案” 四、对北京和天津城市景观的评论 五、苏联专家在天津 六、建筑师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七、从《建筑绘画基本知识》《建筑空间组合论》到《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和《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的创作历程 八、对城市设计的看法 鲍世行先生访谈 2018年6月25日谈话 一、家庭和教育背景 二、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制度 四、毕业前设计 五、介入城市规划专业之初 六、1958年“青岛会议” 七、1960年“桂林会议” 八、对“青岛会议”和“桂林会议”的评价 2018年9月12日谈话 一、下放四川的一股规划力量 二、关于“设计革命”运动 三、设计人员的思想改造 四、1960年代城市建设模式的一些局限1生 五、“城市规划设计条例” 六、一些难忘的个人经历 2018年9月20日谈话 一、攀枝花(渡口)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 二、选址问题 三、1960年代的首轮规划 四、1970年代的第二次规划 五、攀枝花大梯道: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名片 六、编写《城市规划资料集》 七、重新归队 2018年10月9日谈话 一、唐山大地震及其应急救援 二、唐山震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 三、唐山震后重建规划之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 四、同志等中央领导对唐山规划建设的指导 2018年10月12日谈话 一、支援天津灾后重建的国家建委专家组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事·人 城市规划前辈访谈录(第7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645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