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童话中的心理学 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
内容 | 编辑推荐 睡美人作为故事的主角,却是最容易被忽视、最缺乏自由意志的存在?爱丽丝坠入奇幻梦境,其实是心灵发出的求救信号?从小熟知的童话故事仍然能给成人的我们带来全新感受。过去,童话为我们创造美好幻想;如今,童话亦能为我们的现实困扰答疑解惑。本书通过解析13个经典中外童话中隐秘的心理信息,探索沉淀在故事中的无意识,对每个人在自我发展与亲密关系中遇到的人生议题进行深入探讨,理解内心深处共同的恐惧与渴望,帮助读者满足心灵,开阔视野,提供觉知,缓解焦虑。 内容推荐 小时候,我们在童话中汲取美好的信念,尝试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如今,在心理学的视角下重读童话,我们将打开集体无意识的大门,与自己的内在世界相遇。本书选取了13个经典童话,除了将西方学者反复解读过的《睡美人》《小王子》等故事放在中文语境中进行新的诠释,还开创性地收入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如《宝莲灯》《哪吒》等。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领下,我们将得以从更丰富的层面去理解、感悟一个个熟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那些与自身相似的境遇中直面内心隐秘脆弱的一面,收获审视自我、缓解焦虑、开阔视野的启发与方法。小美人鱼的悲剧结尾除了展现无望的爱情,是否也意味着她在“我想成为的人”与“集体想让我成为的人”的冲突中,选择撇开世俗对她的要求和偏见,成为自己。被诅咒的丑陋野兽渴望爱却不懂爱,总是以不合时宜的方式搞砸与贝儿的相处,是否也展露了其抗拒自己内心渴求,回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创伤心理。田螺姑娘的特质近乎完美地符合了封建社会中理想女性的原型,但在神话中的美好愿景下是否也影射了那些被忽视、被束缚的女性?……这些古老的故事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困境、冲突、挣扎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目录 推荐序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在自我探索中成长 01《海的女儿》:成为自己的英雄——任书仪 02《睡美人》:如何走向独立——高予清 03《爱丽丝梦游仙境》:成长中的困境——薛飞 04《小王子》:拒绝成长的少年——张凯丽 05《宝莲灯》:爱是促使我们成长的力量——任书仪 第二部分 爱、独立与亲密关系 01《美女与野兽》:爱的治疗之旅——谢小丁 02《青蛙王子》:追求自我完整——薛飞 03《田螺姑娘》:被束缚的女性——高予清 04《白蛇传》:穿越阴影,才能走向亲密一高予清 第三部分 养育的困境 01《小红帽》:孩子的内心世界——高予清 02《穿靴子的猫》:恶作剧者的魅力——张凯丽 03《汉赛尔与格莱特》:人格的对立统一性——任书仪 04《哪吒》:父性与孩子的成长——张凯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童话中的心理学 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壹心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7568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36000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