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0-6岁婴幼儿行为指导全书/北京妇幼保健院专家爱心打造优生优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中,专家一对一解读和支招,教你如何不打不骂管教孩子。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针对孩子特点,列出110个行为案例,教你110招不同的教育方法,帮你找对方法指导孩子,让孩子成为人人喜爱的宝宝。

500多个孩子行为能力培养方案,让妈妈快快乐乐陪孩子一起成长。

内容推荐

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方面去用心培养,并及时发现宝宝的不良行为,予以矫正,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宝宝。

婴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是重要的。同时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孩子的需要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

这套权威专家倾心编写的优生优育丛书从家长和孩子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书中“以图说文”和“以文说图”的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如何更好地抚育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案例分析和方案方法都是从生活中来,更具有指导意义。

希望通过本书,让更多的家长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和知心朋友,陪着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目录

PART 1 婴幼儿优良行为培养

 1 婴幼儿心理行为培养

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

以自理为起点,培养宝宝的责任心

分享感受,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宝宝

金钱教育,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

赞赏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提供空间,培养孩子的刚强性格

树立目标,培养孩子远大的理想

 2 婴幼儿生活行为培养

摒弃溺爱,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创造时机,培养孩子的爱心

同情教育,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孝敬父母

从点滴做起,让孩子懂得节约

完成分内工作,勤劳需要从小培养

制定活动计划,培养孩子爱运动

PART 2 婴幼儿不良行为矫正

 1 婴幼儿习惯性不良行为矫正

轻松疗法,孩子吸手指不是问题

近体安抚,孩子大哭的法宝

寻找替代物,避免孩子乱咬东西

及早教育,转移孩子对生殖器的注意

提早防御,避免孩子爱吃安抚奶嘴

消除紧张,让孩子远离咬指甲

早立规范,防止孩子太调皮

对症下药,改变孩子坐不住的习惯

适时引导,让爱告状的孩子闭住嘴巴

多多训练,调整注意力差的孩子

消除紧张,孩子口吃好策略

膳食调理,巧治流口水

精神安慰,孩子恋物可以避免

找准症结,帮孩子克服犟嘴

方法适当,避免孩子“人来疯”

适当控制,避免孩子随意乱跑

措施果断,让不肯吃药的孩子积极合作

强化训练,克服孩子的小磨蹭

提出要求,防止孩子乱扔东西

必要责备,让孩子爱惜物品

积极鼓励,时时督促不爱整洁的孩子

培养习惯,耐心应对不肯洗脸的孩子

引起兴趣,让孩子爱上刷牙

淡化处理,正确面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

提高认识,给说谎的孩子树立榜样

态度坚决,改变孩子骂人的毛病-

引导教育,让孩子不再沉迷于电视

 2 饮食与睡眠不良行为矫正

必要约束,孩子不爱吃饭的好方法

积极暗示,不给孩子挑食的机会

膳食合理,避免孩子贪吃

适当添加,让孩子爱上吃肉

增加食欲,孩子吃饭慢的解决之道

定时定量,给贪吃零食的孩子制定规矩

改变烹调方法,让孩子爱上青菜

提供多种选择,让孩子远离洋快餐

方法得当,帮助断奶的孩子吃辅食

加强控制,让爱吃糖果的孩子明白规矩

方法得当,避免孩子边吃边玩

自制饮料,避免孩子只喝饮料不爱喝水

查明原因,让孩子不再厌食

良好的习惯,让爱醒的孩子睡得踏实

自己玩耍,让早醒的孩子有事可做

榜样与规定,解决贪睡孩子的好方法

建立习惯,改变孩子睡觉无规律

找对方法,解决孩子不肯自己睡

按时起居,培养晚睡孩子的习惯

适当陪伴,解决孩子要抱着睡的问题

避免紧张,让孩子远离噩梦

对症施治,孩子夜间磨牙的根治

培养习惯,让孩子早晨愉快起床

注意方法,对付不肯睡觉的孩子

安全防卫,警惕有夜游的孩子

多管并施,解决孩子尿床

宽心安慰,让孩子不再夜惊

 3 心理性格的不良行为矫正

转移注意力,让孩子不再依恋母亲

多与人接触,让孩子不再认生

满足心理要求,让孩子不再焦虑

强化社交,解决孩子的害羞行为

参与集体活动,孩子性格孤僻不用怕

避免娇惯,孩子爱撒娇

积极鼓励,让自卑的孩子建立自信

体验成功,鼓励退缩孩子的自信心

有意训练,让孩子不再胆子小

多多陪伴,怕黑的孩子需要安慰

避免激化,引导睥气大的孩子

培养爱心,对付“小霸王”的好方法

实施冷处理,转移倔强孩子注意力

培养耐心,让性子急的孩子慢下来

合理约束,让不听话的孩子明白道理

男子汉计划,避免男孩的“娘娘腔”

做事细心,纠正孩子做事不认真

建立规矩,孩子不守纪律的好方法

缓解情绪,孩子脾气暴躁的引导方法

学会分享,让孩子不再小气

转化情绪,正确排解孩子的嫉妒心

提高信心,让孩子不再“输不起”

以身作则,给莽撞的孩子树立榜样

赏罚并用,解决孩子的任性问题

断绝借口,让装病的孩子找不到理由

加强沟通,引导有逆反心理的孩子

及时避免,防止孩子“自虐”行为

拥有平常心,避免孩子爱攀比

培养学习兴趣,避免孩子厌学的好方法

 4 人际关系的不良行为矫正

鼓励沟通,让孩子不被人欺负

明示后果,警示爱打人的孩子

结交朋友,让孩子远离不合群

倾听孩子,给爱插嘴孩子说话的机会

纠正指导,孩子不讲礼貌的应对

正面强化,孩子不愿意主动讲话的对策

培养顷听,防止孩子不倾听别人说话

适应环境,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强化家庭关心,避免孩子不尊重老人

鼓励交往,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方法

树立威信,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注意方法,让孩子不只听老师的话

保持和谐,让孩子行为不再粗

附录:Achenbach婴幼儿行为量表

 第一部分 一般项目

 第二部分 社会能力

 第三部分 行为问题

 第四部分 小儿按摩常用特定穴位

试读章节

宝宝行为案例

硕硕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孩子,但有个“常有理”的毛病,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比如: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一会儿我还玩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想休息。”可是如果小朋友来家里玩,他就责怪人家玩完后不收拾玩具。妈妈说:“你是小主人,应该带头收拾。”他却说:“玩具是他玩的,应该他收,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硕硕仿佛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

像硕硕这样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现象,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这类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责任心,所以家庭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专家指导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等。

(2)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白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检查、督促以及评价结果,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4)要对孩子从小抓起。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宜早不宜迟,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所表现出的一些自主的意愿,如吃饭不让大人喂、鞋子要自己穿等,都可以说是责任心的萌芽,家长这时要注意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不要因为怕孩子不会吃、不会穿而随意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小处着手,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比如,孩子做完作业后让他自己整理书桌,吃完饭后帮着收拾一下碗筷,家里的地面脏了拿拖把擦干净,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孩子这些事情做得多了,做习惯了,他的责任心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5)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共同参与。

(6)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去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孩子学会了一种本领,老师(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可以告诉其父母(老师),使他为自己感到自豪并树立责任心,以让他体会到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是多么了不起,并在班级里树立榜样,鼓励孩子们向他学习,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

知识导读

孩子的责任心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养成。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3~4岁的孩子属于被动责任阶段,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家长带养孩子也比较顺手,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责任的阶段,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常常需要他人提醒,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期。

6~7岁的孩子属于理解责任阶段,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不但知道要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负责,还初步知道要对社会负责。例如出现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他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行为指导TIPS:培养宝宝责任心

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可以想象,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对家庭不能承担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家庭起步,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忠于职守时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在家庭教育中,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家长越俎代疱是无济于事的。有的家长望子成材心切,竟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检查作业错误,这是一种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孩子做错了习题,打了“大叉”;上课迟到,挨老师批评,其实并非是一件坏事。通过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从而可使其懂得上学读书绝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不可想象,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可以培养出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P16-18

序言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幼儿期所显露的个性特征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婴幼儿早期的社会行为的发展经历,是从完全脱离母体的新生婴儿为起点,他将通过模仿别人来加入周围的社会群体。宝宝首先模仿脸部表情、手势和动作,然后是说话的声音,最后是行为。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就是爸爸妈妈,或是爸爸妈妈的代替人。所以,宝宝最初的行为教育就是从爸爸妈妈和其代替人哪里模仿学习来的。

如何做好宝宝的榜样,指导孩子养成优良的好习惯,是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责任。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外界影响,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这也是令很多家长头痛的事情。

望子成龙也好,望女成凤也好,家长的愿望往往是好的,但方法不对也难以改变状况。0~6岁的婴幼儿正处在对外部世界的初步了解阶段,可塑性极强,灌输宝宝道德行为意识应从一点一滴做起,而爸爸妈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宝宝的成长。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去用心培养,并及时发现宝宝的不良行为,并及时予以矫正,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宝宝。

婴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是重要的。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孩子的需要和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这套权威专家倾心编写的优生优育丛书,从家长和孩子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心理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书中“以图说文”和“以文说图”的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如何更好地抚育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案例分析和方案方法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来。更具有指导意义。

希望通过本书,让更多的家长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和知心朋友,陪着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梁爱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0-6岁婴幼儿行为指导全书/北京妇幼保健院专家爱心打造优生优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爱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47415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