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子这样曰过
内容
编辑推荐

史上最通俗、最有用、最好看的大家思想赏读!

严庆编著的《子这样曰过》是一本最通俗易懂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历数各朝各代思想的精华;这是一部最生动独特的当代价值观指南,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来帮助我们判断哪些有用,哪些没有用,对谁有用,对谁又没有用。尽量用通俗易懂,甚至有点调侃的语言,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聊聊这些看似深奥实际简单的各家观点,最后依据这些观点得出一个有用无用的总结。

内容推荐

严庆编著的《子这样曰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最主要的观点,以历史朝代和各家思想为主线,以近代哲学同学大师作品为参考,并加入对当今社会生活情况的一些分析。每一(两)位思想家单独成篇,又互为呼应。

谨以《子这样曰过》中的当代万象+百家思想+作者心得,献给同样喜欢读书,喜欢历史,喜欢生活的朋友们!

目录

○○一 孔丘·中心思想是个仁

○○二 孟轲·义是熊掌生是鱼

○○三 荀况·讲礼才能强国

○○四 韩非·依法治国·势必强盛

○○五 老子·做人要装·治国要不折腾

○○六 庄周·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七 惠施 公孙龙·真理越辩越明

○○八 墨翟·我爱人人 人人爱我

○○九 邹衍·人有属相 朝代也有

○一○ 董仲舒·天助儒家 一统江湖

○一一 王充·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

○一二 向秀·道德也要与时俱进

○一三 嵇康·不比较就叫做知足

○一四 周敦颐 张载·如何做圣贤(上)

○一五 程颢 程颐·如何做圣贤(中)

○一六 朱熹·如何做圣贤(下)

○一七 陆九渊·心有多大 宇宙就有多大

○一八 王守仁·知行合一 海阔天空

○一九 李贽·不想长大的孩子是好孩子

○二○ 王夫之·做好人就得讲道德

二十一 戴震·“道德”等于吃人

二十二 魏源·拿来主义

二十三 康有为 谭嗣同 严复·生存还是毁灭

二十四 王国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二十五 有用吗没用吗

附录:各家人物生平简介

试读章节

韩非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复古的观念,他认为新的情况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只能通过新的方案才能解决,只有蠢材才会对这个视而不见(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他还讲了个小故事来讽刺这些只想着复古的老牌贵族们,这个故事嘛,就是小学语文课文里的《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蹿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由于得到了赢政和李斯的全力支持,在老牌贵族被成功打压之后,韩非的新制度最终得以顺利建立起来,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大展拳脚,采取自己的思路来治理国家了。

韩非和他的老师一样,相信人性本恶。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韩非并不相信通过人为学礼的方法就可以使人变恶为善。韩非对于儒家荀老师的周礼4.0可是毫无兴趣,他只相信通过法家的手段,才能够使人性得到转变,国家才能得到有效治理,继而强大起来。

那么他采取的手段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统一后的法、势、术三种方法。

 首先要立法,这个法必须一视同仁,,不分什么贵族平民,通过这些法来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旦公布,就必须严格执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王麻子偷了一只鸡,按秦律砍左手!”

“李秀才摸了隔壁蔡阿姨的屁股,按秦律砍右手!”

“赵大官人为和儿媳私通,谋害了儿子,按秦律全家抄斩!按秦律……先等等!”

“怎么大老爷觉得判的太重了?”

“放屁!这赵老头家的邻居知情不报,按秦律抓来一起砍了!”

其次君王要有权势,所以对于守法的,要奖赏,对于不守法的,要惩罚,也就是用权威来保障法的有效执行、(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爱卿对王麻子、李秀才、赵老头的案判得十分稳妥,孤很满意,赏赐你黄金万两,美女十名!”

最后,君王要善于使用权术来管好人,君王自己当然不用管具体的事务,只要用好人就行了,选拔人才还必须做到不问出身,只问才能(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张三为CEO,李四为CFO,王五为COO,赵六为CIO,李七为CTO……朕管的不是O,是国家!”

这三种方法有条有理,有根有据,不过还是存在一个问题:这君王是如何知道该用谁,不该用谁?要知道君王可不是大臣们肚子里的蛔虫,谁知道这帮家伙有没有说一套做一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通过名实来判断。

韩非采用苟老师的名实大法,先把“名“和“实”给制定好,光有个名字还不行,还得定义有关名的内容:实。

比如……

名称:作家;实质:写作;

名称:篮球运动员;实质:比赛;

名称:歌手;实质:唱歌。

虽然都叫某(某某)“明”,可是让姚明去描绘明媚美丽忧伤的青春,让郭敬明去NBA打中锋,这样的搞法只会变成一个杯具。

或者都叫孙悦,可是谁要去玩车震,谁要去搞削骨,这可也得分清楚,不然还是会变成一个杯具。

再者呢,怎么能够做到名副其实呢?

答案就是用效果来检验,检验一个作家,就去看他的作品,检验一个歌手,就去听她的歌,检验一个篮球运动员,就去看他的比赛成绩。

所以这个检验标准只能来源于实的内容。

要是用闹绯闻去检验作家,用整容去检验歌手,或者用拍广告搞车震去检验篮球运动员,结果还是去买了一张放满了杯子的茶几。

当然,君王也不用自己亲历亲为去检验,为这个检验的人也定义好名,实,和标准就行了。

所以不必是天才圣人才能做好君主,也不用君主事事作为表率。只要不是痴呆,用这套方法,国家都能治理好,只要君主把赏罚的权力掌握好就行,因为趋利避害是人性的一方面,人人都喜欢追逐利益而逃避惩罚。

不用空谈什么仁义道德,也不用讲什么因为爱所以爱,只要做到了赏罚分明,便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虽然很现实,但是很有效。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看上去韩非的方法很完美,实行起来也不难,但实际上他在这里疏忽了一点,正是这一点最终要了他的命。

这一点就是苟老师在周礼4.0中加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除了理智,还有情感。

君主也是人,所以对于君王来说,理智和情感同时存在。按理智来说,事事都应该按照法的定义去做,能做到当然很好。可是还有情感,无论基于情感的表现在别人看来是对还是错,都的的确确地存在,不能被完全忽略。

所以君主做事,理智上也知道该怎么做,但考虑到情感,有时候还是会做出相反的决定。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那么多太监、奸臣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却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受到惩罚的根本原因。

法,不外乎人情。

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权势就不能集中在君主一个人身上。

韩非在秦国如鱼得水,事业蒸蒸日上,备受赢政重用,却引起了李斯极大的嫉妒。李斯觉得自己这是在引狼入室,本来自己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可该死的韩非一来,就全给毁了,韩非倒是欣欣向荣,天天向上,可我的明天又在哪里?

必须除掉韩非,千秋功业只能由我李斯来完成!

于是李斯联合被韩非嘲笑打击过的贵族,屡屡在赢政面前诬陷韩非,说他是韩国贵族,将来肯定会站在韩国那边对付我们,现在不除掉他,将来必成大患。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杀之。

赢政无论多么雄才大略,终究还是人,这么多亲近的人天天给他灌输韩非的负面消息,多多少少都听进去了,理智终于败给了情感。

韩非被投入了监狱,最终被逼自杀,年仅四十七岁。

二十五年以后,害死韩非的李斯因为遭到同僚赵高的嫉妒,被秦二世胡亥判腰斩,灭三族。

历史在这里给这师徒三人开了一个黑色的玩笑。

儒家大师荀况培养了对头法家的创始人,这个法家创始人却死于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师弟之手,而这个师弟生平最崇拜的人就是被他害死的师兄,最终,师弟收获了和师兄同样的结局。

韩非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法家理论在秦国得到了彻底的发扬光大,秦国正是依靠他的理论,军事强大,经济强盛,令行禁止,最终一步一步统一了全中国。

不知道这对于死去的韩非,算是一个安慰,还是算一个讽刺?

秦国虽然实现了统一,可是很短命,只经历两位皇帝便宣告结束,距离秦始皇千秋万世的理想可差得实在太远了。可见法家思想可用来强国统一,却不太适用于治理一个统一的国家,接任的汉朝一开始便吸取教训,采用了另外一大门派的思想: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这就是道家。

P34-38

序言

平时我经常听到两种互相矛盾的说法,一种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流派距离我们太远,过于脱离实际,没什么用。另一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思想财富,是有着真知灼见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使到今天,依然能够有很大的作用。

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也有各自不能触及的不足。

时代已经变了,社会形态已经变了,人们的意识已经变了,住的用的穿的吃的玩的也已经变了,以前在历史上曾经有着重大积极影响的思维方式,放到今天也许已经不适用。

当然那些传达我们内心体悟的道理,亘古不变。今天的我们还是在努力地寻找幸福快乐,还是在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会有苦恼、困惑和沮丧,还是会面临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前人是如何看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对于今天的我们,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所以我想写的,就是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来帮助我们判断哪些有用,哪些没有用,对谁有用,对谁又没有用。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最主要的观点,以历史朝代和各家思想为主线,以近代哲学同学大师作品为参考,并加入对当今社会生活情况的一些分析。每一(两)位思想家单独成篇,又互为呼应。

生平最不喜欢晦涩难懂装腔作势的文章,所谓道理就是要给普通人领会的,写出来如果连普通人都看不懂,那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甚至有点调侃的语言,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聊聊这些看似深奥实际简单的各家观点,最后依据这些观点得出一个有用无用的总结。

同时把逻辑概念带入文中,用来构建前后承接关系,我相信清晰的逻辑对于理解这些看似繁芜复杂的思想观点会有莫大的帮助。

别人能把枯燥的历史写得很好看,我也希望能把晦涩难懂的各家思想写得有趣好玩,让这些看似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古今思想大家们,变得平易近人,成为我们亲切的好朋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子这样曰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闲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33745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