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双双小传 祸起萧墙
内容
编辑推荐
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来中国文学ZUI重要的文体之一。它的容量和传达的社会与文学信息,使它具有极大的可读性。从《阿Q正传》到《小二黑结婚》,从《李双双小传》到《烦恼人生》,中篇小说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这一百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折射出这一百年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变迁。
《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是中国当代有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教授从一百多年间的中国中篇小说作品中精选的ZUI具文学和社会价值的一百部中篇小说作品。丛书共30册,532.1万字,对1911年以来的中篇小说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梳理,并按照发表时间顺序编辑而成,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DI一部系统研究、编选中篇小说的具有排行榜意义的中篇小说选本。丛书收入了鲁迅《阿Q正传》、萧红《生死场》、巴金《憩园》、沈从文《边城》、铁凝《永远有多远》、贾平凹《天狗》、王安忆《小鲍庄》、余华《现实一种》、格非《褐色鸟群》、苏童《妻妾成群》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前ZUI具影响力的中篇力作,展现了百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所取得的巨大实绩。丛书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国内ZUI重要的中篇小说奖项。这些作品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前的经典之作。
内容推荐
本书是“百年百部中篇正典”丛书中的一种:共收录李准的《李双双小传》、水运宪的《祸起萧墙》两个中篇小说。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以1958年“”与随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农村妇女李双双冲破丈夫孙喜旺的阻挠,为集体办食堂,提高劳动效率,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丈夫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李双双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村进步妇女形象。在李双双贴大字报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很多时候她被“喜旺媳妇”等名称替代,但自从上了民校,李双双的视野有了很大的扩展,思想进步很快。她不再围着锅台转,渴望能像男人们那样参加集体劳动。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劳动,她萌生了办集体食堂的想法,并得到了公社和大队的支持,但在创办和管理集体食堂的过程中,李双双却遇到了难题……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电力系统的改革,反映出在“四化”建设中,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尖锐冲突。立志为“四化”献身的佳津电业局局长傅连山是战斗在工业战线上老干部的中坚,他怀着一腔热血投入到紧张而激烈的改革浪潮中,不料刚到佳津就遇到了阻力。后经省里和佳津地委的多次沟通,傅连山带着梁友汉等人再次奔赴佳津。开始时,地委的郭书记想拉拢他,但在技术人员归队向省里申请编制的问题上,郭书记要求傅连山多申请几十个,傅连山虽不愿意还是努力争取了,但省局并没有批复。后来在金沟水电站问题上,以郭书记为代表的地方顽固派与以傅连山为代表的改革派矛盾再次激化……
目录
李双双小传
祸起萧墙
书评(媒体评论)
在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鼓舞下,随着无尽量的崭新的生活事物的蓬勃发展,随着农村生活面貌的急速变化,新的人也正在蓬勃地生长……《李双双小传》就是对于这种正在蓬勃生长着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一首昂扬响亮、优美动听的赞歌……——冯牧
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需要那种精神健康、意志顽强的人去对抗日益衰败的精神环境。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不仅仅以作品而且是以人格去影响社会鼓舞群体。水运宪展示给社会的是ZUI佳状态和形象。他敏锐而有创造力,理智而有激情。他是社会生活中的活跃分子。——蔡测海
精彩页
     李双双小传
李准

李双双是我们人民公社孙庄大队孙喜旺的爱人,今年有二十六七岁年纪。在人民公社化和“”以前,村里很少有人知道她叫“双双”,因为她年纪轻轻的就拉扯了两三个孩子。在高级社的时候,很少能上地里做几回活,逢着麦秋忙天,就是做上几十个劳动日,也都上在喜旺的工折上。村里街坊邻居,老一辈人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或者“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她叫“喜旺嫂子”。至于喜旺本人,前些年在人前提起她,就只说“俺那个屋里人”,近几年双双有了小孩子,他改叫作“俺小菊她妈”。另外,他还有个不大好听的叫法,那就是“俺做饭的”。
双双这个名字既然被这么多的名称代替着,自然很难有露面的时候,可是什么事情都有变的时候,一九五八年春天“”,却把双双这个名字给“跃”出来了。她这个名字,不单是跃到全公社,又跃到县报上、省报上。李双双这个名字被人响亮亮地叫起来了。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她这个名字头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还是在一九五八年春节后,孙庄群众鸣放会上的一张大字报上。故事也还得从那个时候说起。
一九五八年开春,全乡群众打破常规过春节,发动起来一个轰轰烈烈向水利化进军的高潮。孙庄的男女青年们,都扛着大旗、敲着锣鼓上黑山头修水库去了,村子里剩下的劳力,也都忙着积肥送粪,耙春地,下红薯秧苗,可是终因劳力缺少,麦田管理怎么也顾不过来。
这时候,社里党支部发动群众鸣放讨论这个事,要大家想办法解决。社里开了个动员会,第一天,大字报就在街上贴满了。这天,乡里党委书记罗书林同志来孙庄,他和社里老支书老进叔,看着一街两行房山墙上贴的红红绿绿的大字报。就在这时候,他们被一张大字报吸引住了。
这张大字报的字写得很大,字迹写得有点儿歪歪扭扭,可是上边的事却写得格外新鲜。上边写的是:
家务事,
真心焦,
有干劲,
鼓不了!
整天围着锅台转,
跃进计划咋实现?
只要能把食堂办.
敢和他们男人来挑战。
“妇女能顶半个天”。
这一张大字报贴出来不要紧,可把罗书记喜欢透了。他念了一遍又一遍,拍着老进叔的肩膀头说:“嘿,老伙计,这可有了办法了。这一张大字报重要得很!要是能把家庭妇女解放出来,咱们这个‘’可就长上翅膀了!”他接着就打听这个李双双是谁家的。
老进叔想了想说:“如今这些年轻媳妇,我都还安不清位,这都是不常开会那一号。”
罗书记说:“你打听打听,这个人可要好好培养。能想出来这一条就不简单,有股子冲劲儿!”
提到“冲劲儿”,老进叔说:“这么说来,兴许是喜旺媳妇。”
罗书记说:“怎见得是她?”老进叔说:“那个小媳妇可能拿得出来了!去年大辩论时候,上到台子上发言的就是她。就是平常开会少一点儿。前两天,我见她跟喜旺还干仗哩!”
两个人正谈论着,树影儿已经正了,地里的人也都回来了,围着过来看大字报。老支书就问他们:“这个李双双是不是喜旺媳妇?”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
有人说:“这就是喜旺家写的,去年冬天扫盲上民校时候,她报的名字就叫李双双。”
还有人说:“那个媳妇利利索索的,读书心眼可灵了,她能写出这几个字。”
大伙正在议论,恰巧喜旺推着小车从地里回来了,喜旺有三十四五岁年纪,比双双大着七八岁。他原来也是个贫苦出身,新中国成立前在镇上饭馆里当过两年小学徒,后来因为端菜打破了两个八寸瓷盘,怕挨掌柜的打,就偷跑到外边,跟在吹鼓手班子里讨了两年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村里。
大伙看见喜旺,就叫着他问:“喜旺,你看这是谁写的大字报,是不是您小菊她妈?”
喜旺听说双双贴了大字报,先吓了一跳。他忖着:“这个‘出马一条枪’的货,该不是把前天和我吵嘴的事儿掀出来了吧!”他又见乡里罗书记和老支书都在这里看着那张大字报,更是不能承应。他哼着哈着走到那张大字报跟前先念了念,心里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又听见罗书记说:“写得好!这张大字报写得真好!”他才慢慢吞吞地说:“就是俺做饭的写的。”
喜旺话音一落地,大家哄的一声笑起来。喜旺听着别人笑,还只当是别人笑他吹牛,急忙证实着说:“你们不信哪!真是俺小菊她妈写的。她就叫李双双,她会写字呀!她不光在这里贴大字报,平常写的小字条,把我们那个屋子都贴满了。”他这么一说,大家笑得更厉害,罗书记笑着问他:“平常她写的小字条上都写些什么?”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双双小传 祸起萧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准,水运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54673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82000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3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