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装帧,悦目视觉。全彩四色印刷,可平摊裸脊线装;40张园林&建筑绘图+200张全彩实景+77张文史珍图,内附清代《都畿水利图》珍贵彩绘折页。
★乾隆帝每次去都自喻为“画中游”,独独为它作了1500多首诗。
本书作者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解读,以通俗而感性的笔触,深入挖掘颐和园背后的历史、造园手法和人物逸事,生动展现了这座园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可视化图表,帮助读者更直观地领略颐和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
图书 | 颐和园 |
内容 | 编辑推荐 "★精美装帧,悦目视觉。全彩四色印刷,可平摊裸脊线装;40张园林&建筑绘图+200张全彩实景+77张文史珍图,内附清代《都畿水利图》珍贵彩绘折页。 ★乾隆帝每次去都自喻为“画中游”,独独为它作了1500多首诗。 本书作者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解读,以通俗而感性的笔触,深入挖掘颐和园背后的历史、造园手法和人物逸事,生动展现了这座园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可视化图表,帮助读者更直观地领略颐和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 内容推荐 "本书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若干进一步的补充调查和分析,以通俗而不失专业水准的笔触,本次再版对原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图片增补工作。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前身清漪园的建造过程、历史背景、整体山水构架、建筑布局和庭园的风光,以及造园的意境和手法。下篇包括颐和园重建过程、帝后生活空间,及至现今名胜景区的概况,作者跟随颐和园的历史,笔调转为沉重,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砖石土木亦散发着人文气息。" 目录 "楔子 颐和园概貌 <第一章> 御苑初营 01 一道上谕泄露的天机 02 山水胜地西北郊 03 皇帝的辩白书 04 无双风月属昆明 <第二章> 筑山理水 05 祖孙三代的西湖梦 06 兼收并蓄的北国江南 07 山水中的太极与福寿 <第三章> 宫室楼台 08 勤政与乐寿 09 穿过玉带长廊 10 功德圆满延寿寺 11 巍巍佛香阁 12 五彩斑斓的琉璃世界 13 八面风光画中游 14 城关六重锁清秋 <第四章> 明湖曲溪 15 昆明湖上浮仙岛 16 曲折清幽后溪河 17 后山小景宜人境 18 皇家园林中的市井烟火 19 须弥灵境与四大部洲 <第五章> 移天缩地 20 天下美景萃一园 21 假山奇石玲珑奇巧 22 一草一木总关情 23 借景境外 24 复杂的象征寓意 25 水陆两线览园景 <第六章> 晚清重建 26 沧桑浩劫 27 又一次万寿献礼 28 “样式雷”主持重建 29 历史的见证者 <第七章> 帝后园居 30 离宫正殿 31 乐寿堂前“败家石” 32 皇帝与后妃的寝殿 33 大小戏楼筑升平 <第八章> 胜景依稀 34 排云殿中的辉煌盛典 35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 36 模仿西洋轮船的石舫 37 小园谐趣待君游 结语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颐和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珺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699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