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1949-2005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是为了满足中国国内扶贫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需要所编写而成的,该书是一本按照时序,围绕主要的历史事件对扶贫开发进行的概要性描述书籍。全书共分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贫困、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减贫、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中国自194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经济落后、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缓解。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5年的2.5%。按照世界银行1天1美元的标准衡量,贫困人口也从1990年的2.8亿下降到2004年的7600万。中国举世瞩目的扶贫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大量的贫困人口聚集在农村。城市贫困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才开始出现的,但如果按照可比的贫困线标准衡量,城市贫困人口远远低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世界银行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低收入线标准并且在凋整了城乡间生活费用的差距后测量,农村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比例高达99.2%。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的1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来估算,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总人口的比例为99.4%。鉴于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本书着重讨论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城市贫困问题只做概要性描述。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变化,中国的扶贫开发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成几个特征明显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期战乱遗留下来的是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为了快速扭转这一局面并赶超发达国家,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选择了以行政手段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同时确定了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于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国来说,实施这种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始到60-7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土地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和农产品的指令性低价收购以及社区内的平均分配等制度安排,从农业和农村积累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同时在低水平上保证农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使大多数人口免于饥馑,全国根本性的贫困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战略性的失误,尽管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但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数亿人口仍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中国政府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而转向尝试把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替代了重工业发展优先战略,确立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执政兴国方针。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购销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进行了改革,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多数农村人口受益。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使大多数农民摆脱了极端贫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7年时间减少了一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并由此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起飞。

当农村的改革所带来的增长和减贫效应减弱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改善状况又陷于停滞。特别在中西部的一些落后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沿海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政府于1986年正式启动了直接针对贫困地区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中央政府在全国确定了数百个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并制定了专门的扶贫投资计划,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放慢,但贫困人口仍然在持续减少。到1993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8.8%。

为了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中国政府在1993年又启动了更加雄心勃勃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向世界承诺:用7年的时间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当时剩余的8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了扶贫开发并对扶贫开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首先,增加了国定贫困县的数量;其次,大规模增加了扶贫投资;第三,强化了部门定点扶贫并启动了东西协作扶贫;第四,鼓励民间组织和国际机构参与中国的扶贫开发;第五,增加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第六,加强了对扶贫开发的监测。1993-2000年,中国的国民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在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到2000年的3200万,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日趋扩大。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差距。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和分散所带来的扶贫形式的变化,中国政府在2001年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明确提出尽快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扶贫成果。在继承以往开发式扶贫政策和方式的基础上,将扶贫开发的重点从贫困县转向贫困村,主要通过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的方式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新时期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贫困人口的参与。尽管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农村扶贫开发的难度在加大,贫困人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扶贫投资力度的加大仍然在继续减少。到2005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2365万,仅占农村总人口的2.5%。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扶贫战略的调整,本书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大跃进及人民公社时期;第三阶段是1979-1985年的农村改革推动扶贫阶段;第四阶段是1986-1993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第五阶段是1994-2000年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第六阶段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阶段。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贫困(1949-1957年)

 一、宏观背景

 二、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二章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贫困(1958-1978年)

 一、宏观背景

 二、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三章 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减贫(1979-1985年)

 一、宏观背景

 二、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三、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实施和全国性扶贫开发的准备

 四、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四章 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1986-1993年)

 一、宏观背景

 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的提出

 三、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四、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五章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1994-2000年)

 一、宏观背景

 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提出

 三、“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

 四、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六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2001-2010年)

 一、宏观背景

 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提出

 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的主要措施

 四、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七章 城市贫困与反贫困

 一、宏观背景

 二、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和分布

 三、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实施

 四、城市反贫困行动的减贫效果

第八章 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改革开放,创造大规模持续减贫的环境基础

 二、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构筑大规模持续减贫的经济基础

 三、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穷人发展的制度政策,形成大规模持续减贫的政策基础

 四、实施专项扶贫开发计划,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1949-2005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500095
开本 32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3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7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6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