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8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古春风楼琐记》是一套难得的具有丰富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笔记文学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

本书为第八集,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又于不经意问透出了相当浓郁的社会风情、民俗韵味,既可见五花八门的官场怪状,又可领略三教九流的世俗风。拜石先生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在流畅洗练的笔触中,道尽近世百年风云。

内容推荐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特,颇多鲜为人知和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垦,王公大臣,以至义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异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锁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本书台湾繁体字版新编三十二册,大陆简体字版计划合编十六册,分两次出齐。

本书为第八集。

目录

三百年第一诗笔——“通州三生”记范大

占着肥缺不揩油——王弢夫与外交史料

老佛爷“借刀杀人”——盛伯希文词冠北燕

只当师爷不当官——岑盛之宏伟奇逸

一幅图物语——崇效寺“青松红杏图卷”感旧

庭园豪宅的故事——吴小城、樵风别墅及其他

“秋水园”名门——汀州人物数伊家

一场混乱的闹剧——沈子培与丁巳复辟公案

遗诗三万首——杂谈诗人樊樊山

好以重典治乱世——庄思缄风格峻整

中国铁路之祖——詹天佑之才艺功绩

千年琵琶喜相逢——刘聚卿喜聚双忽雷

百年香江诗里看——黄公度香港感怀诗

台湾第一园——板桥林家花园与林维源兄弟

回头浪子——丁惺庵孤怀旷思

老佛爷也敢惹——谏修颐和园被摈的林绍年

老佛爷逃难实录——长安宫词作者胡研孙

端正夫子——严范孙轶事补遗

琉球就这样变冲绳——从李鸿章画像说到葛兰特和“琉案”

以夷制夷而制于夷——李鸿章晚年之际遇

悼国魂兮思国殇——黄花岗上吊黄花

李盛铎巧取珍本——袁漱六藏书聚散经过

试读章节

占着肥缺不揩油——王弢夫与外交史料

《道咸同光四朝筹办洋务大略》、《光绪朝外交始末记》,清季黄岩王彦威所著,是研究近代中国外交的一项足资参考的重要资料。辛亥光复后似有人把它选印过,读外交者奉为瑰宝,今不可得矣,甚为可惜。

彦威非他,即李尊客《越缦堂日记》中之王弢(tao,弓袋)甫也,原名禹堂,字渠城,又号弢夫,黄岩西桥王氏维龄子,家世寒素;母卢为,黄岩名孝廉卢瑁女孙,通书史、明大义,维龄外出就馆,彦威与弟妹四五人,均由他母亲自行课读,诸子亦均能攻苦,其母有“茅屋数椽灯一点,我家喜有读书儿”之句,贤母爱子之情毕露,而彦威能善体母意,于周览典籍、通经世有用之学外,并养成一种风神挺拔的气度。

从前贫家子弟惟一求进身的,便是向场屋求功名,到十六七岁时,母命从姜文衡、卢锡畴、王菜诸名师,习制艺。徐树铭、吴存义督学浙江时,彦威历试皆高等。同治九年庚午(公元一八七。年),省闱中式,榜发而母病猝逝,彦威哀毁逾恒,搜辑其母所为诗,辑为《焦尾阁集》,又绘“秋铠课诗图”,遍征海内外通人题之,积四巨册。

旋读书省城,又从俞曲园(樾)、孙琴西(衣言)受经术及古文义法,并向赵抽叔(之谦)、戴子高(望)问学,李文田是彦威乡试的座师,对他尤为激赏。

可是,文章憎命,连上礼闱,都是荐而未第。这时吴县孙意在京,这人曾做过黄岩知县,对彦威做人与为学均至器重,特替他捐个工部虞衡司主事,禄仕养亲,他便不再作“三春省壁”之想了。

李尊客是他乡试同年,也是一样蹭蹬(ceng deng,喻人的困顿失意),彦威心折尊客的学问渊博,以师礼待之,馈遗不绝,有时还举债以周济尊客之急,《越缦堂日记》常有记及,如:

比日窘甚,而索债麋集,锼夫馈金钱百千,一霎门馈白金十二两,-两君皆出典质之余以救其穷,累及贫交,深用自愧,辞之不得,弥疚于怀!

那时许多通人名士中,他和陈翥、孙德祖、陶方琦、樊云门结诗文社,和李尊客最为接近,其生平乐于亲师取友如此。

彦威是性情真挚的人,与朋友交往以诚,久而弥笃,前后和黄漱兰(体芳)、黄仲弢(绍箕)父子,盛伯希(昱)、王廉生(懿荣)、袁爽秋(昶)、王可庄(仁堪)、沈子培(曾植)、朱桂卿(福说)诸人,皆以道义相切磋,数十年如一日。

光绪中,吴县潘伯寅(祖蘑)、常熟翁叔平(同雠)两尚书,同时以贵公子而位至卿贰,都有好士之名,潘待士至为恳到,翁尤一味蔼然,均折节下交,张香涛(之洞)尤喜与士人通声气,因之彦威之学行,皆甚推重,后彦威考取“军机章京”列第一,据说是潘伯寅所汲引的。彦威在未赴都前,曾到过扬州,据说有一段伤心史。

在邗江逆旅中,居停女儿,对他刻志眷恋,愿侍巾栉;那时候,他未上礼闱,求名更切,这小家碧玉痴心地和他相约,等他春风得意,便作桃叶之迎。

不料连着不中,而美人已遭遣嫁,他念念不忘,画了一幅“绿杨春影图”,以寄遐思,李尊客替他题了七言长古。此老在少年时和他的表妹也有一段罗曼史,同是伤心人,因此写来特别缠绵凄恻,多少不免有“借人酒杯,来浇自己胸中块磊”之意。

彦威于光绪初,和京都伶人朱霞芬,往来颇密,据说他之常到“云铄堂”者,即是邗上碧玉,韶秀极似霞芬。李尊客《日记》略为:

同年王君弢甫,年少而悼行力学……曾薄游邗上,有碧玉之眷,约登第后迎之。别后至京,数年未遂斯愿,乃绘“绿杨春影图”属题。又:弢甫眷朱霞芬,乞题“霞芬兰影”。

他父母先后逝世,堂上尚有祖母,光绪初年,他因祖母病归黄岩,里居之贫,甚于作客,李尊客劝他:“君大母已七十六矣,人生事父母已为难得,况君更有大母可事乎?赀员冗员,复何可恋?”

他因此只在浙省游幕养瞻,光绪六年,他祖母林太淑人八十寿,李尊客为其作序,后两年,祖母弃养,彦威遂从黄漱兰襄试事,光绪十二年才考取了军机章京。

潘伯寅兼方略馆、会典馆总裁时,以彦威为纂修官,后以方略告成,奏保免保主事,以员外郎即补。

某年,考取御史,论题为《审曲面势以饬五材》,彦威引用郑康成说,以曲直、方面、形势平列为三事,阅卷大臣以面势与审曲对举,疑其误解,贴黄签抑置第十五名,但最后引见时,光绪帝把他拔置前列,以候补御史用,旋补江南道监察御史。按例:言官不得直枢密,而军机诸大臣,以其通达勤慎,奏请开缺仍留盲枢。

彦威静默寡言笑,而料事有深识。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义和拳初起,载漪、刚毅诸人,主张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传谕各国使节,限三日回国,慈禧有旨准行。彦威见而大惊,向许侍郎景澄说:“现在都城内外,乱民纵横,以‘灭洋扶清’相呼号,这班使臣并洋人眷属,一给他们看见。便无幸免,杀得多而祸亦闹得更大,外交一决裂,便难于收拾了!”

许景澄颔首未答,赵舒翘说:“那怎么不通知!这是皇太后、皇上的旨意,谁能担得起这责承的!”

彦威退而函达荣禄,力言“外衅不可启,拳民不足信,董(福祥)军不足恃”。荣禄深为同情,而端、庄二王则斥为胡说,荣禄怕他惹祸,讽令请假南行。

在西安成立政务处时,彦威被召前往供职,至辛丑(光绪二十七年)返京时,仍供职如故。在军机处时遇诏旨章奏之关系重大者,每手自甄录,积百余册,其中涉于外交的,别有数十册,编纂为《外交始末记》四十余卷,这当然有许多外间所不及的,都是很有价值的工作。但就公文保密来讲,也有不便任人钞录的,因此有人向荣禄打小报告,说他私录留中折奏,至为可疑。

这荣禄因知彦威为人,便笑说:“这个书呆子,自命留心世务,但是让他借此练习练习公事,也好!”

他认为荣禄颇不失为开通人物,退谓其子王亮曰:“温室之树,非所宜言,何况是有关政事的,这道理我岂有不知之理?可是向例章奏不宜发表的留置内廷,谓之‘留中’,‘留中’的制度,行之已久,一时改革不来,邦交纷杂,万一有事,找起成案,千头万绪,一时寻找不着,又将奈何?春秋之法,食人之禄者,贵如权变,我不是不怕被处分,乃不忍国故坠失啊!”

他所辑的外交史料,多为档案所无,其后外交官署,遇有要案,常就他的资料中稽考,《清史》的《邦交志》,似亦不少是取材于他的著作。

彦威弱冠长于经史古文,稍后劬学好问,于词章亦极擅长,壮年以后,务为根柢之学,尤好治史,于诸史皆有校正,对《史记》、《汉书》、《三国志》致力尤深,又究心中外政治,清代掌故及各项大典等等,自公退食,不停笔砚,对后进喜为汲引,有一技之长,均赞勉称誉不绝口,倾襟推毂,孜孜不倦,所以很多人喜和他接近。

他本性则极恬退,不慕浮荣,清代向例,军机领班章京、帮办章京,得兼外务部行走,每三年开保一次。光绪壬寅(二十八年)九月间,彦威兼差期满,外务部咨取衔名,礼部侍郎郭春榆(曾忻)替彦威开列,请保二品衔,彦威亲到郭处力辞;又以襄办衔,赏戴花翎,他也终身不愿戴;同僚们笑他孤寂自高,他也不顾。

他性爱泉石,每与友人闲游郊外,遇有茂林修竹,每徘徊不去,对人说:“惟有此间,可得真趣!”

他过了六十岁时,极想休退归里,莳花种竹,以从事著述乐其余年。

光绪三十年五月病故,年六十三,身后仍然寒索。

他官阶虽不甚显,而所兼差事颇多,如楮架库监督、城工监督、皇木厂监督、河道沟渠处总办、琉璃窑监督,在别人是很羡慕这些差事的,而他处脂不润,到底还是保持有读书人的气息的。

黄岩王星垣(字玫伯,号默苍)和彦威是同族,论辈分是彦威的侄辈,二人交谊甚笃,彦威尝说:“论辈分我长你一辈,论学问当以你为师。”其虚心如此。

星垣于清亡后和李梅盒(瑞清)同时改为道士装,‘但虽是遗老,却很深明大义,丁巳(一九一七年)复辟时,他力陈不可。

他和人谈起彦威身后,谓其晚年务为实用,尝言:“生当今日,不宜以书生自放。”

故诗文均不留,然即此外交史料,已足为世重了。

P24-2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8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拜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27596
开本 32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