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含泪的信天游/西风烈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枣树开花的时节,坡梁上的草也就肥了。

是肥成大海一般的样子呢,满坡满梁绿草,都像受了某种神秘力量的鼓舞,奋勇地向上长着,有风吹来,便又羞涩地伏下去;才伏下去呢,却又迅速地挺起来,起起伏伏,总是难以平静。在坡梁上刈草的段枣花,心里也是这样,像长了草似的,起伏着不得平静。她是想起狠心的哥哥祝金虎了,心里想着呢,就要直起腰来,朝着缠在坡梁上的那条山路□一眼,她这样痴情地吒着这条飘飘摇摇的山路,仔细算来,该有八冬六夏了。

段枣花的条子顺,盘子亮,是枣树圪梁村人见人爱的俏婆姨。她眼吒着的这条山路,从坡半凹的村口漫上来,游蛇一样漫到梁顶,一直地漫向前去,漫到段枣花看不见了,还要继续往前漫的……过去,这条路是很宽的,也是很喧闹的,段枣花就是从过去宽畅喧闹的路上走来,嫁给她的哥哥祝金虎的。恩恩爱爱过了两个年头,她的哥哥祝金虎说他不能窝在枣树圪梁,他要出去,要到繁华的大城市里去,寻找新的生活。她的哥哥祝金虎说走真就走了,也就是从这条路上走的,从他走了以后,这条路便慢漫地窄下来了,静下来了。所以窄,是被疯长的野草占去了;所以静,是来去的人少了。枣树圪梁村,从祝金虎走出去后,像他一样的后生,串通着,一个一个的,差不多都走出去了。

望穿秋水,段枣花想她吒着山路的眼神,应该就是那个样子呢。

段枣花这样子吒着,是想吒见出走的哥哥祝金虎从这条路上走回来的。她吒不见狠心的哥哥祝金虎,却在挥镰刈草的这个下午,吒见了一个衣着邋遢的后生,背着个肥大的行囊,从这条曲曲弯弯的山路上走来了。

看样子,这是个城里来的后生哩。

他的肩背上,驴子一样驮着个肥大的行囊;手里呢,还端着个炮筒子似的照相机,见着什么都新鲜,都要把他的炮筒子瞄上去,“咔嚓、咔嚓”拍几下。

段枣花早就吒见他了。起先只是远远的一个黑点儿,走得近了,这就□见他对坡梁上密密匝匝的枣树林子来了兴趣,把他的照相机,推远了拍几张,然后又扯近了拍几张,有时候呢,就还把照相机的镜头凑到枣树的枝叶上拍几张,把他拍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后来,他居高临下地看见了窝在半坡凹里的枣树圪梁村了,就手遮前额,把散散乱乱的村子看了一个仔细,这才小心地端起照相机,换一个角度,“咔嚓”拍一下,换一个角度,“咔嚓”又拍一下,惹得段枣花直起腰,手握一把亮闪闪的弯镰,在半空里掂了掂,嘴巴动着,默着声怨他了。

段枣花说:贪心的城里人,你还能把枣树圪梁村吃进你的照相机里不成?

段枣花的埋怨是没出声的,奇怪的是,却像被城里后生听见了似的,他把拍摄村景的照相机镜头收了回来,对着刈草的段枣花又拍上了。他拍段枣花的那份专心,超过了他前头的一切拍摄兴趣,没完没了,段枣花弯下腰刈草了,他“咔嚓”拍一下,直起身擦汗了,他又“咔嚓”拍一下……他这么很有耐心地拍摄着,还要一步一步朝着段枣花刈草的沟坡上挪,挪一步近一步,近得都快探上段枣花刈草的镰刀了。这让段枣花焉有不恼的理由,她是又恼又羞呢,心想他是谁呀?咋是这么的轻薄?咋是这么的不知羞脸?

缠在梁梢上的大路,恰在这时,传来了一阵铃铛清脆的“哇哇”声。

那是段枣花的妹子祝金花回家来了。

祝金花骑在一头拴了红绸带和铜响铃的小毛驴上。很受段枣花喜爱的祝金花,在山那边的乡办小学读书,路太远了,去学校不方便,段枣花央求爷爷拴了这头小毛驴,来为祝金花代步了。段枣花还嫌祝金花在路上寂寞,又找了一个皮圈,拴上一圈串铃,戴在小毛驴的脖子上,使小毛驴碎步走着,就是一路不绝于耳的铃铛声,哇哇哇……哇哇哇……这样的景致,在陕北的旧日历中,是相当普遍的,到了现在,就很少见了。

祝金花在学校刚学了一曲信天游吧,斜骑在毛驴背上的她,就很嘹响地唱着了。段枣花听得出来,这是学校老师改良过的信天游,如今不知叫了什么名字,原来是叫《探不上采花心里头爱》。这样一曲满含情爱味道的信天游,从祝金花这样的小女子嘴里唱出来,听来就更有意思了。

一朵朵红花半崖上开,

探不上采花呀心里头爱

打碗碗花儿遍地开

把你的白脸脸呀调过来。

……

城里后生名叫柳五洲,他的父亲柳君红在陕北插过队。柳五洲从父亲的嘴里听到过这样的景致,当然,他还从电影和电视的画面上看到过这样的景致,他听了,看了,只是觉得很美,是那种深藏在传统里的美啊!蓦然间,这样的景致撞人了他的眼睛,就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美了。那么是什么呢?柳五洲一时还说不清楚,而且他的照相机镜头也没时间让他去多想,本能地,他调转了头,寻着祝金花骑着毛驴吼唱信天游的身姿,用他照相机的镜头,远远地瞄着,“咔嚓”按了一下快门……显然了,只按一下快门是不够的,城里后生柳五洲向他刚还专心拍摄着的段枣花挥了一下手,算是给她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呢,就追着骑在花红毛驴背上的祝金花去了。他一蹦一跳地,在满是荒草的坡地上蹦跳几步,就会停下来,举起手里的照相机,对着祝金花和她骑着的小毛驴按一下快门……他按响快门的心是专注的,段枣花隐约看得见,城里后生那张青春俊朗的脸上,荡漾着的,就满是惊讶和喜悦了。

小毛驴脖子上的串铃声该是很好的音乐伴奏了,骑着小毛驴的祝金花,还没察觉有人追着她拍照片,如同枣树枝条般的腰身儿,随着小毛驴的蹄脚声,很有韵致地摇着,一边摇着呢,就还一边唱着她的信天游。

白格生生脸脸黑格油油头,

红格嘟嘟嘴唇馋死人。

风尘尘不动树梢梢摆,

什么风把你刮得来。

追着祝金花拍照的城里后生柳五洲,兴奋得都要大喊大叫了。他听他的父亲柳君红一伙插队陕北的知青,在北京聚餐喝酒时唱过这样的信天游,他是爱听这样的信天游的,在父亲他们插队陕北的知青唱着时,他曾忍不住大喊大叫过。但在这里,他喊叫不出来了,他怕惊了骑驴的祝金花,耽误了他拍出好照片。于是,段枣花看见蹦跳着的城里后生柳五洲,对着她的小妹祝金花,就只有不断地按快门了……就在他又一次举起照相机,对着祝金花拍照时,却是毫没来由地扑爬在草坡上了。P1-3

书评(媒体评论)

吴克敬进入文坛,是一种典型。他热爱散文,更热爱小说,笔力是宽博的,文字更有质感,在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颤的东西,在当今文坛写得越花哨越轻佻的时风下,使我看到别一种生活,品味到别一种滋味。

——贾平凹(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

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纷扰烦乱,在他人,只是领略了些许表面的东西,吴克敬眼光独到,他能透过表面,发现潜藏在深处的意蕴。我惊叹他对历史信息的捕捉与表达,但我更惊叹他对现实生活的挖掘和描述,《含泪的信天游》一书,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熊召政(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手铐上的蓝花花》里,阎小样是个贫寒女子,却有着天使一般的声音,唱起信天游能叫人迷倒、心碎。吴克敬抓住这一勾人心魂的情感因素,以陕北为基地,写了数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笔下有特殊的西北风味,把他一贯的沉思与思考都融汇其中了。一个人能在这浮华的、一切速成的时代里倾心打造自己的文学世界,这该是多么可贵的事,又是多么幸福的事。

——雷达(著名文艺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

后记

奇怪吗?当我的笔触毫无来由地伸向陕北,写了《手铐上的蓝花花》后,见了我的人,总会睁着一双审视的眼睛看我,个别直率的人,更会直截了当地问我。你怎么写起陕北来了?我感动于大家的怀疑,因为我这个关中汉子,撂下熟悉的生活不写,却去啃一块生馒头,怎么说,都是一件冒险的事。但我把持不了自己,还是义无反顾地写了陕北,不只写了《手铐上的蓝花花》,并又一鼓作气,写了《拉手手》、《山丹丹红透碾子湾》和《含泪的信天游》共四部中篇小说。’为此,不但别人要奇隆,连我自己都要奇怪了。

可是,我又想说,这不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原因是,当我宿命地走进陕北,用心地触摸了陕北,我便情不自禁地要为陕北作文了。

这是因为陕北的信天游吗?我想是的,在没进陕北之前,我是听了些信天游的,在电视里,在广播上……要我说,虽然也很好听,但绝对比不上进了陕北后,在坡坡梁梁,在沟沟洼洼……也就是说,在完全乡野的环境里,听到的完全乡里的信天游好。电视里、广播上的信天游,是被自以为是的艺术家过滤过的。我不能说艺术的过滤多么糟糕,但也不能说他们多么高明,因为我在陕北的山山水水间游走了一些日子,听了许多未被艺术家过滤过的信天游后,打心眼里感悟于生发在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有着怎样的生命冲动,以及艺术力量。

有一曲信天游是这样唱的,唱着一个陕北的小婆姨想念她的情哥哥,她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痛哭流涕,她声情委婉地唱着:想你来,头发梢梢想你来……想你来,眼睛仁仁想你来……想你来,嘴唇皮皮想你来……想你来,舌头尖尖想你来……她可真是会想呀!我不知道遍天下的哪儿的小婆姨会这么想念她的情哥哥?

陕北的小婆姨这么想念她的情哥哥,按说不关我的事,可我无可救药地迷醉其中,想要更深入地触摸陕北了。

我用心地触摸着,触摸到了她地理意义的磅礴气势与百态千姿,还有她物产的富饶与壮观,以及她人文的壮丽与神秘……我一头扑了进去,几乎要忘了自己的关中故土,而深入到了陕北的每一道梁上来,深入到陕北的每一道水里去。把我的心掏给陕北,把我的情献给陕北。

慷慨的陕北,你给她一寸心,她能还你百丈情……我不能太贪心,可我拒绝不了,我是过分地获得了陕北对我的厚爱。

我感激陕北。自然是要感激把我带进陕北的朋友们……我之所以近些年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陕北,正是朋友在陕北的存在,仿佛动力巨大的不落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的心深深地怀想着陕北,让我的情紧紧地牵系着陕北。

我感激朋友。他们是萧钊利、阎安、祁志江、刘卫平、高汉武等,如果没有我关中西府的乡党萧钊利那一年受组织委派,从西安的大机关调任延安任职,我抽出时间去看他,几十年了,我竟然极少涉足陕北,即使去了,也只是吃一碗羊杂碎,喝两口糜子酒,立即返身离开。他到了延安,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是他全身心地爱上了陕北,这才感染了我,让我也爱上陕北的。

所以说,爱上一个地方,不论这个地方是陕北,还是别的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了朋友,朋友爱着那里,你爱着朋友,于是你在爱着朋友时也会爱着朋友爱的地方。

阎安、祁志江、刘卫平、高汉武他们一帮西安人,加深了我对陕北的感情,我无以报答,在我为陕北作文的书出版之际,我妻说,我祝福陕北,我祝福陕北的朋友!

2010年5月1日西安后村

目录

拉手手

手铐上的蓝花花

含泪的信天游

山丹丹红透碾子湾

触摸陕北(代后记)

序言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

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家。杜鹏程、柳青、胡采、李若冰等老一辈作家是陕西文学的奠基者,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铸造了新时期陕西文学的辉煌,陕西文学对中国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93年“陕军东征”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和好评之后,作为文化大省,陕西作家已经形成了整体优势,但还没有摆脱各自为战的格局,没有形成陕

西文学创作的浩大声势。

鉴于此,遵照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同志的指示,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作家协会、陕西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承办的“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的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就是希望通过三四年的时间,筛选陕西本土作家原创作品,推出能够展示我省文学创作水平的优秀作品,形成“文学陕军”的品牌,带动我省作家进入新一轮的创作热潮。

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发展实际,着眼于加快文化、经济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大力扶持原创性的“大戏、大剧、大片、大作”,使我省的文化精品生产水平持续稳步提高。省委宣传部决定对“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这个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从政策、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就是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搭建桥梁,编织纽带。

文学即是人学。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人文的复兴。陕西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我们推出“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这个宏大的文学工程,就说明我们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把陕西文化大省的文学资源转化成新的生产力。

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雷涛

去年这个时间,和省作协的几位同事在一起闲聊,话题由陕西作家是否存在“断代”现象扯到了有无希望使文学陕军再次勃兴。当时有人直言,陕军有望“二次东征”。我不主张用“东征”一词,因为它有对兄弟省市同行们的不敬之意。但我渴望陕西文学再度辉煌,当然也包括大量新人新作的涌现。

闲聊中有人提出可否以“集体亮相”的方式推出一批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这个话题当时只是说说而已,但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和太白文艺出版社交流并向省委宣传部领导汇报时,得到的赞同和响应都是热烈的。这就足以使人感到这是一个只要想干事、能干事,就能干成事的时代。

作家和出版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想,不论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时期,都应当建立互信互爱、密切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这个项目有了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和支持,就有了整个社会和媒体的关注;有了和太白文艺出版社的“联姻”,我们就搭建起了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桥梁,这样可以集结更多更好的作品,做最广泛的宣传、最大化的市场,不光要出成果,还要出效益以及影响力。这对促进陕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了将这个项目做好,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争取上级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媒体的舆论宣传,在全国营造更加浓厚的关注陕西文学创作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

对文学创作者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积极创新文学观念、内容、风格和流派,从生活实践中丰富素材、提炼主题、鲜活语言、捕捉灵感,创作更多生活气息浓郁、底蕴丰厚,有一定的精神高度和艺术感染力的原创性文学精品,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文学盛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协名誉主席 陈忠实  在“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的新闻发布会上听到这项前所未有的文学图书出版计划的基本思路时,一个作家从我的记忆深处浮泛出来。

他年轻时穷困,穷困到不惜冒险参与海盗行径。但他突然发生了良知反省,产生了想写小说的欲望,而且这欲望强烈到不可压抑,急切到刻不容缓,他便逃离了海盗团队,栖居在海边小镇一个小屋里写起了小说。写成一部小说后,跑了几家出版社,没有一家出版社看中,但他痴心不改,更加专注于新的小说构思和创作。终于有一部小说得到了一家出版社老板有点勉强的认可,决定出版。他喜不自胜,拿着说不清是稿酬还是版税的10美元酬金,到当铺把自已的一辆自行车赎了回来,再把剩下的几美元全部买成最粗劣便宜的面包,堆在屋子里,潜心进入下一部小说的写作。到面包吃完的时候,他又把那辆自行车送到当铺里,换几关元再买粗劣便宜的面包,继续他的长篇小说写作……直到他走红并响亮于美国文坛,直到他的作品被众多出版社预约、抢购,甚至高价收购,这样,一个享誉美国乃至世界的伟大作家终于铸成不朽。他就是杰克·伦敦。

在“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即将启程的庄重而又令我鼓舞的仪式上,我想到杰克·伦敦如果是在当代中国陕西,肯定会进入“西风烈”图书出版系列,而且完全可能早几年就破土而出。因为“西风烈”出版工程的决策,正是基于目前中国文学图书出版现状做出的。任谁都能看到,文艺书籍的出版呈现着一热一冷的现象,名家的作品成为抢手货,本省难得留住,多数流向省外出版社出版;而众多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写出的作品却少有人问津,出书成为普遍性困难。这是实施市场经济运作的出版业必然发生的现象。而“西风烈”出于发掘、扶植和培养有才华有潜力的新一代陕西青年作家,整合陕西作家整体实力的主旨,出版工程不是只盯着知名走红的作家。

面对“不相信眼泪”的图书出版市场,能够做出这样大气魄大动作的出版工程的决策,无疑出自一种富于远见的大思路大眼光,是为着尚未破土而出也尚未成名的陕西的“杰克·伦敦”们铺桥修路的,也就是为着陕西未来的文学事业的灿烂前景的。

陕西被认为是文学重镇。中国“十七年文学”有陕西作家的重要建树,新时期文艺复兴以来的当代中国文学,也有陕西作家不同凡响的声音。在当代文学界,尤其是陕西文坛的各界读者群体,似乎都在关注陕西文学的未来,更偏重于3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的成长和前景。能引起各方各界读者的关注,深以为幸,也是一种催发的力量。在我看来,这个“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出版工程的实施,便是最务实的扶植青年作家成长发展的举措。得着这样有力的扶持,陕西的青年作家将减除杰克·伦敦当年的苦苦挣扎,能够缩短破土而出峭立未来中国文坛的时间,不仅创造陕西文学的新风景,也将成就中国文学别具一格的景观。

我为进入“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的作家庆祝,并期待好作品不断出现。我对项目的创立者和实施者诚表钦敬之意,你们的思路,你们的用心,都是为着神圣的文学事业的。

著名文化学者 肖云儒

“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属于叫人眼前一亮、拍案而起的大点子。这是陕西文学队伍的一次大的展示,也是陕西文学创作的一次大的策划,还是陕西文学出版的一次大的行动。面对着这个行动,很多人会很自然地联想起以前陕西的几次文学出征,包括六十年代柳青、杜鹏程、王汶石那一个群体在全国的影响,获得了“陕西是中国文学重镇”这样一个称号的回报;包括九十年代的“陕军东征”,强化了陕西是文学大省的这种威望和力量。

这一次行动和上两次出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上两次陕西文学出征,基本上是陕西文学创作力的展示;这一次出征是策划力、创作力、营销力、执行力的综合展示。上一次的出征还停留在文学生产传统的循环圈内,也就是“作者——出版社——读者”这样一个传统的三维循环圈内;这一次出征已经进入了“作者——策划者——出版者——营销者——读者”整个一个市场经济时代文学生产的大的良性循环圈,我觉得它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次这个行动,基本上是策划和创作同步,但是策划先行。它策划意识之强烈,对资源组合的观念之强烈,包括创作资源、出版资源、党政资源、市场经济的资金资源的组合,还有它形成品牌的带动能力等等,标志着陕西文学生产力进入文化产业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这次行动在陕西的文学史上和出版史上都具有一个转型的意义。我唯一希望的是,把这个输血型的行动转化为造血型的,更新资金,融合资金,使文学产业链能够更快地提升。

内容推荐

一个大主角——聪慧善良纯情可爱的陕北女人;一个大主调——富有生命冲动和艺术魅力的信天游;一个大背景——陕北天然纯净的山巅崖畔;一个大主旨——陕北的壮丽河山和神秘人文……四段凄美温婉的故事,四个女人的命运交响曲,四场清雅或浓烈的爱情。

《含泪的信天游》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吴克敬最新力作!

《含泪的信天游》一书,充分展现了吴克敬的文学才华。

编辑推荐

四段凄美温婉的故事,四个女人的命运交响曲,四场清雅或浓烈的爱情。

这不是四部中篇,不是一部集子,它是一个整体,是一部大长篇。

《含泪的信天游》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吴克敬最新力作,收录《拉手手》、《手铐上的蓝花花》、《含泪的信天游》、《山丹丹红透碾子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含泪的信天游/西风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克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09020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1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