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政治导向正确,观点准确、结构严整、论述精当、通俗易懂。
2.本书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源头上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分析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图书 |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图文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1.本书政治导向正确,观点准确、结构严整、论述精当、通俗易懂。 2.本书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源头上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分析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新民主主义论》是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作的一篇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稿,完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目前的一部经典文献,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分析和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 本书以“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为宗旨,共分三章,围绕《新民主主义论》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思想观点展开全面深入解读,包括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前途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探讨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建设的伟大贡献和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更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历史位置及现行政治经济政策的实施。本书加入丰富的知识链接和珍贵历史图片,力求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反映《新民主主义论》的来龙去脉、思想观点、理论价值、历史地位。 本书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解读透彻、通俗易懂,对于广大读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借鉴和吸收新民主主义建设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宝贵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设计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和出版情况 一、《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 (一)远期背景 (二)近期背景 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和版本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二)《新民主主义论》的不同版本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问题的论述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四)中国革命的途径 二、《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纲领的论述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五)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三、《新民主主义论》对错误思想的批驳 (一)对资产阶级专政的批驳 (二)对“左”倾空谈主义的批驳 (三)对顽固派的批驳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论》的伟大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意义 ……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图文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晓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737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8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84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