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顿(1885-1945)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美国的军事历史上,巴顿擅长于进攻、追击和装甲作战,是一位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骁将。在远征北非、荡平西西里、横扫欧洲的半个世纪以后,乔治·S·巴顿的名字依然令人震撼不已。人们对巴顿近乎偶像式的崇拜不仅仅因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军人作风,同时还源于巴顿那“如恺撒般神秘复杂,难于捉摸的天性”。在他过世之后,那些曾经“仇恨”过他的人也无不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甚至包括他的敌人在内,都把巴顿赞叹为“最杰出的将军和对手”。

本书通过记述乔治·S·巴顿的亲身经历,着重回顾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和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为读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和内幕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内容推荐

在美国的军事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军事人物像巴顿那样更能征服人们的想像力。他在一战中创造了美军的装甲作战。并被公认为二战中美军最为杰出的作战指挥家。作为一个被罗斯福称为“我们最伟大的战将”的杰出将领,似乎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直至1945年欧洲胜利日前后,曾经在巴顿麾下冲锋陷阵的将士已达18个集团军共54万之众,这相当于越战或波斯湾战争时期美军人数达到顶峰时期的规模。

巴顿擅长于进攻、追击和装甲作战,是一位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骁将。在远征北非、荡平西西里、横扫欧洲的半个世纪以后,乔治·S·巴顿的名字依然令人震撼不已。人们对巴顿近乎偶像式的崇拜不仅仅因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军人作风,同时还源于巴顿那“如恺撒般神秘复杂。难于捉摸的天性”。在他过世之后。那些曾经“仇恨”过他的人也无不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甚至包括他的敌人在内,都把巴顿赞叹为“最杰出的将军和对手”。

毋庸置疑,巴顿是奇特的“冰与火的混合体”,是不折不扣的“拼装起来的人”。他一生战绩辉煌,却又屡次与“荣耀巅峰”无缘,他性格鲜明,给人印象之深刻。几乎可以同他的辉煌战绩相匹敌。

目录

01 热爱战争的人性/2

上流社会的子弟/3

走进西点/8

挑战挫折/13

巴顿军刀/21

体验初战/29

02 美国第一坦克手/36

创建美军坦克兵/37

第一次指挥坦克战/45

神黯坦克手/53

03 骑兵又一次上马/58

人生理想的危机/59

重建美军坦克兵/64

号角已经吹响/78

04 缺乏章法的胜者/86

登陆卡萨布兰卡/87

蹩脚的临时“总督”/101

05 铁蹄踏碎地中海/116

一切为有仗可打/117

西西里滩头/132

福兮祸倚的征服者/139

06 厄运临头/148

激情汹涌的耳光/149

大失颜面的道歉/160

07 角斗士置身场外/168

没有起奏的乐曲/169

麻烦不断的将军/182

08 终显身手/200

战场观察员/201

急不可耐的突进/216

猛虎出山/222

09 咆哮的勇将/238

永远的战史之谜/239

巴黎城下的烦恼/248

渴求进攻/257

无奈的步伐/271

10 艰苦的挺进/278

又一个战史之谜/279

力克梅斯/286

徘徊摩泽尔河/295

11 不可阻挡的进军/304

狂浪中的砥柱/305

横穿德意志/318

12 远去的战士/328

为和平而遗憾/329

最后的战斗/336

试读章节

上流社会的子弟

1885年11月11日,一个男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加布利尔。

和许多拥有高贵血统的家族一样,父亲乔治和母亲露茜,用小婴儿祖父和父亲的名字,给他取名为乔治·史密斯·巴顿。由于和他的爸爸的名字一样,习惯上,人们称呼他小乔治或小巴顿。

富庶美丽的葡萄园庄园是小巴顿的祖父留下的遗产之一。在葡萄园庄园度过的日子并不平静。小巴顿刚出生后不久便生了一场重病,险些夭折,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身体非常孱弱,好在家人对这个小生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一岁之后,小巴顿逐渐开始变得结实强壮起来,并且越来越顽皮好动,充满活力。这时,为了爸爸乔治的工作方便,他们举家迁入洛杉矶,但为了能够让小巴顿有更充裕的活动空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小巴顿还是随妈妈在葡萄园湖畔生活。l 887年,这个一头黄发的小家伙又多了一个妹妹——安妮。小安妮十分可爱,家人都亲昵地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洋娃娃”为妮塔。

相对于枯燥无味的城市生活,小巴顿对于纯朴自由的乡村生活更为热衷。他最开心的时刻,便是举家回到葡萄园湖畔休养的假期。因为在那个时候,爸爸会不去理会那些令人烦恼的法律事务,像个大孩子一样带着小巴顿和妹妹妮塔玩耍。

在巴顿眼中,爸爸简直是个“游戏天才”,骑马、划船、潜水、钓鱼甚至射击……那个年代上流社会的所有的休闲项目,他几乎无不精通。小巴顿对爸爸崇拜极了,整天同爸爸腻在一起,央求着学骑马,玩打仗。

爸爸曾经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受爸爸的影响,或者更多地源于男孩子的天性,巴顿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打仗”。每天早上一起床,巴顿兄妹俩便会为谁指挥谁打仗而争论不休。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爸爸标准的口令声:“立正!保持肃静!”两个人果然一声不响了。“敬礼!”两个人于是笔挺地向爸爸敬礼。“大头兵乔治与少校妮塔早上好!”“爸爸将军早上好!”“军事科目第一项,早餐!”“是,长官!”于是,两个小不点便乖乖地找玛丽吃早饭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巴顿一开始只知道当兵很威风,根本不知道军队中官阶的大小顺序,妹妹妮塔称呼他为“大头兵”,他欣然接受,而他却称呼妮塔为“少校”,他竟然一直以为“兵要比少校大”,以至于这样玩了好几年还不知所以。直到有一天,爸爸笑着问他为什么当了几年兵还没升职,小巴顿这才恍然大悟。为了这件事,他第一次大发脾气,并且郑重宣布自己是“乔治·史密斯·巴顿中将”。爸爸为了安抚他,亲自给他做了一把木制佩剑,这几乎成为巴顿童年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对于童年生活,巴顿日后回忆起来总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这一点无疑是与父母,尤其是父亲的爱护是分不开的。在巴顿完全懂事之前,他并不了解父母如此爱护他的良苦用心。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巴顿7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为他在葡萄园开了一个规模不大的但十分热闹的庆祝会,还请来了当地有名的杂耍艺人表演。晚上,大家在葡萄园的空场上放起美丽的焰火,一直到深夜’客人们都告辞后,直到他该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没有向爸爸妈妈说晚安。小巴顿蹦蹦跳跳来到父亲的书房,正要进去,听见爸爸和妈妈正在谈论着什么,而且间或还叫到他的名字。巴顿好奇地站在门外听了起来。

“乔治,我真的很担心,他已经满7岁了。”妈妈忧虑地说。

“露茜,我知道你的想法,我也很想能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我们的小乔治不同于一般的孩子,我们不能让他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中感到自卑…  “我知道你的用心所在,你那样忙碌,而且你安静的性格是不喜爱整天进行这些户外活动的,但为了小乔治,你真的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亲爱的,我担心的也就在这里,公务越来越繁忙,我已经不得不尽量提高工作的效率,但陪伴他们的时间一点也不能少,要知道,为了我们的儿子能够早一天和正常孩子一样,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让他早一天摆脱一切障碍。”

门外,小巴顿似懂非懂地听着,他并不能完全理解父母所说的他和普通孩子之间的“不同”究竟是什么,但他明白了,爸爸原来并不热衷户外生活,完全是为爱他,迁就他而这样做的。7岁的小巴顿好像一下子成为了一个能够深深体会父母之爱的大人。而巴顿的父母所提到的“不同”究竟是什么呢?

半个世纪以后,医学家与教育学家发现了一种神经性异常现象,并为这种现象取名为“阅读失常症”,即“阅读能力部分丧失症”,也叫“难阅症”。又过了一些时候,他们发现另一种类似的神经化学失衡症状,称之为“注意力不足失调症”。这两种病症的症状包括感觉不适、对书本与学习有沮丧感、只能维持局部注意力、学习过程不健全等等。而这些症状,竟然无一例外地都发生在小巴顿身上。这种病症并非完全等同于“多动症”,根据医学记载,“阅读失常症”是一种神经陛疾病,它的发作与恢复不能由人自由掌握,也就是说,巴顿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阅读和书写。而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这种病症还并未被人所确诊,当然更无从下手医治。得了这种病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当吃力,可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病人的痛苦,得了这种怪病的人,从懂事开始,将十之八九与“笨蛋、白痴”的嘲讽相伴终生。

在当时的条件下,巴顿的父母无法透彻理解折磨小巴顿的究竟是什么,但他们相信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是“低能儿”,更不是不求上进。他们更能体会巴顿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幸遭遇,没有让巴顿按学龄上学,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入学,巴顿难免会因发音与书法的拙劣,而遭到同学的嘲弄与讥笑,以致于丧失自信。巴顿的父亲同样是一个执着而倔强的人,他既相信自己能找到更为合适的方法,让小巴顿顺利完成最初级的学习,又更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是个怯懦的胆小鬼。

为了锻炼小巴顿的阅读能力,父亲每天晚上无论多忙,都会抽出一段时间来为孩子们朗读。口才一流的父亲此时摇身变成一位知识渊博又和蔼可亲的“故事老人”,他纯正的男低音读起故事来抑扬顿挫,音调也随着情节的变化时而低缓,时而高亢。

在巴顿年幼的心灵当中,那些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中全副武装的英雄形象,都是在爸爸的朗读中变得生动起来。所有用来朗读的书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其中以苏格兰诗人瓦尔特·斯柯特勋爵的作品居多,他在史诗中描绘了苏格兰人的传统生活,包括神奇的民间传说;而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中,主人公为改变命运而斗争的故事,像精神统帅一样牢牢占据了小巴顿的思想。在众多的故事中,巴顿尤其表现出对于战争、军人形象的喜爱。军事统帅们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争故事使巴顿迷恋不已。汉尼拔在意大利战场上的用兵自若;恺撒大帝高卢征战的出神入化;圣女贞德奥尔良抗英的神勇气概,以及拿破仑面对反法大军时的气定神凝……这些古往今来的战斗英雄,显示出高深的军事领导才能和强大的英雄主义魅力,巴顿对他们的喜爱甚至到了近乎痴迷的境地。这些神奇的故事像奇妙的梦幻一样牵动着巴顿的思绪,也正是这些梦幻般的东西,让“战斗”的意义以难以比拟的力量深深植根在巴顿的心中。

爸爸之所以每日为孩子朗读,主要也是为了巴顿。因为巴顿虽然聪明过人,而且似乎有无穷精力,但战胜“阅读失常症”也并非易事。在巴顿眼中,书本上那些字迹似乎都是倒悬着或是被人弄反了一样,每当他想读“A”,发出的音竟然变成了“V”。除了朗读之外,爸爸妈妈还专门请来家教与语言教练,定期协助他克服阅读与发音上的障碍。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巴顿接近于完美的童年生活都伴随着由病症带来的、挥之不去的危机感。而爸爸与妈妈无尽的爱却使他拥有无比的自信,正是靠着这种爱,巴顿才得以在之后漫长的十几年中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摆脱“阅读失常症”的阴影,也正是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巴顿坚毅的性格。巴顿成人后所以能在千军万马之中雄心万丈,所以能成就为一代名将,童年时克服病症的经历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1897年9月,巴顿12岁了,爸爸妈妈决定让他去男子古典中学念书,这个学校是由斯蒂芬·卡特·克拉克兄弟主办的。报名那天,父母陪伴着他乘车前往。路上,一家人坐着马车,谁也没有说话,爸爸妈妈虽然也希望巴顿能早一天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一想到巴顿将第一次离开家人,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他们真担心巴顿无法独立承受“怪病”带来的种种不可预知的压力和困难。小巴顿也感觉到了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离愁,他知道,今后他得一个人对付自己“不听话的舌头和手指”了。马车刚刚驶过加利福尼亚大街,来到莱克大街,爸爸突然扭过头伤感地说:“孩子,从今以后我们的路就要分开了。”巴顿从来没有忘记过这句话,他直到很久以后还不无怀念地说“尽管我们后来离得越来越远了,但我们的心却从来没有分开过。”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顿(1885-194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拉迪拉斯·法拉格
译者 袁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5193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8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