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下·法学新青年 刑事证据法的制度塑造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的核心关注点是去理解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是如何被塑造成当前的样态,努力探寻其制度成长背后的各种因素。本书的上编勾勒出了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成长的宏观环境,这种宏观环境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为纵向背景,以证据法体系化和本土刑事诉讼法改革为横向参照。下编聚焦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中的焦点性问题,包括专家辅助人制度、专门性证据制度、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电子数据合法性审查框架、印证制度以及经验法则等。这些具体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徘徊恰恰是中国刑事证据制度塑造所面临的复杂性的生动注脚和具体化呈现。
目录
目录上编:刑事证据制度的成长与体系化第一章证据的基本定位与法治化问题一、法治社会下证据的三重意义二、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证据定位问题三、法治建设中证据问题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刑事证据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1996~2016年)一、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轨迹二、刑事证据法成长的推动要素三、刑事证据制度变革的基本特征四、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变革路径评析五、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未来第三章证据法体系化的法理阐释一、证据法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出路二、证据法的本体论问题三、证据法的价值论问题四、证据法的规范论问题五、法理学对证据法的整合性功能六、结语第四章刑事证据制度的体系化塑造及其隐忧一、“新刑诉解释证据规定”的纵向维度二、“新刑诉解释证据规定”的体系性结构三、体系化塑造过程中的隐忧及其克服路径四、结语下编: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前沿问题第五章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变革与优化一、一个条款和两个案件二、专家辅助人制度引入的背景与动力三、嵌入制度系统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定位与特征四、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改进路径第六章刑事诉讼专门性证据的扩张与规制一、专门性问题与一般性问题的界分框架二、专门性问题解决的传统格局与规制模式三、专门性证据类型的多元化格局及其面临的挑战四、建立一个更具实质性的整体审查框架第七章庭审排非调查程序的嵌入与塑造一、庭审排非程序改革的理论预设与域外资源二、我国庭审排非调查程序的建构与徘徊三、庭审排非程序空间塑造的理论反思第八章刑事诉讼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定位反思一、讯问录音录像证据定位的立场分歧二、审慎的突破: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相关条款评析三、复制权还存在吗:对2021年《刑诉法解释》第54条的解释四、结语第九章电子数据合法性制度框架的虚化与矫正一、电子数据合法性控制的基本制度框架二、电子数据合法性制度框架的潜在缺陷及其后果三、电子数据合法性制度框架的优化路径第十章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一、解析印证的自然形态二、刑事证据规范中的印证条款及其分类三、印证的功能扩张与潜在风险四、新时代背景下印证的功能回归第十一章经验在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的引入与规制一、事实认定中的经验角色变迁二、事实认定中的经验与经验法则三、我国事实认定中经验的误用与规制参考文献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下·法学新青年 刑事证据法的制度塑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洪淇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77142
开本 其他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35000
出版时间 2023-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5.21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