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离家到京又两年了。每到节假日前夕,思乡的感觉又涌上来。母亲也一再在电话中强调:“工作忙就别回来了,南方的夏天很热,挺难受的。”虽是这么说,但是对一样也做了母亲的我来说,这番话背后的辛酸也是能感受到的。正好近年来公司实行年休假制度,这个夏天给了我很好的机会,我是一定要回去的。
先生先是犹豫了一下,一是感觉自己工作忙走不动,二是小孩功课紧,得好好利用暑假补补功课,开始有些劝我:“还是让父母他们过来吧,北京的夏天好过,不热,也很透气的。”“可是,父母身体不好,他们动一下很难的,还是我们回去吧,你忙,我带孩子走。”我央着先生。我和先生这么多年出行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我带孩子走,不知道他一人留在家里是什么感觉,看得出来,他很是挽留我。但第二天,他还是为我和孩子买好了回南方的机票,微笑着放我手心。
吻别之后,我牵着孩子与依依不舍的先生挥手再见,先生也一直呆站在安检口,憨憨地向我们挥手,我知道,飞机一起飞,我就要从这个温暖的小家回到那个温暖的大家去……
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里程,赶到父母家门口的时候,母亲已高兴地出来迎我们,头发已苍白的父亲拿着笤扫正一遍一遍地清扫房间,一边笑眯眯地说着:“不累不累……”母亲一边抚摸着孩子的头,一手紧握着我的手,告诉我:“听说你回来,知道你爱干净,我们将家里的小黑狗送到乡下托养了,家里的床单也换了新的。”听到这些,我的鼻子开始有些发酸,要知道,小黑可是父母的好伙伴啊,听说,送出去那天,母亲还哭了,可是现在,为了我回来,他们竟然送出了他们最心爱的东西……
家里亲人来了不少,舅舅、小姨,还有妹妹和她那虎头虎脑的儿子,都拥过来,拥着我和孩子,不断地上上下下打量我:啊,还是那么漂亮,啊,比以前稍稍丰满了一些诸如此类的话,小外甥和孩子在客厅疯玩起来,电视机前也围来不知楼上楼下哪儿来的一群闹腾腾的小孩儿。父母欢忙着下厨,怎么也不肯让我插手……
大家就这么在热闹闹的气氛中吃了这一年中不是团圆的团圆餐。身处异国的哥也打来电话慰问我,问候老父母。大家一直都说父母身体不好,可是这一天,我觉得父母身体真是精神抖擞,心情像小孩子似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旅游城市,当地文化有喜欢玩纸牌的习惯,男女老少都会,一般四个人一桌,可边玩边吃瓜子水果,很悠闲,我是不大喜欢玩的。父亲这一高兴,有了一种激励的口吻:“来,来,女儿,这次你回来,我一定要赢你,就玩一元的,也不算赌的……”“行,爸爸,我可厉害着呢,不会放你一马的。”我呵呵地笑着,陪着父亲开始玩起纸牌来。父亲从前做过行政,做事情从不服输,现在年纪大了,反应有些慢了。我总是让他暗中赢,不停地说:“手气怎么这么背呢?”我父亲竟然一脸灿烂,高兴得笑出声来,下牌的声势也越来越大,像要将我军似的。我抿嘴而笑,偶尔也赢一把,不能让父亲看出破绽来,又悄悄把赢来的钱放在他的钱箱里,当然,他最后赢得非常痛快,就是不肯收下那赢下的百拾元钱……
在父母家的日子总是那么值得怀念,像年少时期那样,每到夜晚,父亲要为我冲上一杯牛奶,把空调开到适合的温度,还看看窗户关好没有,有没有蚊子钻进来。母亲又开始给乡下保姆打电话,问能不能帮几天忙,安排好了明天要会的人客和佳肴。穿了睡衣躺在我身边,给我聊天南海北的事,诸如工作怎样了,家庭怎样了,怎样处理各方关系等等,小时候,我总听得不耐烦,觉得唠叨,不过比父亲“讲革命道理”好,全是些怎样有成就的事,太俗。而这几夜,我非常认真地听,不停地点头,一直到进入梦乡。P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