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东方建筑遗产(2020—2022年卷)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东方建筑文化保护和研究为宗旨,依托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立足浙东地域乃至东亚诸国的古建筑文化,以多元比较、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探究东方建筑遗产精粹的保护与传承。全书内容涉及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伦理、营造法式与技术,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建筑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兼顾古建筑专题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等内容,旨在弘扬传播东方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加强其科学保护和活化利用。本书收录汇编了东方建筑文化史等领域的近期新成果及国内外保护利用实践的研究论文,将有助于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促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目录 壹 传统建筑营造 从地到天:藻井在古代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汉代楼阁建筑结构与技术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佛道建筑平面格局与像设关系考 水文化在古建筑中体现探究 ——以保国寺等古建筑为例 贰 东亚建筑交流 日本木作技术书《镰仓造营名目》中的禅宗样斗棋构成与设计方法(其一):与《营造法式》的比较研究 朝鲜王朝时期乡校建筑布局与建筑结构的特征 注基因,续家谱,立法脉:中日交流语境下的佛教建筑设计 中国石质建筑物对日本的影响 ——以日本现存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期中国系石质文物为例 日本发现宁波石造物遗存与宋日贸易关系小考 叁 建筑遗产保护 砂岩表层预防性干预之维稳技术初探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方建筑遗产(2020—2022年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2904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