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美,或在雄伟,或在险峻,或在渊源。在世界屋脊之巅镶嵌明珠,在千年古都之心布局圣殿,在荒漠草原之间陈砖列瓦,以有限的技术克服无法想象的难关,以恢宏的手笔让世人铭刻于心。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系列图书选取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四种现象,向读者介绍中国美在何处,中国人如何理解美丽、创造美丽,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愉悦快乐的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对祖国的由衷热爱。
本书为其中一册之《建筑卷》,由石洪波所著、陈金鹏编辑。
图书 |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建筑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建筑之美,或在雄伟,或在险峻,或在渊源。在世界屋脊之巅镶嵌明珠,在千年古都之心布局圣殿,在荒漠草原之间陈砖列瓦,以有限的技术克服无法想象的难关,以恢宏的手笔让世人铭刻于心。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系列图书选取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四种现象,向读者介绍中国美在何处,中国人如何理解美丽、创造美丽,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愉悦快乐的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对祖国的由衷热爱。 本书为其中一册之《建筑卷》,由石洪波所著、陈金鹏编辑。 内容推荐 由石洪波所著、陈金鹏编辑的《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建筑卷)》是“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系列之一,是中国古今典型建筑的荟萃,从中国典型建筑的建造设计,引出一段段与之相关的佳人佳事,乃至历史史料和人文典故,给读者印象深刻。“世界屋脊明珠”布达拉宫,到“皇宫典范”的故宫,从“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到曲阜“三孔”的孔府、孔庙、孔林,还有“四大古城”的阆中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透过对古建筑的描述,折射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的融合,讲述中国古代文人史墨对于古今建筑和文化发展的启迪和推动。 目录 1 五岳独尊 2 世界屋脊明珠 3 皇宫典范 4 江南三大名楼 5 第一帝王的陵墓 6 曲阜三孔 7 四大古城 8 世界奇迹 9 佛门祖庭、九大名寺 10 四大石窟 试读章节 五岳独尊 “五岳”是指位于山东泰安的东岳泰山、位于陕西华阴市的西岳华山、位于河南登封市的中岳嵩山、位于山西浑源县的北岳恒山和位于湖南衡阳市的南岳衡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五座山具有独特的意义,风景优美、山势高峻、文化底蕴深厚。泰山独尊于五岳,五岳又独尊于天下群山,是中国大地上茫茫群山中最美丽的代表。 五岳的来源有着神秘而美丽的传说,相传与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有关。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天地未分,世界是一片混沌。在这混沌之中,盘古出生了。他手握巨斧,逐渐将混沌劈开,分为天地。每当天地之间的距离拉开一丈,盘古也就长高一丈,经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完全分开,世界终于形成。这个时候,盘古也完成了自己使命,与世长辞,轰然倒地。他巨大的身体化作了中华大地上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其中,头变成了泰山,称作东岳;腹部变成了嵩山,称作中岳;左臂变成了衡山,称作南岳;右臂变成了恒山,称作北岳;脚变成了华山,称作西岳。五岳便是盘古神的头和四肢,一起构成了盘古的身体,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泰山又是由头部变成,因而号称“天下第一名山”,为华夏群山之首。 泰山 泰山这一名称定于春秋时期,古人称为“岱宗”“岱山”,这也是诗句当中经常用到的名称,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来描绘登临泰山一览齐鲁大地的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如今的山东地区被分为齐、鲁两个诸侯国,它们的分界线正是泰山.这一点从现在泰山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出。泰山南麓位于泰安市,南边的曲阜是鲁国的国都,东北的临淄是齐国的国都,泰山北麓的济南是如今山东的省会,西北是聊城,东边是莱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传说,很早以前的古人就开始在泰山上祭祀神灵。因为在古人看来,泰山乃是天下最高的山,泰山之顶也就是最接近于天上神灵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祭祀,当然更容易得到神灵的回应。见于史籍的封禅活动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这一年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统一六国之后的第三年,秦始皇去东方巡行,首先到了泰山附近的峄山,在这里准备对泰山进行封禅。原来,秦始皇这个时期并不清楚封禅泰山的程序和礼仪,所以他找了很多鲁地的儒生,让他们讨论封禅的礼仪。为了炫耀自己一统天下的功绩,秦始皇还命人刻写了许多文字在大石头上。其中写道:秦始皇登临皇帝之位,在二十六年兼并天下,四海宾服。之后,皇帝又兢兢业业地治理天下,无论远近、贵贱、男女,都极有条理。秦始皇还打算把这所谓“盛世”传于后代,千秋万世,代代不绝。讨论完毕,准备妥当之后,秦始皇又命人便将石刻立于泰山之上,在山顶举行了封禅仪式。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出当时的过程和景象,以秦始皇骄狂的个性,仪式必定极其繁复而奢华。可惜,天公不作美,上泰山容易,下来却碰到了暴风雨。所幸路上有一株大松树,遮天蔽日,正好可以用来挡雨。雨停之后,秦始皇感念大松树的功劳,专门给它封了一个“五大夫”的爵位,商鞅变法之后设置的二十等爵位中的一个。此后,这棵大松树就被称为“五大夫松”,现今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 此后,好大喜功的皇帝们对泰山的封禅便持续不断。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国力疲弱,又忙于消灭异姓诸侯,无暇对泰山进行封禅。一直到汉武帝的时代,国力鼎盛,才开始考虑封禅之事。武帝一生曾六次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第一次是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这年三月,武帝巡幸东方,先在泰山顶立石,接着在泰山顶和泰山脚下举行了封禅仪式,并将这一年的年号正式改为“元封”,以纪念此次封禅。这种封禅大典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汉代人的心目当中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汉武帝举行第一次封禅大典之前,担任史官太史令的人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可惜,司马谈当时身患重病,跟随汉武帝到洛阳后就一病不起,没能实现亲临封禅现场的愿望。临死之前,他抓着司马迁的手痛哭流涕,说道:封禅这么重要的典礼我是赶不上了,这真是天命如此啊!我们司马家是史官世家,成败兴衰,国家大事,都必须要记载下来,传之后世。如今海内一统,君主贤明,臣子忠直,我虽然是太史令,却来不及记载了,我死之后,你肯定要接任太史令一职,一定要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使命。司马迁秉承父亲的遗愿,不仅亲自跟随汉武帝参加封禅仪式,而且在汉武帝的传记当中详细记载了封禅的过程。P1-3 序言 什么是美?什么是中国的关?《史记》中说:“见舞《大武》,日:‘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指的是以景观形态为美。《管子,五行》中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指的是自然与人类关系和谐时为美。《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指的是应以帮助他人,以善良品质为美。有形之美,无形之美,自然之关,人性之美,由此观之,关的定义不一而足,也说明中华民族从来不是缺乏审美的民族,虽历尽沧桑,却不改温婉之容颜,坚毅之性格,纯真之本质。 我们选取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四种现象,向读者介绍中国美在何处,中国人如何理解美丽、创造美丽,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愉悦快乐的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对祖国的由衷热爱。 人物之美,或在智慧,或在品德,或在情怀。在乱世中,身份卑微不忘宣扬德行,虽困难挫折不断,却磨练了心智,升华了理想;虽利益诱惑,却不动于心,谨遵良知。文物之美,或在珍稀,或在技艺,或在传世。寥寥数笔勾画出远古遗风,飞舞字迹透出明朗神韵,方寸之间独具匠心,起承转合之间实现天人合一的忘我。建筑之美,或在雄伟,或在险峻,或在渊源。在世界屋脊之巅镶嵌明珠,在千年古都之心布局圣殿,在荒漠草原之间陈砖列瓦,以有限的技术克服无法想象的难关,以恢宏的手笔让世人铭刻于心。文学之关,或在传神,或在精炼,或在韵律。无论是朗朗上口的启蒙读物,还是深蕴哲理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气势恢宏的长篇大作,还是字字考究的七言绝句,都闪烁着人民的才智,折射出生活的多彩。 即使由外人看来,中国亦不乏美的创造。伏尔泰说:“当婆罗门开始统治部分印度时,当波斯人开始制定法律时,当南部的阿拉伯人和北部的西徐亚人还居住在帐篷里时,中华帝国已经以它光辉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了。”我们曾满足于外人的称赞与艳羡,却忽视了潜伏的危机。在外来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们的国土后,有志之士猛然觉醒,李宗仁、张自忠等爱国将领奋力反击,他们身上闪现着英雄之关,让我们看到了刚毅血性并未从民族中消失。 中国的美丽并不是对历史传统的一味推崇和不加选择的全盘继承。近代民主革命斗士秋瑾东渡日本学成归国,向封建礼教发起冲击,积极宣传男女平等,参与革命组织,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让我们看到了迥异于封建社会的美。中国曾经在传统与现代间反复徘徊,曾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历史不能忘却,更不能成为前进的负担,21世纪的领导者为了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汇聚举国之力,寄托全民族之希望,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 不可否认的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在对外开放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平衡,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在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平衡,但我们不会止步。我们乐于接受其他民族的经验教训,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相信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会再度出现,也相信新时代会赋予新的美丽内涵。 中国之美,来自各个兄弟民族的历史创造和想象,不同语言和传统相互交融,反复凝练,终成磅礴大气的巨幅画卷。它历史悠远,经历数代国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付出了汗水和鲜血,在头脑中构思,在手掌中雕琢,在现实中实验。它细节丰富,浓淡相宜,既有袅袅炊烟,又有名川大河,落笔之处散发着人文关怀气息,远观叹其宏伟,近观惊其微妙。它没有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凋落,没有在和其他文明的较量中甘拜下风,反而历久弥新,兼容并包,以自信的面貌展现于世界舞台。它前景广阔,向未来无限延展,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当代中华儿女依然在不断地谱写关丽传奇,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后代同在致力于创造奇迹,令人期待。 作为祖国的未来一代,我们不但要学会珍惜、欣赏美丽的家园。更要善于开动头脑,培养动手能力,为家园的建设添砖加瓦,用我们的双手浇灌家园的花朵,使其芬芳满园。我以祖国为荣,祖国以我为傲,祖国富强美丽,才有个人的美好前景。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美丽中国》,经历了作者与编者的精挑细选,于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择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深感遗憾于万千民族瑰宝无法一一展现,只得忍痛割爱,就此止笔。我们愿意与各位读者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景,让“中国梦”长青,让秀美中国永驻炎黄子孙的家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丽中国青少年读本(建筑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洪波 |
译者 | |
编者 | 陈金鹏 |
绘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6272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7 |
CIP核字 | 2014048071 |
中图分类号 | TU-862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