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霞编著的《跟妈妈学会计:实账篇》这本书就是按《小企业会计准则》写的,你可以跟着主人公一起做出纳、当会计,填制记账凭证、记各种账簿、编财务报表。看完书你至少对会计工作有了整体的思路,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这样到了工作岗位就很容易上手。
如果你现在还没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先看《跟妈妈学会计——基础篇》吧,那是根据考试大纲写的;如果你已经上大四了,正准备实习,就看《跟妈妈学会计——实习篇》;如果看完这书后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就找专门解答会计疑问的《跟妈妈学会计——咨询篇》。怎么样,够周到、够立体吧!
《跟妈妈学会计:实账篇》由王秀霞编著。
阳艺毕业前找到一份出纳工作做实习,毕业后来到叔叔开的小企业做了会计。在妈妈的指点下,她从建账开始,平时根据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月末计提税金、结转成本、结转利润、编制财务报表,最后做财务分析。
《跟妈妈学会计:实账篇》这本书囊括了出纳业务和会计账务。在会计账务中,有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还有抄报税的处理,最后还有一套小规模纳税人的实务练习,能满足会计的多方需求,是会计新手的参考书。
出纳业务
还有半学期就毕业了,我学的是中文,很想当会计。这学期刚开学,马君阳就帮我找到了一份出纳工作。
我有点儿不情愿,想听听老妈的意见,结果她老人家的答复很干脆:好好干吧。
我听会计专业的同学说,往届的毕业生中,有做会计的,也有做出纳的,还有做文员的。我本应做文员的,就先做出纳,再做会计吧。
今天,我如约来到企业报到。在人力资源部,有位大姐让我填写了一份“新员工试用表”,之后她把我领到财务部,介绍给会计。
会计姓唐,看上去和我老妈的年龄相仿,我叫她唐姨她不让,说就叫唐会计好了。
财务部只有我们两个人,听唐会计说,可能还会找一个经理。
我问她:“原来的出纳呢,我不用办理交接手续吗?”
唐会计说:“原来的出纳没交代工作就走了,找谁交接啊。”
我脑袋里画个问号,没去多问。
唐会计从她的抽屉里掏出一把钥匙,还有两本账,递给我说,其实也没什么交代的,库存里有670元现金,你查一下;支票在我这里,我这儿还有一个名章,财务章在主管咱们的赵经理那儿,你到他那儿取吧。
我站起来走出去,看着门牌,找到了位于最里边的经理室。
门关着,我敲了两下,听到“请进”的声音,我推门走进去。
赵经理看上去比我老爸还年轻。我报上名号,他找出财务章递给我:“你拿回去吧。现在财务部只有你和唐会计两个人,以后工作上的事多协调啊。”
我点头答应着,接过财务章走出经理室。
我是不是应该说点什么,比如我会努力工作什么的。想着想着我已经走到了财务部门口。
第一节 业务范围
昨天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跟她聊了好多。她告诉我,不少会计都是从出纳做起的。会计有会计的业务,出纳也有出纳的业务,有了出纳和会计,才是完整的财务部。
一、话说出纳
妈妈说,出纳,说白了就是管钱的。凡是跟钱有关的业务,都由出纳员处理。企业的大部分业务都与钱有关,比如支付现金的“应付职工薪酬”、支付差旅费的“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开支票购买的“原材料”款、收支票获取的“主营业务收入”,等等。除了会计月末确认工资、计提税金、结转成本、结转利润、编制报表外,很多业务出纳员都能接触到。而且出纳也有两本账,一本是库存现金日记账,另一本是银行存款日记账。
有人说出纳就是会计的随从,其实不然。两人有严格的分工:出纳管钱,会计管账;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的保管,不能记收入、费用和往来账。这是高压线,避免监守自盗。出纳和会计又要紧密协作:财务部门是由出纳和会计组成的,出纳的明细账要与会计的总账核对,大小印鉴每人一枚,缺了谁也开不了支票。
我听会计专业的同学说过,往届毕业生也有做出纳的,但做了一段时间,还是不懂会计上的业务。这怎么可能呢?
后来我了解到,因为会计只让出纳做“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的单边凭证,另一边涉及其他科目的留着自己做。月末结转啊、计提啊,都不懂。难怪有人反映“做出纳的学不到东西”、“当过出纳做不好会计”,原因是出纳跟会计只分工了没合作。如果出纳跟会计相处得融洽,那么会计就会放手、不保守,出纳员就会学到很多会计知识。
我眼前的这位唐会计就是这样喜欢放手的人,她知道我学过会计,就让我做全套的凭证,恨不得把相关的明细账都让我来记。
妈妈说当出纳的要比会计还要细心,因为你的一时疏忽,可能会出现差错,或者看错报销票据多付钱了,或者少收钱了,或者收到假币了,等等。会计的账出错了,今天对不上明天可以继续找;出纳的账款错了,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还有,当出纳的千万别在钱上打主意。妈妈跟我说过,她有个同学,毕业后当了出纳,贪污现金不到3干多元,判刑1年。妈妈说20多年前的3千元相当于现在的6万元。
于是我总结了,当出纳的要心细、手短、腿勤、胆子小,如果你心粗、手长、腿懒、胆子大,早晚会坏事儿。
P1-3
学过会计的往往有这样的感触:找工作,没有经验是不妙的;当会计,光靠证书是不够的。尤其是会计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有些人会感到学的和做的有差距。因为在学校老师是按会计要素讲解的,实习的时候如果不接触具体业务、不亲自操作,工作后还是抓不着头绪。应聘的时候,你会发现企业都想找有经验的会计,就感到很无助。
怎么办?赶紧学做全盘账吧。
为了缩短“学做”距离,让你快速上手,我把会计科目融入会计实账中,写了这本按时间顺序、按业务程序、有头有尾的会计书。
目前,在会计图书市场上的情况是这样的:
理论性的会计书很多,实践类的会计书很少;
书面化的会计书很多,口语化的会计书很少;
偏文字的会计书很多,重图片的会计书很少。
按会计要素讲的很多,按实账顺序讲的很少。
这本书是“少”数派。
都知道做手工账最锻炼人,因为从中可以了解会计循环和账务程序。而电算账因为软件屏蔽了一些核算过程,用一句高校教师的话说,它只能培养信息操作人员,而不是会计师。因此,这本书以手工实账为主,让你熟悉做账的过程;以电算账为辅,介绍财务软件的操作。此外还讲解了一般纳税人的抄报税内容,以便全面了解会计的实际工作。
有数据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2013年,小企业开始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因此,从考试的角度看,要学《企业会计准则》;从实用的角度讲,应该学《小企业会计准则》。
这本书就是按《小企业会计准则》写的,你可以跟着主人公一起做出纳、当会计,填制记账凭证、记各种账簿、编财务报表。看完书你至少对会计工作有了整体的思路,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这样到了工作岗位就很容易上手。
如果你现在还没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先看《跟妈妈学会计——基础篇》吧,那是根据考试大纲写的;如果你已经上大四了,正准备实习,就看《跟妈妈学会计——实习篇》;如果看完这书后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就找专门解答会计疑问的《跟妈妈学会计——咨询篇》。怎么样,够周到、够立体吧!
现在就看你的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