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口通商城市游记
内容
编辑推荐
1.\t珍贵史料。作者是英国教会向中国派遣的最早的两名传教士之一,从香港深入内地,记录他的所历、所见、所闻。1847年本书出版,成为英国人了解当时中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今天我们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珍贵史料。
2.\t厚重的阅读体验。作者游历中国之时,正是五个港口城市刚刚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民族特性受到强烈外来冲击的时候,因此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作品,作者不仅描绘所见山川形势,更多的是对他所亲历事件的记录,历史和现状,批判和反思,体现在字里行间。
内容推荐
1844—1864年,作者施美夫游历了香港、广州、澳门、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将旅途的所见所感结集出版。 书中描绘100多年前的中国城市风光景物、气候物产、民族特性、官场习俗、宗教信仰、中英关系,等等;也记录了贩卖鸦片和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破坏,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外国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普通民众的温和友善、愚昧麻木和生存困境,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本书叙事生动,对于了解那个时代,是一部珍贵的史料。
目录
第一章\t离港赴穗
访问广州之目的——搭乘中国船 ——当地水手——黄埔——珠江——停靠外国商行——百姓对外国人的看法——周先生——方丈来访——梁阿发
第二章\t广州概况
早期历史与文明——古代商界名人——早期穆罕默德记载——十六世纪扩大欧洲交流——满人入主中原的麻烦——城市地形——政府部门划分与相互制约——外国人合法进入该城市的困难——人口密集——街道狭窄——商铺——河上人家——瞎子乞丐——传教医院与它的道德影响力——病人——穷秀才——外科手术——教徒
第三章\t广州概况(续)
访问河南庙——广州众多的寺庙——和尚与尼姑——偶像崇拜盛行——拜访几位小官吏——神父惊慌失措——宗教仪式——与清朝高级军官会谈——即将举行的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激动与渴望——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公共荣誉——访问文人唐鑫
第四章\t广州郊外远足
乞丐广场——游览河南的乡村——梁阿发的儿子阿德来访——与一位当地牧师一起游览河滨——当地编辑并发行的劝阻杀害女婴的书籍——张灯结彩与街上戏台
第五章\t迁居澳门,返回香港
前往澳门——澳门概况——往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 殖民地的起源——传教基地的特殊地位——教皇的偏颇——马礼逊与米怜——前往香港——香港居留——传教行程——香港的村庄——中国大陆的村庄——当地牧师阿贡——英国政府反对秘密团体的法规——“三合会”的政治来源——香港的中国人口—— 阿贵事例——当地魔术师
第六章\t东海航行半途而废,再访广州
三位英国绅士广州遭袭——英国全权大使递交抗议——谣传厦门混乱——搭军舰沿东海岸航行——东海岸特征——一路经过的地点——因故被迫返港——前往广州——最近颁布的弛禁天主教敕令
第七章\t广州传教实际状况
宁波会馆中的传教计划——管理人员的恐慌——上流社会的冷漠——当地牧师勇气不足——分发宣传手册——一位朝廷下级官员提议陪同入城——继而惊讶这个建议竟然被接受——无法进入城门
第八章\t广州更多见闻
访问中国绅士云堂——中国人对西方艺术、发明与天文学的兴趣——一位牧师的好奇心——中国的天文学著作——中国人的才能以及对物理科学的忽视——刑场——“长生殿”—— 潘庭官的花园——浩官的郊外别墅——中国忽视妇女教育——每年一度的纪念神鸡偶像的游行——对广州传教情况的总体看法
第九章\t前往上海
文惠廉主教抵达香港——美国主教派教会三年一次的年会近期新动态——乘船去上海——同船乘客——中国渔夫的技艺—— 诱饵捕鱼——台湾海峡八级大风——舟山群岛——扬子江入海口——船上做礼拜——吴淞江入海口——中国堡垒与炮台——英国鸦片船?——在吴淞村登陆——陆上乘轿旅行——到达上海
第十章\t上海概况
第一印象——城市地形——周边乡村的特征——气候——自然物产——上海人的特性——人口估计——商业上的重要性以及与内地的联系——本地出口物——欧洲贸易——当局——英军占领上海——通往苏州的外港——官员逐渐消除偏见——罗马天主教居留地——上海作为一个传教驻地的总体看法——年平均气温统计表
第十一章\t上海见闻
罗马天主教堂废墟——进入内地传教——罗马天主教村民——在寺庙布道——访问城北——为一位信奉基督教的满族官员建立的牌坊——城隍庙——最近册封的英雄——漫画书店—— 传道服务——沿城墙游览——参观朝鲜船——朝鲜的罗马天主教教会——同仁堂——育婴堂——关帝庙——一位朝鲜海员来访——罗马天主教对圣母玛利亚的过度崇拜
第十二章\t抵达宁波
前往宁波——沿扬子江南下——乍浦湾——中国领航员—— 镇海城——溯江而上、抵达宁波——海关人员重现礼仪——计划寄宿道教寺院——租房,侍者的礼节——接触中国家长制家庭——当地医药的荒谬原则——佐证中国人婚姻观的事实——新居的位置——宁波塔——参观伊斯兰教清真寺——伊斯兰教阿訇的回访——罗马天主教病人
第十三章\t深入腹地
旅程中的冒险经历——乡村风景——天童寺——方丈——藏经阁——佛教的宗教希望——附近村庄与庙宇——佛教念珠—— 村塾先生——返回宁波——城隍庙——夫子庙——参观暹罗船
第十四章\t宁波概况
地形——当地官员——省份管理体系——前任官员声名狼藉——英华战争对统治者与民众的影响——中国人试图夺回城市——宁波的文学声誉——学者的特权——当地物产与居民职业——往日的繁荣——传教基地的相关设施——气候——人们的道德状况——回顾
第十五章\t访问舟山,宁波更多见闻
访问舟山岛——定海市——罗马天主教神父——罗马天主教与佛教在仪式方面的相似性——僧人起源的传说——返回宁波——祭奠亡灵——道观小住——道观杂役——女信徒—— 道长与道士——中国式花园与假山——访问当地医生——回教店主——鸦片治病——访问尼姑庵——当铺老板——拜访道台阁下——欢迎仪式——中国式娱乐——话题——拜访被废黜的道台——他的正直与不幸

第十六章\t重游天童寺
乡间生机勃勃的景象——祠堂——募捐口袋——中国农业——免费歇脚处——龙舟——佛寺守夜——去远处村庄探险——文盲和尚——茶农的好奇心——方丈的友善——村民的热情——向神灵祷告——拜佛过程——攀登太白山——中国绅士的款待——返回宁波
第十七章\t宁波最后见闻,前往舟山
宁波的天主教会——清朝军队的弓箭手——新任知县引起的公愤——读《圣经 ? 新约》对当地一位商人产生的影响——奉化叛乱——击退官军——最终的妥协——世代为奴之族——宗教仪式——宁波传教活动回顾——到达舟山——法国大使的访问与接待——英军在佛教寺庙举行基督教礼拜
第十八章\t舟山概况
地形——人口特点——自然物产——首次被英军攻占发生的事件——军队的过分行为——当地强盗——清政府的威胁性法令——中国绑匪——英军士兵的抢掠——舟山停战——清政府缺乏诚意——重新占领舟山——英军沿海岸征伐迅速成功——《南京条约》与继续占领舟山——英军占领的影响——英国治安管理——外国贸易——传教前景——当地居民对恢复自己的政府的看法
第十九章\t再访上海
前往上海——上海与宁波两个传教基地之比较——中国内地的新道德派系——林则徐编辑的地理原著——中国教师与学生——中国文人对文字的崇敬——替人受罪——阅兵——对外国人的蔑称——道台的随行队伍——弛禁勒令的近期新补充——前往舟山
第二十章\t访问普陀圣岛
普陀之行——岛上各处——八卦——前寺——后寺——浪漫景观——好客的方丈——僧人强求礼品献佛——继承庙务的组织体系——赢修——佛教明显的衰退——僧人的葬礼——和尚的贪婪与无知——人们提的问题——游览佛顶山——新来的信徒—— 普陀概况及对佛教传播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t离开舟山,前往福州
舟山最后见闻——中国人对政治的恐惧——跨岛旅行——行医传教优势之实例——前往福州——罗马天主教领航员——闽江口——风景如画——通往城市
第二十二章\t福州日记
河上人家奇观——福州桥——中国郊外生机盎然的景象—— 英国领事——乌石山顶俯瞰福州——英国领事与当地官员之间的关系——清朝官兵因攻击外国人而遭惩处——沿城墙游览
第二十三章\t福州更多见闻
沿江而上,进入城中僻远之处——访问满洲营——警察焦虑不安,极力防止骚乱——满族士兵逐渐变得友好——温泉浴—— 满族目前在全国的形势——中国大革命的可能性——道士与和尚不拘小节——罗马天主教徒——新月节发生的事——戴枷犯人——可怜的乞丐——南台郊外——鱼鹰——迷信与祭祀的例子
第二十四章\t福州概况
地形——地方贸易——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当地进出口业——货币体系——欧洲贸易的前景——人们的特征——附近乡村——当地士大夫的数量以及科举制度——地方官员的性情——对外国人的普遍态度——传教方面
第二十五章\t前往厦门
前往厦门——厦门港——英军攻占厦门,占据鼓浪屿—— 新教教会传教士首次抵达厦门——鼓浪屿——人们遭受战争与瘟疫之苦——避凶求吉的祈拜仪式——欧洲人的坟墓——传教士的墓地
第二十六章\t厦门每日见闻
访问海行——大量牌位——神像店铺——人们友好——传教士举行的礼拜活动——常来的听众——为中国妇女做的礼拜
第二十七章\t中国新年
新年的传统庆祝方式——当地文人撰写的道德传单——门前的对联——金钱方面的频繁调整——一年一度的“围炉”习俗——家庭场景——预知来年季节的迷信方法——给一些中国朋友拜年——大老爷——林伯——林先生——谭先生——赌博盛行——传教士举行的礼拜活动
第二十八章\t拜访厦门高官
中国新娘——拜访提督——他机智躲避英华战争——他最近遭到贬黜——千户——他与传教士的谈话——为偶像崇拜辩护——道台,一位满族人——海关监督,即海关检查官,一位满族人——市长大人——尼姑庵——丐帮
第二十九章\t鸦片及其危害
访问鸦片馆——鸦片瘾君子的坦言——鸦片对道德与身体的影响——当地鸦片走私与零售方式——十名瘾君子的亲口证词
第三十章\t杀死女婴
访问周围村庄——村民对杀死女婴之盛行与动机的证词—— 村民的宗族——祖庙——乡村校舍——杀死女婴之父母的坦白——杀死女婴的常用方式——病患的款待——企图杀死女婴的案例——女性地位的下降
第三十一章\t厦门每日见闻,续
中国传教士会议——庆祝灯笼节——烟火制造术的巨型标本——节日假期完毕,生意恢复进行——祖先牌位的问题——中文查经班——布道的题目——中国听众的新奇解释——间接迫害宗教信仰者
第三十二章\t厦门官员款待传教士
《圣经》新译——当地翻译委员会会议记录——厦门五位高官共同宴请传教士团体——预先的邀请与安排——大门口的欢迎仪式——先后次序的礼仪——宴会细节——话题——送别仪式——秘密动机
第三十三章\t厦门概况
早期与欧洲的来往——人们的经商胆魄——移民国外—— 厦门市与厦门岛的地形——白鹿山——界限规定——罗马天主教村——另一份弛教解释公文——地方官员试图隐瞒——地方上对文学成就的奖励——方言——人们思想上的堕落——厦门的传教情况
第三十四章\t告别厦门,三访广州
厦门最后一个安息日——中国朋友们的道别——乘船去香港——访问广州——广州与中国北部港口在开展传教活动方面的比较与回顾——广州最近的动乱——耆英的困境——中国当前的危机——对清政府禁止鸦片的道歉——英国基督教立法者的责任
第三十五章\t香港概况
首次占领香港——定居者逐渐涌入——香港岛的地形——英国在东方的影响与前景——香港不适合作为传教活动中心——气候——中国居民的道德与社会特征——方言的多样性——欧洲的影响
第三十六章\t香港概况,续
真实的传教活动——马礼逊教育学会——传教医院——罗马天主教驻香港使团——关于本地基督教机构的教育功能的看法——印刷机构——北方四港优越的传教条件——在华传教活动概况——传教劳工推荐的条件——对英国信奉基督徒的父母与青年的呼吁——结束语——在华新教教会传教士名单
新教教会传教士名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口通商城市游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GeorgeSmith(施美夫)、温时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525334
开本 其他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80000
出版时间 202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