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陶冷月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美术 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画在不断的蜕变和革新中艰难前行,由文人画为主体的一元绘画逐渐向新旧消长、中西杂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除黄宾虹、林风眠等拓荒者以外,其他大部分均由于诸因素的影响而被长期湮灭,陶冷月便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中西绘画融合初期“创新型画家原型”的代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界,先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人生。本文以其绘画立足的文化视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心,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他进行重新解读,以便透过这一典型例证 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选题缘由1 1.2研究意义4 1.3研究现状综述5 1.4本书的创新点21 1.5研究方法23 1.6研究思路和框架24 1.7未尽事宜与相关说明25 第2章陶冷月的生平分期及从艺历程.27 2.1陶冷月的生平分期27 2.1.1早期生活、绘画学习阶段(1895年至1917年)28 2.1.2高校就职、教学相长阶段(1918年至1932年)33 2.1.3走出校园、专心从艺阶段(1933年至1951年)34 2.1.4思想改造、接受再教育阶段(1952年至1957年)37 2.1.5错划右派、生活窘迫阶段(1958年至1977年)37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陶冷月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晓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5761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99000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