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砂与火之歌 丝路玻璃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图片精美高清、所录入的文物资料(科技考古数据、工艺制作数据等),部分均未公开展示发表过,内容全面系统,有较强的资料性和实用性,且具有权威性和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书中还收录3—4篇专题学术论文以及综述性论文1篇,另外将首次附上针对平山郁夫所藏丝路玻璃器的科技考古数据,具有收藏、展览、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及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是同名展览“砂与火之歌——丝路玻璃文化展”的配套图录,集中展示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325件(套)世界古代玻璃器以及国内出土的55件(套)玻璃制品玻璃器,以时间为脉络,以玻璃工艺发展为线索,共分为“初现与兴起”“发展与传播”“繁荣与绽放”“融合与影响”这四个部分来展现了谱写于欧亚大陆的恢弘叙事诗,反映了玻璃器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古代各文明之间科学技术、材料工艺、多边贸易、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传播、演变、交流和融合,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证,彰显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世界智慧。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数千年东西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见证古老丝绸之路交流互通精神的悠远传承,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意义。本书所录入的文物资料(科技考古数据、工艺制作数据等)大部分均未公开展示发表过,内容全面系统,有较强的资料性和实用性,且具有权威性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致辞一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 致辞二 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澎 致辞三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馆长·平山东子 致辞四 长沙博物馆馆长·周慧雯 前言/002 第一单元 初现与兴起/004-005 01.早期玻璃工艺/006 02.玻璃的初兴/013 第二单元 发展与传播/028-029 01.新亚述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玻璃/030 02.腓尼基玻璃/046 03.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056 第三单元 繁荣与绽放/070-071 01.希腊化至罗马帝国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072 02.希腊化至罗马帝国早期的玻璃/082 03.罗马帝国玻璃/124 04.两汉时期的玻璃/168 第四单元 融合与影响/182-183 01.萨珊玻璃/184 02.拜占庭玻璃/195 03.伊斯兰玻璃/199 04.隋至明中国自制玻璃/236 结语/241 探寻丝路玻璃世界的奥秘——解读『砂与火之歌:丝路玻璃文化展』 周慧雯、喻燕姣/244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馆藏人头形玻璃珠饰的考证 张斌、董远成、何凭枰、陈锐、李明洁、王卉、胡敏怡/252 从沙僧打破玻璃盏说起——浅谈汉代弦纹玻璃杯 申国辉、任亭燕、王帅、马湘蕾/262 长沙博物馆馆藏古代玻璃器及科学分析 张兴伟、刘松、阳帆、周珺、董俊卿、李青会/270 附表一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部分玻璃器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276 附表二 中国古代玻璃主要制造工艺表/278 后记/28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砂与火之歌 丝路玻璃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喻燕姣,长沙博物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427376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50000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66.5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