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事实(不为人知的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中:世界上有2/3的人从来没有看到过雪;希特勒曾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世界上1/3的胖子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些事实你都知道吗?

本书让你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不可思议的世界。

内容推荐

花生是硝化甘油中的一种成分;每3 4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位是猫王的模仿者;希特勒雷是193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你都知道这些事实吗?事实无处不在,产生于眨眼的瞬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时间和精力只允许我们关注身边的事情,这让许多人成为了“井底之蛙”。作者根据读者的需求,从各大报纸,媒体信息中收集一些经典、有趣的“事实”。

为了保留“事实”语句妙手偶得的意味,本书中的事实并非按题材,而是按其产生的“效应”进行分类,这既可以拓展你的视野,又为你在各种场所提供了聊天的信息。这些事实能帮助你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奇行怪事、现实生活中不可思议的事实,还可以打破你过去的常规思维,激发你的灵感……

目录

前言

社交场所

透视

非常可怕

世界是如何工作的

大不如从前

搞笑的外国人

另一个国家的过往

恍然大悟

有趣的旧词汇

令人高兴的事实

真实的故事

越来越好奇

致谢

试读章节

在社交中经常谈及的话题

1.大约每150人中就有1人失去了一截手指或脚趾。

——有线新闻(Wired News)

2.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单曲《月之暗面》在全美排行榜上连续740周位于榜单的前200名。

——MOJO

3.撒切尔内阁中有18位成员出版过自传。

——星期日泰晤士报

4.2007年,一只负鼠打破了世界冬眠纪录,它冬眠了367天后才醒来。

——新科学家

5.英国人口中左撇子的人占约11%,比上个世纪增加了3%。

——星期日泰晤士报

6.每年英国人在洗手间里“不小心”冲走的手机有885 000部,而在酒馆丢失的手机有810 000部,遗失在出租车里的有315 000部,落在公车上的有225 000部。宠物狗每年要误吞掉58 500部手机,另外还有116 000部手机曾在洗衣机里度过。

——每日邮报

7.伊诺克·鲍威尔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成为印度总督,而去学习乌尔都语。

——西蒙·赫弗《如同罗马人:伊诺克·鲍威尔的生活》

8.按人均收入计算,世界上最富有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的总人口还不到500万。

——金融时报

9.目前,英国人食用的鸡肉量是他们20年前食用的五倍之多。

——哈蒂·埃利斯《星球鸡》

10.在英国,过去的10年中,有8位行人因遇上奔逃的牛而丧命。

——每日邮报

11.人类有35%的基因与黄水仙是一样的。

——史蒂芬·罗斯在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的离职演讲

12.如果一位首席执行官痛失爱子(女),在未来的两年内,他公司的收益率将下降20%;如果失去伴侣,收益率会下降15%;而失去岳母或婆婆则会下降7%。

——华尔街日报

13.2006年,有177位英国男性通过整容手术来减小自己的胸围。

——哈泼杂志

14.在英国,有31%的男人和19%的女人在工作时下载音乐,而有9%的男人和4%的女人则在工作时下载色情内容。

——每日电讯报

15.在英国,有5%的准爸爸希望在妻子分娩后的一星期内恢复到正常的性生活水平,另外有28%的则希望在一个月之内恢复。

——英国公众舆论

16.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将我们身体里的原子之间的空隙全部挤压掉,那么一个人刚好可以被装在一个糖盒子大小的空间里。

——马库斯·乔恩《量子理论不会伤害你》

P2-4

序言

“事实是个愚蠢的东西”,罗纳德·里根总统在1988年对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说道。六年中,当为《前景》(Prospect)(杂志社汇编一条条关于“事实”的信息时,有时我也会有同样的想法。但是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对事实产生敬意。因为它们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而且埋葬了政治的争论,还能变成一本有趣的书——就像你们手中的这一本。(就连里根本人也是事实的“粉丝”,他的本意是要告诉他的共和党同事们,事实是个“顽固”的东西;它是证实一些谬论的证据。)

当然,事实也是难以捉摸的。抛开背景,它可能给拙劣的想法提供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权威”论证;有时结合一些精挑细选的细节,它能够排挤异议。尽管我们偶尔会站在与事实相对立的一面,“尊重事实”有时并不是很正确。如果有人写信给《前景》杂志社,指责某篇文章歪曲事实,那么十有八九,他们关心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作者面对他们的指责会有什么反应。

“事实”的最初版本都出现在《前景》杂志上。它产生的灵感来自于美国月刊《哈泼》(Harpers)杂志著名的“索引”,这些索引的内容是一个个简洁地表述事实的字符串,通常是一些数据,目的是引导读者用《哈泼》杂志的方式看世界。与之不同的是,《前景》的“事实”保留了事实本身的原貌:中立性、严肃性。有时“事实”也是彻头彻尾的怪事。

诚然,“事实”很难引发争论,因为它总是狡黠地把事实归因于第三方因素(细心的读者可能有时会对“前景研究”的意思感到疑惑,并为之一怔)。我们采用“第三种方式”来回答“这些事实是真的吗”这个问题,在旧的客观主义和后现代相对主义之间构成一个三角模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实”是《前景》杂志唯一未经事实检验的部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意图是表现“事实”里真实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正如《前景》本身,这些句子并没有试图去割裂某种思想意识,而只是试图让读者看到原始的、挑衅的以及刺激性的事实。

如果说“事实”在引人发笑,令人震惊之余还有什么企图的话,那可能就是让你用稍稍不同的眼光去看世界。举个例子,它是不是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巴以冲突,当你认识到这些饱受争议的地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面积与林肯郡和谢菲尔德大致相同;当你听说哈佛大学曾向伽利略提供学术席位(他拒绝了),你的历史常识受到冲击时,又有何感想呢?

经常有读者告诉我,“事实”是他们每月阅读《前景》时最先翻阅的一部分。我在《前景》杂志社工作的初期,担任助理编辑,对杂志其他部分的处理水平还有些生涩,当时这样的评论着实令我兴奋。甚至,“事实”是《前景》的精华部分。毕竟,文章不是经常被简称为“豆腐块”,而“豆腐块”又经常被压缩成简单的事实。

然而,2003年1月的一天,这个骄傲来得太突然,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那天我们基本完成了《前景》的最新一期的编排工作,准备交付印刷。那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我还在挣扎着添加一些“事实”条目,把版面填满。我先让自己的上司们赶紧去睡觉,独自一人完成“事实”的搜寻,而主要的工具便是谷歌。我输入“有趣的事实”进行搜索,谷歌便把我带入一个美国学生的个人网站。网页上,有珍珠一般的雏鸟在醉人的夜晚穿梭的照片,还有主人最喜欢的乐队列表,我看到这样一句:“多数厕所冲洗时的音调是降E大调。”太完美了!《前景》一贯坚持资料来源的准确性,这意味着我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位“救星”上(当时还没有创办“前景研究”),所以我不得不被迫寻求一种主流的解决方案。谷歌又成功地把我引到一个听起来比较冠冕堂皇的网站——“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于是,工作完成了!

几天之后,这一期杂志出版了。我便根据安排休假了一天。正在睡懒觉的我被手机的震动吵醒了,迷迷糊糊地接了电话,而手机的另一端是兴奋的“约翰尼·沃恩之夜”(Johnny Vanghan Tonight)的制片人,他想知道关于厕所的所有事实: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说法的?是这真的吗?有没有验证过呢?我耐心地告诉她如何登录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网站,然后回去继续睡觉。后来我很开心地发现“事实”的手臂已经延伸至黄金时段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了。

一天晚上,我懒懒地翻看着《卫报》,突然被第三条头条新闻吸引住了,标题是“卫生间里的音乐家”,对厕所冲水时音调为什么是E大调(正如《前景》中如揭示的)做出了完美的解答,还对历史上一些著名音乐家的杰出作品的产生做出了新的阐释。(这篇文章引用了瓦格纳的例子。瓦格纳讲述《指环王》的第一乐章中,有一段用小提琴演奏的持续在E大调上的乐曲,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一个梦,梦中他听到“湍急的水流”声。)

这一天真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日子。当天晚上发生的事件让我完成了“帽子戏法”——马克·劳森专门邀请一位音乐理论家带着音叉来到广播大厦的厕所,检验“E大调”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当它被证实是一句废话,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所以你也就明白:某个事实的力量,也可能不是“事实”,但它也能够成为一天的某个新闻。事实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了一种集体意识,直到现在我还会在意想不到的地点听到有人讨论它。几年前,古典音乐节目在广告宣传中还用到了这条“事实”,甚至在大卫·赖特曼的脱口秀中还提到它。

这些天来,我寻找事实的神经已经被磨炼得异常灵敏。在深夜里,为寻找“事实”填充版面而抓狂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事实上,我现在非常善于捕捉周围的事实。我经常在想,“多有意思!我要把它作为‘事实’的条目记录下来!”这种努力被证实是有效果的。比如,我可能正在酒吧里与人闲聊,突然有人说,“你知道吗……”这时候我就会变得很警觉。他说的东西足够有趣吗?这些是否准确,我是否可以把它收录到“事实”中。这样的情况持续几年后,我的朋友们也要分享我的乐趣,于是他们也成了“事实侦察员”。这本书中出现的许多事实都应该归功于我的朋友们,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为了保留“事实”本身妙手偶得的韵味,本书中的事实并非按题材划分,而是按其产生的“效应”进行分类,因此,很可能你会看到一条关于放屁的事实和关于财政赤字的事实紧挨在一起。所以,第一章涉及一些适合于在晚宴上讨论的事实;而第二章的事实则能够改变你对事物的认知和想法,等等。

希望这本书能给你的阅读增添乐趣。如果你看完这本书,还觉得不够过瘾,那么请登录www.infact.org.uk,会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呈现给你。

汤姆·纳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事实(不为人知的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汤姆·纳托
译者 熊文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8618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6.3-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