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编写的《蒙学故事(导读本下)》精选了历代蒙学读物中最精彩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孝顺、守信、宽容、感恩、谦虚、骨气、自律、勤俭、廉洁、自强的内容,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本书在每个故事的后面添加了“先生点评”和“知识拓展”板块。“先生点评”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述与故事有关的道理;“知识拓展”则是对正文的拓展和延伸,能够使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图书 |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少年人文书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英编写的《蒙学故事(导读本下)》精选了历代蒙学读物中最精彩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孝顺、守信、宽容、感恩、谦虚、骨气、自律、勤俭、廉洁、自强的内容,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本书在每个故事的后面添加了“先生点评”和“知识拓展”板块。“先生点评”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述与故事有关的道理;“知识拓展”则是对正文的拓展和延伸,能够使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内容推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蒙学经典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大都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由杨英编写。 目录 第一卷 立志求学故事导读 心存高远,志在四方——志向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2 齐姜逼夫立志/3 鸿鹄之志/5 班超投笔从戎/6 老骥伏枥/7 中流击楫/9 陈子昂改过白新/10 解缙诗言鸿鹄志/12 徐霞客闯天下/13 学海无涯苦作舟——求学的故事 韦编三绝/15 悬梁刺股/16 编蒲抄书/18 凿壁偷光/19 囊萤映雪/20 闻鸡起舞/22 牛角挂书/23 颜真卿学书法/2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求教的故事 纪昌学射/27 二徒学棋/28 孔子拜师/30 华佗学医/31 贾岛推敲/33 柳公权练字/34 钟隐学画/36 欧阳修虚心求教/38 幼不学,老何为——教育的故事 孟母三迁/40 田稷退贿/41 韦贤教子/43 王羲之教子/44 刘晏正字/45 窦燕山教子/47 名落孙山/48 梁灏登科/50 第二卷 待人处世故事导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谊的故事 义气墩的传说/54 高山流水/55 管鲍之交/57 物以类聚/58 负荆请罪/60 白头如新/61 门可罗雀/63 胶漆相投/64 管宁割席/65 指困(qun)相赠/67 从棋品看人品/68 善人者,人亦善之——仁爱的故事 网开一面/70 孙叔敖斩杀两头蛇/71 子产放生/73 屈原发米/75 刘秀收服人心/76 刘备誓死不离荆州百姓/77 宋太宗雪中送炭/7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的故事 齐桓公养祸害己/81 包藏祸心/83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84 掩鼻之谗/86 笑里藏刀/87 请君入瓮/89 口蜜腹剑/9l 第三卷 人文常识故事导读 五千年文明片段一人文故事 仓颉造字/94 尧帝发明围棋/95 周文王演《周易》/97 左丘明与《左传》/98 大小戴注《礼记》/100 壁经的由来/101 汉明帝与佛教/102 嵇康与《广陵散》/104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105 端午节的来历/107 七夕的由来/108 约定俗成的典故——经典历史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111 女娲补天/112 周公吐哺/113 指鹿为马/115 草木皆兵/116 隋炀帝开凿运河/118 安史之乱/119 杯酒释兵权/120 明成祖迁都/122 古代人的聪明智慧——谋略的故事 围魏救赵/125 田忌赛马/126 厉兵秣马/127 狡兔三窟/129 破釜沉舟/131 四面楚歌/132 空城计/134 古老的科技发明——发明的故事 燧人钻木取火/136 祖师鲁班/137 蒙恬造笔/139 蔡伦造纸/140 张衡制作浑天仪/142 祖冲之演算圆周率/143 孙思邈与《千金方》/145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146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49 试读章节 存高远,志在四方——志向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洪水泛滥,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于是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四方部落的首领们推举鲧(gun)去治水。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仍没有解决洪水问题。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毁了堤坝,水灾反而更严重了。 后来,舜接替尧当了部落联盟首领,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立志一定要制伏洪水。新婚不久的禹为了治水,四处奔波。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大禹立志,不制伏洪水绝不进家门。 传说禹在治水的十三年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他没有进家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他仍旧没有进家去看望。第三次,妻子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还是没有进去探望。 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带头挖土、挑土。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种庄稼了。 舜年老以后物色部落联盟首领,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继承人。舜死后,大禹继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之间和平相处,九州安定。 先生点评 一个有远大理想和高尚追求的人,一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志向,清楚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因为有了明确的人生志向,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从而感到内心踏实、生活充实,不再被微小、繁杂的事所干扰。知识拓展 禅让制 禅让制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便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又禅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齐姜逼夫立志 春秋时期,晋献公在宠妾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分别逃亡到狄国和梁国。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担心重耳会回来争夺王位,便派人去追杀重耳。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照顾,还把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重耳,送给他二十辆四匹马拉的车。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十分舒服,就不想回国了。他的随从子犯、赵衰等人对于重耳如此胸无大志很是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齐桓公死了,齐孝公做了齐国的国君。子犯、赵衰、狐偃等人觉得齐孝公不是一个贤能之人,不会有什么作为,便到桑园秘密商议,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正巧齐姜的一个小丫鬟在树上采桑叶,把他们说的话全听去了,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齐姜。齐姜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害怕这丫鬟泄露了秘密,就把丫鬟杀了,然后对重耳说: “公子,知道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走遍天涯海角,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表现!那个听到你部下秘密商议的丫鬟,已被我杀掉灭口了。”重耳听了很惊讶,说:“可是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 齐姜知道重耳不想走,便不再劝他,转而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他们把重耳灌醉后送出了齐国。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 先生点评 俗话说“有志漂过四海,无志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就像一部没有马达的机床,生命将失去意义,未来将一片渺茫。所以,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能安于现状,否则人生将流于平庸。 知识拓展 重耳乞讨 重耳为躲避夷吾的迫害,颠沛流离,在逃亡的途中饥饿难耐,便放下自己的身份向一个农夫乞讨。一个普通农民又有多少粮食能施舍给重耳和他手下的十几人呢?于是,农夫从地上拾起土块,调侃重耳道:“拿去,吃吧!”饥饿难耐且近乎绝望的重耳气愤地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狐偃赶忙阻止了重耳:“这是上天要赐给我们土地啊!说明我们复国在望。”重耳听后跪了下来,向农夫磕了个头,接过土块,装在车上离开了。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统治者昏庸无道,不断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仅要交纳沉重的赋税,还要服繁重的徭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人名叫陈胜,字涉,他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以替别人耕种为生。他深刻地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疾苦,也为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严重贫富差异而愤愤不平,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天,他和同伴们一起在地里劳作,中间休息的时候,他们谈起了现在过的苦日子。陈胜对同伴们说:“假如以后谁发达了,一定不要忘记曾经一起受苦的人啊!”同伴们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笑着回答他说:“我们都是被人雇来耕地的农民,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哪里谈得上富贵啊?别做白日梦了!”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燕子和麻雀又怎么会知道鸿鹄凌空飞翔的远大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几百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的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大伙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按照秦律,凡所征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跟另外一名屯长吴广经过缜密的计划,杀死了两名秦吏,揭竿而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先生点评 对于胸怀大志的人,任何艰辛和失意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心中的希望之火不灭,他们就会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而成功也会在不久之后到来。 P2-5 序言 一个人在孩提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将会对他以后各种观念的形成和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习得关于基本伦理、处世原则、善恶判断等方面的知识,而孩童时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因此,启蒙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对孩童的启蒙教育,编写了各种各样的蒙学读物,内容涉及品德修养、人生哲学、历史政治、生活百科、社会礼仪、为人处世等。可以说,蒙学读物是把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四部古代经典的主要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从传播和影响力来说,这些蒙学读物超过了很多经典书籍。蒙学对我国道德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最能让孩子接受,并且能够对孩子起到良好启迪作用的蒙学读物,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它们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经典蒙学读物,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故事无疑是最受儿童欢迎的,因此,我们编写了《蒙学故事(导读本)》,精选了历代蒙学读物中最精彩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孝顺、守信、宽容、感恩、谦虚、骨气、自律、勤俭、廉洁、自强的内容,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本书在每个故事的后面添加了“先生点评”和“知识拓展”板块。“先生点评”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述与故事有关的道理;“知识拓展”则是对正文的拓展和延伸,能够使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孩子们迈出走向辉煌明天的第一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少年人文书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287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1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