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背景出发,注重从政治史角度反映国史发展的大脉络、主题主线、各个时期阶段性特征,对新中国重要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也进行了客观论述,注意到历史的联系,对客观史实进行概括和研究,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国史和党史等相关研究的近期新成果,系统反映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共7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写出了政治发展的时代性、规律性。
目录
导论1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构架6
第一章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1949-1956)9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9
一、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制定《共同纲领》9
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级地方政权14
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17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2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溯源23
二、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5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8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29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2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后人民政协性质和任务的变化31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与优势32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定33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34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识别工作35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36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39
第二章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41
第一节探索中国自己政治发展道路的良好开端41
一、《论十大关系》的提出41
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44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46
四、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48
第二节“左”倾错误的发展与纠“左”的努力50
一、整风运动的开展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51
二、“”的发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54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57
第三节国家政治关系的调整61
一、党内关系的调整61
二、党政关系及统一战线工作的调整64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调整67
第四节政治思想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70
一、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严重估计和重提阶级斗争70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左”的错误的发展72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75
第三章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严重曲折(1966-1976)79
第一节“”对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冲击和内乱中稳定局势的努力79
一、以“”为形式的政治大革命79
二、发动“”的政治设想82
三、政治领导结构的变化和抵制动乱的斗争84
四、解放军、工人宣传队的政治领导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88
第二节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及内在矛盾的积累和发展91
一、中共九大后“斗、批、改”和一些党政机构的恢复活动91
二、反革命集团的覆灭95
三、纠“左”与批“右”的曲折98
第三节1975年整顿与“”的结束100
一、“批林批孔”运动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组阁”图谋的破产101
二、1975年的整顿和挫折104
三、四五运动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107
四、正确认识“”错误的性质及其原因110
第四章拨乱反正与中国政治发展新时期(1976-1982)113
第一节拨乱反正的展开113
一、揭批“四人帮”和抵制“两个凡是”错误方针113
二、初步纠正冤假错案和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118
三、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22
第二节国家政治生活在改革开放中步入正轨127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27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和坚持130
三、冤假错案的平反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131
四、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137
第五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982-1992)141
第一节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纲领和初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14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纲领的制定141
二、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143
三、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145
四、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148
五、政社分设与村民自治的兴起150
第二节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152
一、三大政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152
二、1982年宪法的修订实施与法制建设的新成就155
三、“一国两制”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新发展160
第三节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维护政局稳定165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165
二、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16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开辟171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跨世纪发展(1992-2002)175
第一节改革开放新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175
一、发表南方谈话175
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78
三、中共十五大的召开与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80
第二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83
一、提出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任务18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184
三、开展“三讲”教育与加强党风建设185
四、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及群众基础187
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89
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0
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91
一、三大政治制度继续健全和完善192
二、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193
三、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持续推进194
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195
五、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197
第四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实施200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200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201
第七章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2-2012)206
第一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206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206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优选性建设208
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10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12
一、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2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15
三、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216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19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223
一、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23
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225
三、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229
第四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32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32
二、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234
三、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237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入新时代(2012-2020)241
第一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241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及其意义241
二、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245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247
第二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50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250
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251
三、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255
四、推进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257
第三节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60
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261
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62
三、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265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新进展270
五、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改革迈出重大步伐272
第四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75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76
二、继续推进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277
三、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278
四、培育法治信仰和弘扬法治精神280
五、开启人权保障法治化建设的新时代281
阅读文献284
后记28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正华,张金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411323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27000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