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林用心缔造了一个童心世界,写的是小猫小狗、仙女巫婆,但同样富有灵性和繁复的思想,因为其中浪漫的童言,纯真童稚,切中天性,他的美妙在于为人们找回梦想和感情,以及极易丢失的赤子之心……
安武林的童话喜欢写细小的事物与细小的对象。写童话的他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
本册为《安武林幽默作品》之《马大哈熊爸爸》。
图书 | 马大哈熊爸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安武林用心缔造了一个童心世界,写的是小猫小狗、仙女巫婆,但同样富有灵性和繁复的思想,因为其中浪漫的童言,纯真童稚,切中天性,他的美妙在于为人们找回梦想和感情,以及极易丢失的赤子之心…… 安武林的童话喜欢写细小的事物与细小的对象。写童话的他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 本册为《安武林幽默作品》之《马大哈熊爸爸》。 内容推荐 熊爸爸戴着眼镜,歪戴着一顶破草帽,嘴里叼着一支烟斗。他喊一声:“钓大鱼去了!”骑着自行车叮叮当当出发了。熊爸爸从大街上穿过的时候,动物小镇的居民们都笑眯眯地冲熊爸爸招手。他们知道,熊爸爸又钓大鱼去了,可惜,从来都没有人见过他钓到什么大鱼,就连一只小虾都没有看到过。 目录 武林的童话 与书为伍 马大哈熊爸爸 一 树权中间的望远镜 二 眼镜牌望远镜 三 熊孩子的火眼金睛 四 眼镜大派送 五 飞上天的自行车 六 大树上的月亮秋千 七 超级便宜店 八 熊爸爸哪儿也去不了 九 熊爸爸的百宝箱 十 街心花园 十一 好大一棵圣诞树 十二 熊爸爸PK歌唱家老虎 十三 红布条,绿布条 十四 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熊 十五 耳朵里飞出的音符 十六 挂在柳树上的鱼 十七 电话里的怪物 十八 奇妙的侦探 十九 菜艺大赛 二十 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二十一 熊爸爸唱京戏 二十二 书本里的熊爸爸 二十三 不老的熊爸爸 星期八的超级大觉 奇怪的房子外套 树的后面能藏什么 树洞里的小熊 向左走,向右走 阅读安武林 试读章节 熊爸爸戴着眼镜,歪戴着一顶破草帽,嘴里叼着一支烟斗。 他喊一声:“钓大鱼去了!”骑着自行车叮叮当当出发了。 熊爸爸从大街上穿过的时候,动物小镇的居民们都笑眯眯地冲熊爸爸招手。 他们知道,熊爸爸又钓大鱼去了,可惜,从来都没有人见过他钓到什么大鱼,就连一只小虾都没有看到过。 太阳出来的时候,熊爸爸来到池塘边。池塘边有一株株大柳树,大柳树上有知了在呀呀呀地叫着。 到了池塘边,熊爸爸把眼镜往树杈中间一挂,鱼竿往水里一甩,跷着二郎腿,抱着脑袋就睡觉去了。 青蛙大声提醒他:“鱼来了,你不知道?” 熊爸爸说:“我的手里握着鱼竿哪。” 水中的鸭子说:“你不戴眼镜,看不见呀!” 熊爸爸说:“我的眼镜在树杈上嘛!再说,鱼上没上钩,我手里能感觉到的。” 可是,熊爸爸一睡着,什么都不知道了。他的手松开了,鱼竿丢在地上,胳膊和双腿大大地张开,像个“大”字,然后,就惊天动地地打开了呼噜。 熊爸爸一打呼噜,那些麻雀就一大群一大群飞来了。他们在树上唧唧喳喳,议论着熊爸爸。 一群小麻雀看见了熊爸爸的眼镜,眼镜在太阳下面闪闪发光。他们把眼镜当成了望远镜。有一只麻雀喊了一声:“快来看呀,望远镜,能看到池塘的那一边。走啊,看看去。” 轰隆隆,一群又一群的麻雀飞下来了。 他们围在树杈边。有的说,我来看。有的说,我要看。有的说,我先看。有的说,排队排队。麻雀们吵成了一片。 熊爸爸被吵醒了。他醒来时发现鱼竿不见了。他想扶扶眼镜腿儿,呀,眼镜也不见了。 什么什么,望远镜?熊爸爸听见麻雀们在喊。 熊爸爸大声吆喝:“你们都别看了,我要用用望远镜。我的眼镜和鱼竿都不见了,让我来找找。” 熊爸爸跌跌撞撞来到树杈前。 麻雀们吓坏了,轰隆隆,都飞到更高的树枝上了。 熊爸爸取下望远镜。咦,这个望远镜有点意思,不用手拿,可以架在鼻子上呀。 哈哈,这叫眼镜望远镜嘛。真好玩。 熊爸爸戴着眼镜,东看看,西看看,在找自己的眼镜和鱼竿。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 虽然找不到自己的眼镜和鱼竿,但熊爸爸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他得到了一件更好玩的东西。 熊爸爸高兴地说:“麻雀们,对不起啦,这个好玩的东西嘛,我要送给我的孩子。” 麻雀们齐声喊道:“不行不行,我们还没玩,这是我们捡到的。” 熊爸爸说:“嘿,请原谅啦。熊孩子在家等着我呢。你们的爸爸也在等着你们哪,不要贪玩哦,小心丢东西哦,快回家哦。” 唧唧唧,喳喳喳,丢三落四的熊爸爸。哈哈哈。麻雀们都笑了。 麻雀们知道,眼镜也好,望远镜也好,肯定是熊爸爸丢下的东西。除了熊爸爸,动物小镇的居民还没有人丢过东西哪。 熊爸爸一路上不停地摁着铃铛,高高兴兴地回家了。那一大群麻雀,紧紧地跟着熊爸爸,好像熊爸爸是他们的首领一样。P1-5 序言 序言:武林的童 金波 著名作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教育部全国语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乌丢丢的奇遇》《绿色的太阳》等。 作家大概分两种,一种是专攻一种文体,孜孜矻矻,终有所获,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者说名家,另一种是多才多艺、激情澎湃的类型,只要有灵感,什么文体都能写,而且样样都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武林,在我眼里,属于后者。 武林是我的朋友,忘年交,对他的成长过程我很了解。他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诗的,后来写童话,写小说,写随笔,写评论,对文学怀有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感。他是那种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作家,先是在县小报发表作品,地区小报发表作品,最后到省和中央级报刊发表作品。可以说没有漏掉一个环节。但他从没忘记,最初,他收到过一百多封退稿信。 1988年,他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免试破格录取,用文学敲开了大学的大门。那个时候,一批有创作实力和小有名气的中学生作家、诗人都是这样幸运地走进高等学府的。 武林是一个爱书成癖的人,酷爱阅读,这一点显得与众不同。所以,他对书的理解和分析总是有他的独到之处。也可以说,这成就了他批评家的美名。他在很多报刊上都开过书评的专栏,给孩子们推荐好书。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图书阅读推广人。 武林的童话,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老蜘蛛的一百张床》,这篇作品曾经荣获“张天翼童话金奖”。当时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家都参赛了,他能荣获金奖确实显示出了他的创作实力,但那个时候他的名气还没有那么大,知名度也没那么高。 武林最早写童话,大都是短篇童话。爱、温馨、快乐、诗意,是他的童话的主要特点。他的第一本短篇童话集《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出版的时候,我给他写了几句推荐语:安武林的童话充满大自然的音籁,充满爱与美的情思,拓展了儿童的想象,提高了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因而成了永恒的快乐。后来这本书荣获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再后来,其中的短篇童话《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今年,中文版又在中国出版。前几天,我收到了武林送来的样书。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做总编辑期间,向武林约的稿子。 我一直很关心武林的创作、阅读,甚至是生活。他的成长和进步,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最近,他的短篇童话集《老蜘蛛的一百张床》荣获了“陈伯吹优秀儿童文学奖”。我有时候也会惊讶,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反差会如此巨大。他看起来是那种大大咧咧很随意很随和的人,也很粗犷,但他的童话写得很细致,很细腻。青年评论家李东华第一次见到武林的时候,就狐疑地问道:“你就是安武林?”在她的想象中,安武林没那么高大,可能是个儒雅而书生气很足的人,没想到给小读者写童话的人却是这个样子。李东华哈哈大笑起来,觉得很开心。 武林是个很风趣的人,有时候也笨拙得可爱。但他很少写那种幽默风趣的童话。《马大哈熊爸爸》《葡萄牙小熊》却是充满夸张、想象、幽默、风趣的特点,向读者们展示出了他的另一面。可以说,熊爸爸就有他本人的影子。换句话说,熊爸爸就是安武林。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丢三落四。一会儿聪慧过人,一会儿又傻啦吧唧的。他给我们创造出了一个轻松阅读的童话环境。有时候,童话里面还会出现诗意的想象。我们的面前会出现丰满的熊爸爸和熊孩子的形象。 现在,武林的童话书一本一本出了不少,但他不喜欢张扬,只是埋头写作,埋头读书,还是当年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劲头。他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总认为文学是一个终生的事业,所以他在积极地充盈和丰富着自己。我很欣赏他这种态度和精神。一个作家,只能以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以自己的学识和素养,以自己的情怀和技巧等等,作为其坚实的创作基础。任何一个走远路的人,都会这么做的。我希望他走得更远。 后记 阅读安武林 汤素兰 对于安武林的阅读始于四年前我开始编辑《小蜜蜂》的时候。在众多的童话稿件中,他的作品清新温婉,抒情浪漫,看上去独具一格。我当时给他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名家新童话”栏目赐稿,同时还请他为小读者写一句话。 安武林写到:“真想和孩子们再玩一次童话里才有的游戏。” 我觉得这句话正好道出了他童话创作的全部秘密。 安武林的童话喜欢写细小的事物和细小的对象。写童话的他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 有一篇童话名叫《米丽的城楼》,-5的是一个名叫米丽的小蚂蚁,渴望有一座城楼,城楼里有许多精致的小房间,当她走累了,就可以随便地在哪个房间里休息,朋友们来了,也有足够多的房间可以住。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后来当我了解到安武林住在陕西汽车制造厂的集体宿舍里时,我忍不住笑了,米丽的心愿一定就是安武林自己的心愿。米丽后来得到了她的城楼——一颗漂亮的松球。安武林什么时候能得到他的城楼,把他花样的女儿接到身边,让朋友们如阳光一样,随时闪亮在他的房间里呢? “朋友是室内的阳光。”这是安武林在一篇随笔里写的一句话,他的随笔里充满了这一类可以被摘抄到笔记本上的“警句”。他的随笔写得干净、纯洁,有一种洞明世事而又昂扬乐观的态度。他的随笔不同于我们惯常见到的那种定期出现、填补报刊空缺和作者钱袋的专栏随笔,他的随笔是他思想的果实,生命的感悟,热情的挥洒。他明白“偏见犹如色盲和近视,依据个人的成见来打量人和事,即便跳进黄河心也不死”(《远离偏见》);他懂得一个人的习惯“或者是利己的阳光,终生受益,或者是害己的霜雪,终身受难”(《习惯的力量》);他知道“欢乐的世界失去我,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些忧伤的沉寂,我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世界也不会因此而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尽管‘我’是如此卑微,但我依然是一个歌手,心中充满了歌唱的欲望”(《歌手》)!写随笔的安武林坐在草地上,目光时而仰望长空,时而打量繁华人世;他在冥想中与先贤哲人和文学巨匠们神游,体验到生命的欢乐,获取思想的精髓。安武林的随笔是他自己人生态度的写照,是他的童话、小说和儿童故事的注解。 这几年,安武林的儿童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他的小说和童话之间的反差非常大。他的童话大多明朗、抒情,但小说看上去有点诡秘与模糊。比如他的《点灯》《树精》,甚至包括看上去很明白的《昨夜星辰》和《青乌快快飞》,主人公的情绪和思想,都有一些捉摸不定。同时,安武林又喜欢用一些象征性和暗示性极强的时间、地点、场景和道具,来进一步加强主人公的情绪或对命运的神秘猜测的不确定性,使人感到他的小说是流淌着的时间本身的一部分。他对主人公情绪世界的敏锐捕捉和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广泛运用,他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本身的津津乐道,是他的儿童小说与别的儿童小说的显著区别。读他的小说,故事本身的表达方式比故事揭示的本质更令你喜欢。 康拉德说:艺术试图在这个世界里,在事物中以及现实生活中,找出基本的、持久的、本质的东西。安武林的小说正是执著于这种寻找。某些本质的东西,他在随笔里已经找到了,但他在小说和童话中,却借助于虚构,就像一场虚拟的游戏;在小说中,这种寻找是艰难的,曲折的,就像生活本身。因此,我觉得安武林是一个喜欢在语言世界里历险的人。 安武林不是那种意境好得不得了的作家,而是那种你有理由相信他会越写越好的作家。我觉得他的随笔已经是写得很好了,可惜这种文体因他的犀利和深刻,行文夹叙夹议,还不大能够为初涉尘世的小读者所接受。不过不要着急,等长大了一些再看也来得及。小读者现在可以看他的童话、小说和故事。他的故事写得不多,他自己说只写了一篇《长胡子的奶奶》,我倒觉得应该是两篇,另一篇《兰草,兰草》,他自己将其划为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故事。 说说《长胡子的奶奶》吧。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乡下的奶奶来到城里,因为她的土气,不像长胡子的爷爷那样有见识,而被媳妇嫌弃,媳妇想打发奶奶早点回家。为了留住奶奶,不懂事的小孙子用各种颜料为奶奶画了五颜六色的胡子,奶奶也每天小心地不洗掉脸上的胡子。临别时,小孙子嘱咐奶奶回家后快快长出胡子,下次再来城里时,就可以多住些日子了。奶奶什么也没说,只很轻很轻地答应了一声:“哎——” 这个不足1000字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最初的构思一定是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发现和文学的灵感,而不是源自于写作的习惯。另一个让人喜欢的理由是“聪明”,细节的描述、情节的安排,包括那一声轻轻的叹息,都让人感到作者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除了文学作品以外,我还读到过安武林写的评论,他是一个多栖的作家。目前,他正困惑于自己是否应该专心操某一种文体而写作。由此,我想到了“儿童文学”这个概念本身的问题。这个文学概念是根据文学作品的读者的特殊性而划分的,并不是单纯因为作家的特殊性而划分的。我不知道有多少立志要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人写出了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我觉得每个真正的作家都是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与世界对话,因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某些人喜欢你说话的方式,或者你所说的话,或者你的声音,那些人就是你的读者。一些特殊的读者,他们的心灵和感觉整个向世界敞开,他们听到了你的声音,他们喜欢你的声音,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你相似,然后,他们把你当成了他们的作家,你也因此而成为他们的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所以,一个作家,你只管用你的心和世界交流,以你的声音表达你的感受,这就够了。至于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作家,这不是你需要特别考虑的事情。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不知道安武林是否同意。 阅读安武林的作品,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最喜欢“米”这个字,或者这个词,或者这个实物所蕴藏的全部。他写过《米粒上的花朵》《米丽的城楼》《米米的世界》等等,他为他的主人公取名米米、米琪、米兰,他精心为我们描绘过像一粒米那么大的蚂蚁和老鼠。我的另一个朋友对于“米”也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他在我出国的时候,将那段话写在一本书的扉页上送与我。关于“米”,我想不出比那段话更好一些的话来了: “看不见米的日子,米是一种声音。那是一种坚定、明亮、注重实际的农村妇女的声音,‘回来吃饭吧’,无论你去多远,米要你回来,你就要回来,无论多少都不要拒绝,一粒米的亲兄弟,一把米的全人类。哦,回来吃饭吧,老屋深处,米是黑暗中的白马王子,等待一缕袅娜炊烟返乡。” 我相信,透过晶莹剔透的米粒,安武林一定看见了童年的小村看见父亲荷锄归来,母亲倚门而立,看见了自己最质朴的根基和村头的老树长在一起。 我因阅读安武林的作品而认识安武林已有四年了,但我们至今未曾谋面。我想象他是一个心上开满了鲜花的人。他的头脑一半耽于幻想,一半勇于思索;他的生命一半在滚滚红尘中沉浮,一半在遥远星空下飞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这个心上开满鲜花的人在他所栖居的大地上的深情歌唱。 书评(媒体评论) 安武林的童话充满大自然的音籁,充满爱与美的情思,拓展了儿童的想象,提高了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因而成了永恒的快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金波 武林的童话是诗情和激情的碰撞,诗意和想象的结合。他创作的领域相对比较宽泛,有的童话唯美,有的童话幽默,有的童话温馨,有的童话富于想象。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曹文轩 安武林用心缔造了一个童心世界,写的是小猫小狗、仙女巫婆,但同样富有灵性和繁复的思想,因为其中浪漫的童言,纯真童稚,切中天性,他的美妙在于为人们找回梦想和感情,以及极易丢失的赤子之心……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秦文君 安武林的童话喜欢写细小的事物与细小的对象。写童话的他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汤素兰 在儿童文学天地里,安武林能用两只手耕耘:一只手写童话,一只手写评论。他真了不起!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者 郑春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大哈熊爸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安武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9574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