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燕东园左邻右舍
内容
编辑推荐
★\t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以特稿的笔法、详尽的史料搜集,以及对数十位燕东园二代的访谈实录,抢救对现场的记忆,抢救被淹没的历史;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

★\t缅怀与致敬那一代学人: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国初年,留学于海外,在国难时毅然归来,以科学文化报效祖国,历经各种磨难,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本书多位有名学人的求索历程,侧面反映了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一些学科的设立与发展史。如对以往较少涉及的理科,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数学等,还有命运坎坷的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等,都有见微知著的启示。

★\t深入每个家庭,记录了感人至深的夫妻情、父子情、父女情,还有邻里之间的同事情、师生情,重现了那个时代学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书斋里的日常生活——本书作者徐泓的父亲徐献瑜曾任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因此她出生于燕京大学燕南园59号,1946年深秋在她出生一百天时搬家至燕东园40号,从那时至今一直住在燕东园,是这个园子里仅此一家的老住户。作者认为,“我有责任为这个园子、为这些小楼留下一份追索与记录”。

★\t本书装帧精致,内容丰富,讲述52户人家悲欢离合的故事,篇章页配有9幅不同造型的小楼钢笔素描图,每栋小楼后附有1926年至1966年的住户名单和85幅各家在燕东园小楼的珍贵留影。章后还附有220多个人物注释,为解读相关的往事打捞一批可能已被遗忘的学人。
内容推荐
《燕东园左邻右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作者以特稿的笔法、详尽的史料搜集,以及对数十位燕东园二代的访谈实录,抢救对现场的记忆,抢救被淹没的历史——缅怀与致敬那一代学人: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国初年,留学于海外,在国难时毅然归来,以科学文化报效祖国,历经各种磨难,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徐泓的父亲徐献瑜曾任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她出生于燕京大学燕南园59号,从1946年深秋在她出生一百天时搬家至燕东园40号,至今一直住在燕东园,是这个园子里仅此一家的老住户。她深入每个家庭,记录了感人至深的夫妻情、父子情、父女情,还有邻里之间的同事情、师生情,重现了那个时代学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书斋里的日常生活。
目录
001 壹 百年沧桑
031 贰 造型相似的五座小楼
067 叁 一个甲子的友谊
111 肆 “ 鸟居高林 ”
183 伍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241 陆 毕竟是书生
293 柒 庭院深深深几许
331 捌 “划规”与“故居式”保护
395 玖 最后的挽歌
485 拾 渐行渐远的背影
519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燕东园左邻右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88536
开本 32开
页数 52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36000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