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最新经典珍藏)
内容
编辑推荐

《论语(最新经典珍藏)》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是研究孔子生活及其儒家学说的主要资料,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有重大影响。

内容推荐

《论语(最新经典珍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最新经典珍藏)》中所记孔丘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试读章节

学而第一

原文

1.1子①曰:“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e,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日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u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意,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释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⑧与!”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i)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日孝,善事兄长日弟。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an,少的意思。《论语》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P1-3

序言

《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结集,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

《论语》虽然只是孔子的言论和他与弟子们对话的辑纂,抑或有对孔子生活片断的记录,缺乏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然而,《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渎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虽然对如何评价孔子及《论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一直存在着种种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灵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而且,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论语》中提倡的“孝”的思想,要做君子而不做小人的思想,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等等,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甚至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言行。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论语》的价值,把握其思想核心,汲取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论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编改、修订,版本已多种多样。但其中多以简体或繁体文言文为主,一般读者读来生涩难懂。故此,我们精心编撰了此本《论语》。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即原文、注释、译文和评析。这四大部分相互联系,注释是对原文重点字义的讲解,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评析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综观整部《论语》,里面既有社会人生的美好蓝图,又有人性与道德、政治、文化碰撞而擦出的智慧火花。

千年之前,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出将人相者如子贡、子路之辈不胜枚举,这是孔子学说最好的应用实例。而今天,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也要品味国学的魅力,感受先贤带给人们的思想启迪、心灵震撼。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所疏漏,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谅解与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最新经典珍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孔丘
译者 陈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6326202
开本 10开
页数 444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2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5
177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