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式现代化100问
内容
商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式现代化100问》充分以厚植理论为基础,坚持准确、鲜明、生动的标准,以问答的形式在理论大众化上做出创新探索。首先,言语表述上准确。从问题的提出到回答,都始终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品质。其次,观点呈现上鲜明。“100问”力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意蕴,方便受众学习理解。最后,风格上亲和生动。通过用通俗、朴实的语言和年轻态、时尚化的视频,深入浅出地讲理论,突破了传统讲理论的模式。把理论学习的内容生动化,易于理解、易于传播。

内容推荐

本书是推动理论学习宣传研究的载体,更是一次开展理论阐释的有益探索。本书由四川日报社联合四川省委党校和西南财经大学,筛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100个热点问题,如:“什么是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怎样独特的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邀请国内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针对性回答,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主题教育中更好学习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书筛选的100个热点覆盖面广,深化理论辨析,并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紧贴当代中国的实际命题。同时,本书还配有理论融媒产品,每个问题都可通过扫码观看解读视频。视频的创作是在文章的基础上的二次转化,以更接地气、通俗易懂的语言、短小精悍的形式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讲到,易于读者轻松快速了解核心要义。“理论文章+短视频解读”发挥各自所长,丰富了本书的层次性,展现出社科理论战线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部署的创新举措。

目录

导 问

第 1问 什么是现代化? 003

第 2问 现代化有哪些共同特征?006

第 3问 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010

第 4问 什么是人的现代化?013

第 5问 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017

科学内涵·本质认识

第 6问 如何理解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023

第 7问 如何理解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027

第 8问 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032

第 9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036

第 10问 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040

第 11问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044

第 12问 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047

第 13问 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051

第 14问 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055

第 15问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059

第 16问 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063

第 17问 为什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067

第 18问 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071

第 19问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有何新意蕴?075

第 20问 怎样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天地?079

中国方案·重大创新

第 21问 怎样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085

第 22问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独特在哪里?089

第 23问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有何独特之处?093

第 24问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怎样独特的历史观?096

第 25问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怎样独特的文明观?100

第 26问 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独特在哪里?103

第 27问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有何独特之处?107

第 28问 全球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有何内在关系?111

第 29问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过程?115

第 30问 为什么说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119

第 31问 中国为什么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 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123

第 32问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126

第 33问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重大机遇?130

第 34问 和西方文明形态相比,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哪里?135

第 35问 和中华传统文明形态相比,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哪里?138

自信自立·系统工程

第 36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143

第 37问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怎样做到战略与策略协调配合?148

第 38问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守正也要创新,该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152

第 39问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56

第 40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该如何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160

第 41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该怎样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164

第 42问 怎样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168

第 43问 如何在团结奋斗中更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172

第 44问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怎样的道路自信?176

第 45问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怎样的理论自信?180

第 46问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怎样的制度自信?184

第 47问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怎样的文化自信?188

第 48问 如何坚持“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92

第 49问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第 50问 为什么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99

第 51问 如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 203

强国建设·战略支撑

第 52问 科技现代化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209

第 53问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如何加快实现科技现代化? 213

第 54问 中国式现代化为何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218

第 55问 为什么要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22

第 56问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争取哪些战略主动? 226

第 57问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何意义? 230

第 58问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234

第 59问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238

第 60问 新型工业化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为抓手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242 第 61问 新型城镇化如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246

第 62问 农业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50

第 63问 信息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有何内在联系? 254

第 64问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任务和突破重点是什么? 258

第 65问 如何理解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262

第 66问 为什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65

第 67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有何战略意义?269

第 68问 如何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73

第 69问 如何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277

第 70问 交通强国建设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好路?281

第 71问 如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贡献?285

第 72问 如何以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89

第 73问 金融强国建设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93

第 74问 教育强国建设如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97

第 75问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的力量何以能为?301

第 76问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怎样的健康治理?305

第 77问 人民军队建设如何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309

国家治理·发展与安全

第 78问 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什么新要求?315

第 79问 中国式现代化要建设怎样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

第 80问 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323

第 81问 建设人民城市如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327

第 82问 法治如何保障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公平正义?330

第 83问 如何以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334

第 84问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如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338

第 85问 如何提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安全治理水平?342

第 86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设怎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346

第 87问 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350

第 88问 如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354

第 89问 如何协调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保障?358

第 90问 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362

第 91问 如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安全防线?366

立足四川·谱写新篇章

第 92问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中四川有何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373

第 93问 四川如何发挥科技人才和产业体系优势,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377

第 94问 如何在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服务国家全局、体现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381

第 95问 四川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386

第 96问 四川如何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390

第 97问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 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394

第 98问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如何凸显巴蜀文化的力量?398

第 99问 四川如何以制造强省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402

第 100问 四川如何以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40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式现代化100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四川日报社、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西南财经大学主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36306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68000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