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蜂后及其他自然故事(卡尔·爱华尔德童话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丹麦文学史上,卡尔·爱华尔德的童话创作影响力与安徒生相当,但两者的作品风格却大相迥异。爱华尔德是用童话来阐述自然、科学与现实,写的是自然科学童话,而且佳作累累。他与安徒生一起,构建了童话王国里相互辉映的两座巍峨城堡。《蜂后及其他自然故事》为其中一册,翻开此书一起来阅读,相信更有一番滋味。

内容推荐

卡尔·爱华尔德编著的《蜂后及其他自然故事》包括七篇独立的童话故事,以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动植物们生息繁衍的画卷,《蜂后及其他自然故事》中穿插了许多自然科学常识,同时通过这些常识讲述物种起源、生存竞争的生态规律,令人深思,予人警醒。

目录

第一章 蜂后

第二章 银莲花

第三章 雾

第四章 山毛榉和橡树

第五章 蜻蜓和睡莲

第六章 杂草

第七章 麻雀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蜂后

农夫打开了他的蜂箱。“出来吧!”他对蜜蜂说道,“阳光灿烂,百卉含芳,真是让人心情舒畅。快快去干活,多采些蜂蜜来,好在秋天卖给商人。凡事积少成多,你们也知道,眼下干农活日子艰难。”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蜜蜂们说。不过他们还是飞了出去,因为他们已经在蜂箱里苦苦守了一个冬天,正渴望去呼吸新鲜空气呢。他们嗡嗡作响,伸展腿脚,振翅欲飞;他们涌出,散向四面八方;他们在蜂箱上爬上爬下;他们飞向花丛灌木,或者漫游在大地上。他们成百上千,多得无法计数。

蜂后最后一个走了出来。她的个头最大,也正是她统领着整个蜂巢。

“别游手好闲的,孩子们,”她说,“准备干活,要做些什么才好。一只好蜜蜂不会懒惰,而是干劲十足,会利用时间的。”

于是她把他们分成几组,打发他们去干活。

“你们飞去那边,看看花朵里有没有花蜜。其他的可以采集花粉,回来后把它们直接交给巢里的老蜜蜂。”

蜜蜂们立刻飞了出去。但是所有新长成的年轻蜜蜂停留在了原处,成了最末尾的一队,因为他们还从来没有和其他蜜蜂一起出过门呢。

“我们要做什么?”他们问道。

“你们!你们必须去冒汗。”蜂后说,“一、二、三!接着我们就可以开始我们的工作啦。”

他们便尽其所能地挤起蜡来,美妙的黄色蜂蜡便从他们的身体里流出来了。

“好极了!”蜂后说,“现在我们要来造蜂房。”

老蜜蜂们取来蜂蜡,开始造起许许多多的六面体样的小蜂房,所有的蜂房都模样相同,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一直不停地建造,其余的蜜蜂带着花粉和花蜜飞进来,把它们放到蜂后跟前。

“现在我们可以揉花粉团了,”她说,“但是先要放些花蜜进去——这样味道更棒。”

他们揉啊揉,不一会儿便做出了许多可爱的小面包样的蜂花粉,蜜蜂们把这些搬到蜂房里。

“现在让我们继续造房子。”蜂后命令道。于是他们又拼命地泌蜡造房子。

“接下来,该轮到我干活了。”蜂后说,接着她长出了一口气:因为她的活儿是最繁重的。

她在蜂巢中间坐下来,开始产卵。她下了一大堆卵,蜜蜂们忙碌地跑来跑去,把它们含在嘴里搬进新蜂房去。每只卵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蜂房;当它们各就其位时,蜂后下令给所有房间都安上一扇门并且马上关好。

“很好!”在这项任务完成后,蜂后说,“我要你们现在给我建造十个舒适的大房间,要在蜂箱的偏僻处。”  一眨眼的工夫,蜜蜂们就把房间准备好了,接着蜂后又产了十只可爱的卵,每间房里一只,像前面一样都安上了门。

每天,蜜蜂们都飞进飞出,采集大量花蜜和花粉。晚上完工后,他们会在房门上开一个小洞,监视着里面卵的动静。

“小心!”有一天蜂后说道,“他们就要出来了。”

现在,所有的卵都裂开了,只见每个小蜂房里都躺着一只可爱的小幼虫。

“多么有趣的小生灵!”年轻的蜜蜂说,“他们没有眼睛,他们的腿和翅膀又在哪儿呢?”

“他们是幼虫,”蜂后说,“你们这些憨头憨脑的家伙,从前你们自己长得也是这个样子。在成为蜜蜂前必须先变成幼虫才行。快,马上给他们点吃的。”

蜜蜂们个个都活跃起来,忙着给小幼虫喂食,但是他们并不是同等对待所有的幼虫。不管怎样,那睡在大蜂房里的十只幼虫,得到的食物要充裕得多,每天有许多蜂蜜送来给她们。

“她们是公主,”蜂后说,“所以你们必须好好对待她们。至于其他的,你们可以限制食物供给;他们只是用来干活的,他们必须对所能得到的食物感到满足。”

就这样,每天早晨,可怜的小幼虫们只得到了少量的蜂花粉,别无他物,同时,他们不得不满足于此,尽管饥肠辘辘。

在一间靠近公主们的起居室的六面体样的小蜂房里,躺着一只极小的小幼虫。她是幼虫里最小的,刚刚破卵而出,她看不见,但可以清楚地听到外面成年蜂的谈话,她开始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沉默无语。

忽然她大声说道:“我还想吃点东西!”说着敲起门来。

“今天你已经吃得足够多了!”被任命为保育蜂长的老蜜蜂答道,她正在外面的走廊上爬上爬下。

“也许吧,但是我还是饿!”小幼虫大喊道,“我要钻进一间公主的房间去;在这里动都动不了。”

“由她去!”老蜜蜂轻蔑地说道,“听她的口气还以为是只可爱的小公主呢。你生来就是干苦活卖力气的,我的小朋友,你是只微不足道的工蜂,你这一生永远不会成为别的其他什么东西。”

“可是我想成为蜂后!”幼虫叫道,重重地敲了下门。

老蜜蜂对这种疯言疯语自然不予理睬,只管看别的幼虫去了。到处都是他们的吵闹声,叫着要吃的,那只小幼虫也能听得见。

“这太难忍受了!”她暗想,“尽管我们应当忍饥挨饿。”

随后她敲了敲公主们房间的墙壁,对她们说:“分我点你们的蜂蜜,让我进你们的屋子去吧。我躺在这里挨饿,可是我和你们一样优秀啊!”

“你吗?就等着我成为统治你们的蜂后吧。”公主说,“不过你要明白,那一刻到来时,我是不会忘记你的粗鲁无礼的。”

还没等她说完,其他的公主就开始声嘶力竭地拼命叫起来:

“你不会成为蜂后的!成为蜂后的是我!我才会是蜂后!”她们一齐尖叫着,开始敲击墙壁,制造混乱。

保育蜂长立刻急忙跑来打开门。

“您有什么吩咐?”她用腿擦了擦地面请安问道。

“再来点蜂蜜!”她们异口同声地叫道,“但是,要先给我——先给我。我是要成为蜂后的。”

“就来,就来,尊贵的公主。”她答道,并以六条腿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跑走了。

很快她便带着许多同伴回来了。他们拖着非常多的花蜜,把它们塞进还在生气的小公主的嘴里。很快公主们便安静地躺下休息了。

可是,那只小幼虫还醒着,心里琢磨着刚发生了什么。她太渴望吃到些蜂蜜了,以致又摇起门来。

“给我些蜂蜜!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和别的蜜蜂一样优秀!”

老蜜蜂试图让她安静下来。

“闭嘴,小捣蛋!蜂后过来了。”

话音刚落,蜂后就到了。

“都走开,”蜂后对蜜蜂们说,“我想一个人待着。”

她站在公主们的房间前一言不发,沉默了很久。

“她们正在那里熟睡,”她最后说,“她们从早到晚无所事事,只管吃饭睡觉,眼看着天天胖大起来。她们很快便会完全成熟,爬出蜂房来。那时我的地位将一去不复返。这一点我太清楚了。我听见蜜蜂们互相说他们想要一只更年轻漂亮的蜂后,她们会在羞辱中把我赶走,但我绝不会屈服于此。明天我要把她们全杀光;那样我就能保住蜂后地位一直到死了。”

接着她便离开了。小幼虫却把她的话听了个一字不漏。

“天啊!”她心想,“那些小公主真是可怜。她们确实非常傲慢,而且对我很不好,不过恶毒的蜂后真要杀了她们的话,还是很让人伤心的。我想我要把这些告诉那只在走廊的爱吼叫的老蜜蜂才行。”

她又一次敲起门来,保育蜂长急忙赶来,但是这次她十分生气。

“你必须注意你在干些什么,我的小幼虫。”她说,“你是他们之中最小的,但却是最爱制造噪音的。下次我要禀告蜂后。”

“先听我说……”那幼虫便把蜂后的恶毒的决定告诉了老蜜蜂。

“天啊!这是真的吗?”老保育蜂叫了起来,惊恐地拍打着翅膀,不等小幼虫说完,就急忙跑去告诉其他蜜蜂。

“我觉得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点花蜜是当之无愧的,”那小幼虫说道,“现在,我可以躺下睡个心安理得的觉了。”

第二天晚上,蜂后觉得所有蜜蜂都睡觉了,便来杀公主们。小幼虫可以听见她在自言自语。然而,她十分害怕恶毒的蜂后,不敢动弹一下。

“我希望她不要杀死那些公主。”她心里想,接着扭动身体移近房门去听发生了什么。

蜂后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悄悄打开了第一扇门。然而就在这时,蜜蜂们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他们抓住她的腿脚和翅膀,把她拖了出去。

“怎么回事?”蜂后叫道,“你们想造反吗?”

“不,陛下。”蜜蜂们恭恭敬敬地回答道,“但是我们得知您想杀死那些公主,这个却不能让您为所欲为。秋天您驾崩后,等待我们的会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放我走!”蜂后叫着,一边试图逃脱,“不管怎样,我现在还是蜂后,我有权力做我想做的事。你们怎么就知道我会在秋天死去?”

蜜蜂们仍旧紧紧地抓住她,把她拖出了蜂箱之后,才放开了她,蜂后扇着翅膀怒气冲冲地对他们说:

“你们这些不忠不义之辈,毫无统治的价值。我不会在这多停留一秒钟,但我要去外面再造一个新巢。你们有谁要和我一起走?”

一些老蜜蜂宣誓追随蜂后,他们曾与蜂后同是幼虫。很快他们便飞走了。

“现在,我们没有了蜂后。”余下的蜜蜂说,“我们必须细心照料那些公主。”就这样,他们更加勤劳地从早到晚给她们喂食蜂蜜;公主们不断长大,互相争抢吵嘴,噪音越来越大。

要是说到那只小幼虫呢,根本没有人留意她。

一天早晨,公主们房间的门一下打开了,她们十位全都跃了出来,个个都是美丽成熟的蜂后。其他蜜蜂都飞过来惊奇地注视着她们。

“多漂亮啊,她们!”蜜蜂们说,“谁最美,真不好说呢。”

“是我!”有一只叫道。

“你错了!”另一只说,用刺刺了她一下。

“你们都太高傲自负,”第三只尖叫着,“我自信要比你们都漂亮得多。”

她们立刻开始一起大声叫嚷,很快互相拼命地打了起来。

蜜蜂们本想去把她们分开,但那只年老的保育蜂长对他们说:

“让她们打吧;然后我们便能知道她们之中哪只是最强壮的,我们就选她做我们的蜂后。蜂后我们只要一只就够了。”

就这样,蜜蜂们围作一圈旁观战斗。战斗持续了好长时间,十分激烈。被打掉下来的翅膀和腿脚在空中四处飞舞,过了一些时候,八只蜜蜂公主死在了地上。最后仅存的两只仍在激战。其中一只已经失去所有翅膀,而另一只也只剩下四条腿了。

“不管我们从中选哪只,她都将是一只低劣的蜂后。”一只蜜蜂说,“我们本应该尽力留下原来那只蜂后的。”

不过他不必为此再费口舌。因为就在此时,两只蜜蜂公主各自用尾针刺了对方一下,结果她们像颗门钉一样,一起掉下来死了。

“真是个麻烦事!”蜜蜂们叫喊着,他们在蜂群中四处乱跑,惊慌失措,“我们现在没有蜂后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办呢?”

他们在蜂箱上爬来爬去,一片绝望,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好。但是最年长的同时也是最智慧的几只老蜂坐在一角,讨论起来,商量应该怎样摆脱困境。开始,他们长时间踌躇不决。但是最后,保育蜂长得到发言机会,他说:

“如果你们愿意听从我的建议,我可以告诉你们该如何摆脱困境。我记得很久以前,相同的不幸也在这巢里降临。那时我还是只幼虫。我躺在自己的蜂房里,清楚地听见发生了什么。所有的蜂后都互相残杀,老蜂后也飞到外面一去不回:情形和现在一样。但是蜜蜂们取了我们当中一只幼虫放进蜜蜂公主的房间。每天用蜂巢里最上等最可口的蜂蜜喂养她。在她完全成熟后,就成了一只可爱善良的好蜂后。我对这些记忆犹新,因为我那时认为他们可能会选我。但是我们可以再做一次同样的事,我提议就这样去干。”

蜜蜂们手舞足蹈,叫喊说很乐意这样做,立刻就要跑去取幼虫。

“等一下,”保育蜂长叫道,“把我也带上。不管怎样,我或许能帮到你们。就目前看来,这位未来的蜂后必须是只最年轻的幼虫,因为必须让她有充分时间重新考虑自己的新地位。一只幼虫在被当做未来的苦力培养后,要适应戴上王冠的生活并不容易。”

蜜蜂们认为这些话颇富智慧,老蜜蜂接着说:

“在蜜蜂公主房间的旁边,住着只小幼虫,她是最年轻的一只。通过听公主们的优雅谈话,她一定受益匪浅,而且我还注意到她有些特质。此外,老蜂后的邪恶企图,也正是她告诉我的,这足以使她荣耀。就让我们选她吧。”

他们立刻列成庄严的队伍向小幼虫住的六面体样的小蜂房走去。保育蜂长彬彬有礼地敲了敲门,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它,告诉了小幼虫蜜蜂们的决定。一开始,她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他们把她小心地移到一个高大迷人的房间,拿来她吃也吃不尽的蜂蜜时,她才意识到那是真的。

“所以到底还是我将成为蜂后,”她对保育蜂长说。“你大概不会相信吧,你这只爱吼叫的老蜜蜂!”  “尊敬的陛下,在您还住在六面体样的小蜂房里时我说的那些粗鲁言论,希望您能忘记。”老蜜蜂恭敬地鞠了一躬,说。

“我原谅你了,”新拥立的公主说,“再去多拿些蜂蜜来吧。”

不久,这只小幼虫完全成熟了,从蜂房走出时,大个头,美身姿,和蜜蜂们期望的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她还知道如何指挥整个蜂群。

“你们飞去外面!”她说,“我们必须贮备足够花蜜用来过冬,其他人必须泌蜡。我正考虑在蜂巢上加盖一间侧房。新公主来年将去那里居住;和普通幼虫住得这么近,对她们很不方便。”

“嘿!”蜜蜂们互相说,“人们或许会以为从她还在卵里时就已经是一只蜂后了呢。”

“不。”保育蜂长说,“并非如此。不过她具备了蜂后的头脑,这才是不同凡响之处。”P2-19

序言

丹麦,童话的故乡。

1856年,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CarlEwald)出生于一个丹麦小城。在此之前,他的前辈安徒生(1805~1875年)已经创作出大量的小说、戏剧、诗歌、自传、游记以及童话等文学作品,并因此声名显赫。民国初年迄今,国人对安徒生童话的译介和研究延续不绝。几乎没有人会怀疑:童话被安徒生写到了极致,俨然成为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峰。人们对它的喜爱和敬仰之情,犹如厚重的云雾,层层聚拢在它周围,以至于遮蔽了别处的风景。事实上,童话,或者儿童文学有很多种写法。当我们拨开云雾远眺四方时,我们会讶异:原来爱华尔德也缔造了一座可以和安徒生童话比肩的巍峨山峰!

爱华尔德创作过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然而只有一部受到了国人的译介,即1925年由李小峰翻译的《两条腿》(Two-legs)。周作人为之作序,赞赏它“是这科学童话中的一种佳作,不但是讲得好,便是材料也很有戏剧的趣味与教育的价值”。近人胡从经也给予好评:“这样知识丰饶、兴味浓郁的长篇科学童话,在中国儿童文学中还是发轫的译作,其启蒙与借鉴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遗憾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除了这部童话之外,爱华尔德的其他童话或儿童文学作品再也没有得到国内翻译界人士的问津,就连爱华尔德本人也鲜为人知。这种长期被冷落和忽视的境况是因为作品不够优秀吗?非也。

爱华尔德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爱华尔德的文学创作的禀赋和兴趣,不能说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信念则使其塑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大学读过书,担任过林务官,当过学校老师和校长,教授自然史,对达尔文学说和自然律有很深的信仰。他也做过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他的一位英译本作者评价道:“卡尔·爱华尔德……为孩子们所写的故事,无不源自于他对自己家和别人家孩子的了解和观察。他丰富的林业经验也使得他对野兽、鸟禽、鱼类、树木、花朵、季节、风、雾霭的描写几乎无人能及。”(马妥士语)事实也确实如此。儿童文学作品极易流于道德说教,这种情况在中西方都很普遍。我们阅读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总能体会到那股清新而浓郁的自然主义情结,既无陈词滥调的道德说教,也无劝诫讽喻的宗教经文,文笔流畅,叙述简洁明快,情节生动有趣,寓人生哲理于不经意之间。但爱华尔德童话的最大特点,正如周作人所说,乃是一种科学童话。他用童话的形式来阐述自然、科学和社会,博物多闻,妙趣横生。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创作达到了堪与安徒生童话媲美的艺术成就。这一点,相信读者朋友一翻便知。

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很多,如《老柳树及其他故事》(TheOldWillow-treeandOtherStories)、《蜘蛛及其他故事》(TheSpiderandOtherTales)、《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TheQueenBeeandOtherNatureStories)、《四季》(TheFourSeason)、《我的小儿子》(MyLittleBoy)、《老屋》(TheOldRoom)、《池塘》(ThePond)、《十二姐妹和其他故事》(TheTwelveSistersandOtherStories)等等。当然,他还创作过其他类型的作品,但在欧洲和美国,知名度都不如他的童话作品。

鉴于此,我们挑选并翻译了爱华尔德的四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第一辑出版。它们分别为:《两条腿》、《池塘》、《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和《我的小儿子》。其中,《我的小儿子》虽非科学童话,但充溢于其中的对孩子的爱恰是他创作儿童文学的全部灵感和动力来源。因此我们特地将其纳入这套爱华尔德的童话作品集,以飨读者。

现在,当国内读者一遍遍咀嚼爱徒生的童话菁华时,不妨也翻一翻爱华尔德的童话作品。他们在童话的故乡辛勤耕耘,前仆后继,创造出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童话类型,绝对可谓童话王国里两座相互辉映与媲美的城堡。当然,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存在疏漏一定在所难免,谨祈广大读者见谅并指正。

后记

丹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的童话作品大致创作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内容生动活泼,极富自然主义情趣,然而百年来却不为国人所熟知。2007年,我无意之中在图书馆的旧书库里发现了李小峰译于民国时期的童话《丽条腿》,作者正是爱华尔德。仅仅翻过几页,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并下定决心要细细品读这部小书,将来有时间的话还要重译此书。谁知此后命途多舛,颠沛流离,这个愿望一直等到2010年春节前才得以实现。译稿一置就是两年,直到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赵博雅女士慧眼识珠,热心筹划出版事宜,此稿才得以逃脱尘封的厄运。

由于除了《两条腿》之外,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再无任何译本,因此赵女士又建议我再译三部以飨读者。于是《我的小儿子》、《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和《池塘》就相继译出了,其中《我的小儿子》由我翻译,另外两部则分别由我的两位朋友——庞安坤和王云飞翻译。安坤兄和我是多年的好友,2007年下半年我在贵州山区支教时遇到了他,彼此兴趣相投,一见如故。在山区那静谧而又充实的岁月里,我们白天给当地的小学生上课,晚上则埋首史籍、交流心得。他在翻译《蜂后以及其他自然故事》时,还查到了部分内容的俄译本和另一种英译本,并加以校对,可见其专注用心。王云飞则和我同窗两年,学问扎实,为人善良诚朴而又富有童心。我们三人共同翻译爱华尔德的儿童文学作品,目的在于向国人介绍和推荐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优秀作品,而不是为了翻译而翻译。

爱华尔德比安徒生晚生约半个世纪,既生瑜何生亮?长期以来,国人只知丹麦有个安徒生,却不知还有爱华尔德。在安徒生的盛名之下(爱华尔德的小儿子就十分喜爱安徒生童话),爱华尔德另辟蹊径,成功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那浓郁的自然主义情结无处不在,相信一定会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别具一格的清新画面。

爱华尔德这四部作品的出版,离不开译者和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我要感谢庞安坤和王云飞对于这项翻译计划的兴趣和贡献,他们使我体会到了新时代里协同合作的效率和重要性;感谢这四部童话作品的插图作者林楚玲;感谢编辑赵博雅、邓茗文和陈霞的热忱和耐心。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这四部译作将没有机会和读者见面。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丹麦文学史上,爱华尔德的童话创作影响力与安徒生相当,但两者的作品风格却大相迥异。爱华尔德是用童活来阐述自然、科学与现实,写的是自然科学童话,而且佳作累累。他与安徒生一起,构建了童话王国里相互辉映的两座巍峨城堡。可惜的是,国人提及丹麦和童话,只知道安徒生,不知道还有爱华尔德与之媲美。

——文学评论家G.C.摩尔·史密斯

教育的真谛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生活;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就意味着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卡尔·爱华尔德创造了一种将大自然的美妙和理性,溶入到儿童世界的文学作品,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教育的秘密,让孩子在其中完整而饱满地长大。读这些作品,孩子能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母亲知道了如何陪伴孩子,父亲体晤了自己的修为,老师学会了生动的方法。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蜂后及其他自然故事(卡尔·爱华尔德童话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麦)卡尔·爱华尔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26433
开本 32开
页数 1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34.88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