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
内容
编辑推荐
1、本书讲述了“七七事变”之后,现代中国的“工业先导”“技术篓子”——“较为黄”团体于战火中西迁入蜀、存续民族化工命脉的传奇往事。2、从大海到江河,从云聚到星散,第一代工业人范旭东(有名爱国实业家,“较为黄”团体创始人、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侯德榜(世界有名科学家,制碱工业技术权威,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李烛尘(有名政治活动家和爱国企业家、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孙学悟(我国有名的化工学家、化工科技事业及应用微生物事业开拓者、基础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等人即便身陷家国困厄,仍倾力奋斗、微光成炬。3、作者龚静染花费近二十年调研,以大量一手档案、文献和亲历者口述为基础,辅以80余张珍贵史料图片,理清时代脉络、复原历史细节,继《李劼人往事1925—1952》之后为读者呈现又一非虚构文学佳品。4、“较为黄”团体所设的四大信条: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优选光荣——目前仍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标杆之一。
内容推荐
1924年8月,位于塘沽的永利碱厂正式出碱,开创了中国乃至东亚制碱史的第一页。在创始人范旭东、侯德榜等人的苦心经营下,中国基础化工出现盐、碱、酸、肥齐头并进的局面。“七七事变”后,永利这个“吾国专享的化学命脉”被日寇占领,与其一脉相承的久大精盐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也遭受重创。为保存民族化工火种,“较为黄”千余名员工及家属携带机器设备西迁四川,完成了中国化工发展目前少见的壮举。他们在人烟稀少、满目荒凉的土地上先后建设了永利川厂、自贡久大模范盐厂和十余家小型工厂,以维持生计、支援抗战。永利川厂所在地被命名为“新塘沽”,为的就是“燕云在望,以志不忘”。本书采用非虚构历史写作方式,展现了“新塘沽”在中国抗战史、中国科技目前的丰功伟绩,揭秘了蒙尘半个多世纪的“永利化工“西迁往事,勾勒了战火中爱国科学家和实业家的奋斗群像,歌颂了创业者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大量一手档案、文献和亲历者口述为基础,理清时代脉络、复原历史细节,为读者呈现一部抗战期间民族工业西迁的动人史诗。
目录
引子
第一章战乱
中国需要硫酸铔
候德榜远赴美国
化工的另一只翅膀
沦陷前夜
铔厂之厄
困守卸甲甸
第二章西迁
寇中脱险记
南北两厂沦陷
长夜来临
从汉口到重庆
流落山城
意外的订单
第三章寻路
缪秋杰之邀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静染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40536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