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调查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中国社会学会方法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教学名师范伟达教授与其合作者科学系统总结调查研究历史经验、展示我国从古到今调查研究丰硕成果、指导与探讨当今与未来中国调查的一部力作。调查研究是对客观事物完整的认识过程,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其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市场研究和政府决策中的广泛应用,这使得对中国的调查历史进行科学总结显得更有必要。书写《中国调查史》就是从实求知、达到从实求真,从调查史看真历史。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的认识现实、了解社会的科学方法,犹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该书正是从理论方法、历史进程、调查领域等多角度对之加以梳理和归纳,希望对于当代以及今后的调查研究产生启示和借鉴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编源远流长:古代调查时期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调查思想 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思想 第二节古代实学思想 第三节儒家思想 第四节古代文人墨士的调查意识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调查实践 第一节调查方法雏形 第二节古代统计调查 第二编西学东渐:清末民初时期 第三章清末民初现代调查之兴起 第一节清末民初之大势 第二节现代调查之兴起 第四章社会学调查的开端 第一节社会学的传人与调查 第二节现代统计学的传人 第三编风雨苍黄:民国战争时期 第五章中国社会调查运动 第一节倡导社会调查 第二节社会调查派 第三节社区研究派 第四节社会调查运动的方法论基础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调查 第一节以革命为导向的调查运动 第二节“问题与主义”之争 第三节的调查研究 第四节中共调查研究决定与调查运动 第四编旭日东升:探索建设时期 第七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调查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调查 第二节民族识别与民族调查 第三节第一、二次人口普查及其研究 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的重新定位 第八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第一节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第二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第三节重提阶级斗争及其失误 第四节调查研究的理论升华 第九章扭曲异化的“调查” 第一节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继续革命理论 第二节影射史学与“经典”调查的泛滥 第三节“一句顶一万句”和个人崇拜 第四节冤案和清队专案组的内查外调 …… 第五编中国特色:改革开放时期 第六编展望未来:研究方法新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调查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伟达,范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118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773000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8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