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质性访谈 在教育研究中"聆听"与"理解"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丛书特点:质性研究是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是一套基于华东师大教育学部课程教学实践的系列丛书,是非常好的质性研究入门指南,具有以下特点:? 关注质性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和理论的前沿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对教育质性研究方法运用的导向性;以案例分析为主,帮助读者通过实例理解理论背后的实践内涵。? 作者团队成员均为华师大中青年学者,拥有非常丰富的有关质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丛书既可以作为学习者课堂学习的延伸阅读,也可以为对教育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有需要的学习者自学所用。本书特点:本书以经典导读为主线,通过介绍两本质性访谈著作和典型的访谈案例,为对质性研究感兴趣或开展质性研究的各类研究者提供有关访谈法的知识原理和实用技术,以促进质性研究与教育实证研究的发展。本书详细解读和阐释了访谈法的内涵、特点、优势、操作和分析等,这些信息对于运用与实践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访谈的基本要领与操作过程。主要特点有:? 经典质性研究著作导读——质性访谈方法的解读与导读,轻松入门(《质性研究访谈》《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 内容全面,包含质性访谈的全过程阐述质性访谈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和技术:质性访谈的准备工作,访谈过程中的表达、聆听与回应,访谈资料的整理,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质性访谈的基本要领与操作过程。? 案例丰富、操作性强引用和列举了较多有关教育研究中访谈的资料片段,更加具体、直观地说明访谈法的本土化运用技巧。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的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团队统一编写的“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经典导读、方法技术、案例分析。经典导读部分,以《质性研究访谈》《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两本经典质性访谈著作为重点,并对两本书从理论层面上探讨的质性访谈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结合一些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学习者清晰、有效地把握质性访谈的特点。方法技术部分具体介绍了参与观察法的操作步骤。方法技术部分,作者对以上两本书中关于具体开展访谈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经历和访谈思考进行详细的呈现。案例分析部分,主要通过以访谈为主要方法的经典质性研究报告为案例,并对其中多个访谈片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研究者是如何通过访谈来解读受访者的,是如何反思质性研究的,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建构意义的。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经典导读:两本质性访谈著作中的启示 一、访谈是一种研究性的专业会话 二、基于现象学的深度访谈具有独特价值 三、进一步了解质性访谈丰富多样的类型与形式 第二章 方法技术:怎样提问 、聆听与记录 一、质性访谈的准备工作 二、访谈过程中的表达、聆听与回应 三、访谈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 案例分析:如何在解读与反思中建构 一、《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走进他人内心世界的访谈 二、《变革学校——一位中学校长的口述史》:共寻教育梦的访谈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质性访谈 在教育研究中"聆听"与"理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白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409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95000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