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透视王朝灭亡真相,
自切片中剖析大清改革历程。
看清1861—1911年的历史,就能理解大清走向灭亡的每一步。
图书 | 大变局 晚清改革五十年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于细微处透视王朝灭亡真相, 自切片中剖析大清改革历程。 看清1861—1911年的历史,就能理解大清走向灭亡的每一步。 内容推荐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总理衙门的创设、同文馆的建立、近代海关系统的引入、洋务军工企业的创办、外交使团的西行、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在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深埋改革主张的冯桂芬、选择性“开眼看世界”的斌椿、时代的出局者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的有识之士;也有在天下观与国家观的碰撞时,作为惨淡时代中流砥柱,但又困于传统礼教之中难以自拔的乡绅;以及生活本就已经支离破碎、濒临崩溃的底层民众。 目录 序言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复盘马勇 前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第一章1861年:改革始于人事更迭 咸丰皇帝至死不回京 奕诉艰难创设总理衙门 冯桂芬深埋改革主张 第二章1862年:步履艰难同文馆 满人本位意识下的改革 真诚勇敢的无知顽固者 没能录取到任何体面人 第三章1863年:赫德执掌大清海关 “领事保关制度”因贪腐崩溃 “外籍税务监督制度”的由来 “如果我们有一百个赫德” 第四章1864年:太平天国偃旗息鼓 天王与东王的冲突 人力与物力的汲取 条例与制度的缺陷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变局 晚清改革五十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谌旭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1119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7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765000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