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透过文化之镜 从另一种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文学
内容
内容推荐
基于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思考,也基于对儿童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内在文化逻辑的认识。本书在“儿童”这一具有多向度解读的开放性逻辑前提下,引入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策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基因以及它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从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来重新考察中国儿童文学,以期发现一种新的维度与学术生长点。
目录
绪论/001
第一节理解大众文化/002
1.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002
2.工业化、城市化和大众文化/005
3.儿童与大众文化/009
第二节理解童年/015
1.对“童年”概念的历史考察/016
2.童年的被塑造性/019
3.童年的资源性/026
4.童年的变异性/036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现代面貌/041
1.《鹅妈妈的故事》和纽伯瑞童书/041
2.教育儿童的文学和《格林童话》/045
3.副文学时代的儿童文学/048
第一章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发生再考察/054
第一节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童年书写/054
1.蒙学中的儿童/054
2.图像中的儿童/057
3.《世说新语》中的童年文化/065
第二节开启“中国式”现代儿童启蒙之路
——《小孩月报》/079
1.传播的困境/080
2.儿童福音小说翻译中的接受与过滤/084
3.从横向移植到纵向延续/090
第三节《点石斋画报》中的童年“浮世绘”/094
1.新旧杂糅世界的目击者/097
2.混乱世界的承受者/100
3.来自神秘世界的造物/103
第二章从理想国出发:中国儿童文学大众化实践/107
第一节从歌谣运动到文学研究会/107
1.周作人的儿歌研究/108
2.刘半农的诗歌实验/113
3.文学研究会成员的小说创作/121
第二节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129
1.何为“黎锦晖现象”?/129
2.同一时空中的交错/131
3.批评的独立与文化的多元/134
第三节都市文化的早期图像记忆
——1935年的三毛漫画/138
1.一个来自中产阶层的儿童/140
2.一种现代的童年观/142
3.一个文学母题的图像叙事/146
第四节“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的表意空间和叙述美学/151
1.假想的动物世界/151
2.假想的儿童世界/154
3.想象的起点与边界/156
4.若隐若现的游戏世界/159
第五节红色种子·双面神·独生子女/164
1.一粒“芽期”漫长的红色种子/164
2.一个降临凡间的双面神/170
3.一个邻家独生子女/178
第三章话语的叛逆:僭越后的道德焦虑与机器图腾/188
第一节在启蒙与狂欢之间游走的僭越/190
第二节僭越与狂欢之中的道德焦虑/195
第三节“永恒男孩”的机器图腾/202
第四章教科书——中国儿童文化产业的试验场/207
第一节从“西学东渐”到本土化的实现/208
第二节从教育的启蒙到儿童文化的塑造/212
第三节从儿童—成人到成人—儿童/216
结语/221
参考文献/224
后记/229
主编小记/231

\t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透过文化之镜 从另一种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恩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539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3-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