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5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
内容
试读章节

诗词,滋养心灵的沃土——记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

江胜信

引子

阳光,恩泽般透过窗纱,满屋子弥漫着诗的香气。

又到周六,又一台诗词的盛宴。

“宴会厅”设在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寓所的客厅。这里透着禅意:几枝翠竹,一株兰草,整面墙的书柜旁边挂一幅字,上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对面墙上有幅画,画着几枝粉荷,还有一块匾,刻着老师顾随写下的“迦陵”二字。“荷”是叶先生的小名,先生一生写了数十首与荷花有关的诗词,但她更爱用“莲”这个喻佛之字。“迦陵”是叶先生的别号,原取“嘉莹”之谐音,但恰好佛经中一种鸟的名字就叫“迦陵频伽”,此鸟性灵,能传递钧天妙音。

“食客”约20人,有叶先生的博士生,有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美籍华裔母女,有三位听了她35年课的超级“粉丝”……客厅两侧的沙发挤不下了,大家熟门熟路去取加座——十多张重叠摞放的圆凳子。

“大厨”就是年届九旬的叶先生。她整衣端坐,意暖神寒,气息如兰,胸有成竹,清了清嗓子。

对于人的寿命与状态的关联,孔子只说到70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说到80岁,八十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古人没有说到90岁会怎样。

90岁的叶先生,会让人一时间恍惚,分不清眼前的是她?是诗?或是——诗的化身?

开席了!叶先生“厨艺”出神入化,那诗词的色香味,牵引着我们的视线、鼻息、味蕾甚至是听觉、意念。她那优雅而不失豪放的举手投足,柔婉而不失顿挫的行腔吐字,考证而不失神游的条分缕析,营造着魔法般的磁场。仿佛赐你一把密匙,穿越历史之门——此刻不存在了,回到唐玄宗天宝三年夏天;客厅不存在了,来到洛阳城一间酒肆;你我不存在了,变成了衣袂飘飘的诗中圣、诗中仙,怀才不遇的杜甫初会辞官乞归的李白,一见如故,“遇我夙心亲”……

这样的一见如故,在35年前的1979年,当叶先生第一次从加拿大归国讲学走进南开大学课堂时,也曾有过。“用《楚辞。九歌》里的一句诗形容,那就是‘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我感到我与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与李白和杜甫聚散随缘、心心遥对不同的是,叶先生把一见倾心演绎成了以心相许,终身相随。2014年9月回到南开以后,她决定结束天津和温哥华两地之间的候鸟生活,留下不走了。离公寓不远处,“迦陵学舍,,刚刚封顶,正待启用。这座以叶先生别号命名的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将成为她的家园。

“呃咳……”一阵咳嗽,叶先生扶好老花镜,看看闹钟:“两个小时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然后从加了靠垫的椅子上缓缓起身,慢慢挪步。这是刚刚还神采飞扬、心游八荒的您吗?还有,李白呢?杜甫呢?叶先生您把他们收哪里去了?

博士生熊烨还在流连刚刚的氤氲,正在准备论文的他“太享受与先生共处的时光,舍不得毕业”;追随了先生30多年,两鬓染霜,已从教师岗位退休的“老学生”们,与先生相约“下个星期还来听课”;旁听的我一时间回不过神来,体会到为什么有观众在听到叶先生的电视讲座后,会在来信中将那种美好的感受描述为“三月不知肉味”。

我还理解了,这个初冬,肺部感染、大病初愈的叶先生为什么一下病床就问:“什么时候让我给学生讲课?”她说她一生有两大嗜好,一是好诗,二是好为人师。从1945年起,整整70载,叶先生执鞭杏坛从未间断。

我曾在武汉的古琴台读到叶先生留下的诗,“翠色洁思屈子服,水光清想伯牙琴”。高山流水遇知音,如果把叶先生的讲诗授业比作伯牙琴,那些用心灵倾听“琴声”、让“琴声”滋养生命的学生们,不就是“钟子期”吗?那些恍惑中循着“琴音”,发现“琴音”背后美妙之境,触到古人血肉之躯和高洁之魂的学生们,不就是正在走来的“钟子期”吗?

诗词,曾支持她走过忧患,她深知诗词的力量。

当现代人的迷失用物质和科技解决不了而回到传统文化中求解的时候,她想要传递这种力量。度己之后度人,她将此当作今生的使命。

因为使命,所以慈悲。不论你的年龄,不论你的学识,她都会循循善诱,不厌其烦。

因为慈悲,所以虔诚。讲诗传道的前一天,她不见外客,养息静气,辟谷一般净化身心。

因为虔诚,所以圣洁,如同她15岁时写下的《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因为圣洁,所以,她像中华诗词之美,可以滋养灵魂,度引苍生。

1989年,叶先生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08年,荣膺中华诗词学会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国家“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声名日隆,她保持着清醒:“‘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名声超过现实的话,应该感到羞耻。”

叶先生对自己的定位是:首先是老师,其次是研究者,最后才是诗人。面对别人“年纪大了,多写点书,少教些课”的好意劝说,先生淡然道:“当面的传授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P1-3

目录

诗词,滋养心灵的沃土——记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

猎狐缉捕组在行动(节选)

与魔鬼博弈(节选)——留给现实和未来的思考

启功:文衡史鉴总菁华

热血长歌——滇西多民族抗战纪实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

重症监护室——ICU手记

一座让路的古寺(节选)

告别梦想(节选)

序言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社曾编辑出版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年选本,其后,这项工作一度中断。进入新的世纪,我社陆续恢复编辑出版短篇小说年选、中篇小说年选、散文年选,对当年我国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创作实绩进行梳理、总结,向读者集中推荐,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为新世纪的文学积累做出了贡献。

报告文学敏锐及时地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活。根据文学界人士和读者的建议,同时与小说年选、散文年选形成系列,我社又恢复编辑出版报告文学年选;编选范围原则上为当年全国各报刊上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人选篇目的排列以作品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我们希望年度报告文学选能够反映当年报告文学的创作概况,使读者集中阅读欣赏当年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期望得到文学界和读者的批评和建议。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内容推荐

李炳银主编的《2015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汇集2015年度全国各实体期刊、杂志发表的影响广泛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力求全面展现当今社会发展的风貌,以及2015报告文学的整体水平。在传统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读性的选择。2015报告文学的编辑,力求视野较之以往更加开阔,选材更加合理,且有开拓性。

编辑推荐

报告文学敏锐及时地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活。根据文学界人士和读者的建议,同时与小说年选、散文年选形成系列,本书编选范围原则上为当年全国各报刊上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人选篇目的排列以作品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李炳银主编的《2015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包含了《诗词,滋养心灵的沃土——记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启功:文衡史鉴总菁华》、《中国“失独”家庭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手记》等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5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炳银主编
译者
编者 李炳银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4689
开本 32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5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6043806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