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经学史·南北朝、隋及初唐卷 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美国杨百翰大学韩大伟(David B. Honey)教授所著五卷本《中国经学史》的第三卷,起于南北朝,而断于初唐,以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为核心,历述了经学的分裂与复归一统。全书贯彻了韩大伟教授“聚焦领袖群伦的宗师,例举举足轻重的先哲,并追踪他们身后的影响,借此概括各个时代的主要潮流”的写作理念,以及中西经学研究对比的视野。全书体例谨严,既有对经学发展的宏观把握,也着重分析了皇侃、熊安生、刘炫、刘焯、孔颖达、颜师古等个案,填补了西方学界尚无中国经学通史的空白,是一部的经学史研究著作。 目录 本卷导言 凡例 第一部分南朝 第一章概述:北方的守旧与南方的新变 第一节分裂时期的经学 第二节诠释学的再定义 第二章南朝学术(Ⅰ):宋、齐 第一节刘宋经师雷次宗 第二节刘宋经师庾蔚之 第三节南齐经师王俭与其目录学 第四节南齐经师刘 第三章南朝学术(Ⅱ):梁 第一节梁武帝萧衍 第二节皇侃的先驱 第三节皇侃 第四章南朝儒林 第一节《梁书·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二节《陈书·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三节《南史·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四节结论 第二部分北朝、隋及初唐 第五章北方学风 第一节对北方经学性质解读的三种观点 第二节治《礼记》的北朝经师 第三节治《礼记》之外经典的北朝经师 第六章北朝儒林 第一节《魏书·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二节《北齐书·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三节《周书·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四节《北史·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五节结论 第七章隋代经学 第一节《隋书·儒林传》的构成 第二节《隋书·儒林传》所载经师 第三节隋代经师评述 第八章陆德明、陆法言与音韵学的整合 第一节陆德明的先辈:刘芳与萧该 第二节陆德明 第三节陆法言的先辈 第四节陆法言 第九章初唐经学的隋代基础 第一节二刘的学术风貌 第二节刘焯 第三节刘炫 第四节隋代经学对初唐经学的影响 第十章初唐经学 第一节政治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颜师古与《五经定本》 第三节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第四节《十三经注疏》中其他唐代义疏的撰者 第十一章南北朝、隋及初唐时期经学研究述评 参考书目 长歌行 致谢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经学史·南北朝、隋及初唐卷 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韩大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202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33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126.2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