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容忍与自由(胡适语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容忍与自由(胡适语录)》编著者胡适。

胡适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入,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胡适是《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即甲戌本)孤本的发现者和拥有者,并且发现了一系列珍贵的版本比如庚辰本,为现代红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内容推荐

《容忍与自由(胡适语录)》编著者胡适。

《容忍与自由(胡适语录)》内容提要:与众多古今知识分子潜心书斋独善其身相比,胡适的一生,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人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以其高度的理性和智识备受推崇。他的著作中有不少的政论,以谈论时事、激扬道义为己任,文章目光高远、关心家国,又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方案,虽然未必都是横眉冷对与匕首投枪,却同样有不少狮吼雷鸣、振聋发聩之声。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致知篇

第二辑 卓识篇

第三辑 品藻篇

第四辑 风雅篇

第五辑 远见篇

第六辑 性情篇

公民学者胡适

试读章节

最可笑的是有些人明知世界“陆沉”,却要跟着“陆沉”,跟着堕落,不肯“救出自己”!却不知道社会是个人组成的,多救出一个人便是多备下一个再造新社会的分子。

——《易卜生主义》

我现在只希望开山劈地,大刀阔斧的砍去,让后来的能者来做细致的功夫。但用大刀阔斧的人也须要有拿得起绣花针儿的本领。

——《胡适的日记》

在历史上,我们看出那现在科学化(实在还是很浅薄的科学化)的欧洲民族也曾经过一千年的黑暗时代,也曾十分迷信宗教,也曾有过寺院制度,也曾度过种种苦修的生活,也曾极力压抑科学,也曾有过严厉的清净教风,也曾为卫道的热心烧死多少独立思想的人。

——《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即如中国八百年的理学功夫居然看不见二万万妇女缠足的惨无人道!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我们不说时髦话,不唱时髦的调子,只要撇开成见,看看事实,因为我们深信只有事实能给我们真理,只有真理能使我们独立。

——《独立评论的一周年》

我们希望提倡一点“反省的态度”。我们希望提倡一种“工作的人生观”。

——《独立评论的一周年》

在这样苦境中,你只有努力工作,你更应该拼命做你的工作。世界上只有真正的工作能够造成人类的幸福。

——《独立评论的一周年》

我认定民国六年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再造中国文明,而再造中国文明的途径全靠研究一个个的具体问题。

——《问题与主义》

病根太深,是我们的根本困难。但是我们还有一层很重大的困难,使一切疗治的工作都无从下手。这个大困难就是我们的社会没有重心,就像一个身体没有一个神经中枢,医头医脚好像都搔不着真正的痛痒。

——《惨痛的回忆与反省》

凡成为领袖人物的固然必须有过人的天资做底子,可是他们的知识见地,做人的风度,总得靠他们的教育训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士大夫,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范式的领袖人物。他们的高下优劣总却逃不出他所受的教育训练的势力。

——《政治人才的来源》

因为我们对于社会的罪恶都脱不了干系,故不得不说老师话。

——《易卜生主义》

社会的改造是这种制度那种制度的改造,是这种思想那种思想的改造,是这个家庭那个家庭的改造,是这个学堂那个学堂的改造。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我曾有几句诗,说:“……此身非吾有: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当时我以为把一半的我归功社会,总算很慷慨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点算学做错了!父母给我的真是极少的一部分。其余各种极重要的部分,如思想、信仰、知识、技术、习惯,……等等,大都是社会给我的。我穿线袜的法子是一个微州同乡教我的;我穿皮鞋打的结能不散开,是一个美国女朋友教我的。这两件极细碎的例,很可以说明这个“我”是社会上无数势力所造成的。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社会上的“良好分子”并不是生成的,也不是个人修炼成的,——都是因为造成他们的种种势力里面,良好的势力比不良的势力多些。反过来,不良的势力比良好的势力多,结果便是“恶劣分子”了。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我公开谴责了东方的旧文明,认为它是“唯物”的,以其无能为力地受物质环境所支配,不能运用人类的智能去征服自然界和改善人类生活。与此相反,我认为尽可能充分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来寻求真理,来制服天行以供人用,来改变物质环境,以及改革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以谋人类最大幸福,这样的文明,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

——《文化的冲突》

二千三四百年前的柏拉图和阿里±多德,和我们时代不同,事势不同,历史地理不同,他们的话是针对他们的时势说的,未必能应用于我们中国今日的时势。

——《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

第三,在创办新事业之先,应该充分利用专门技术人才,改革已有的建设事业,使他们技术化,使他们增加效率。

——《建设与无为》

评判的态度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洒回头讲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丑夫出来调和。

——《新思潮的意义》P15-P18

序言

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汉族,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糜,学名洪□,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岁随母去台湾探父,曾住台南和台东,5岁回祖籍安徽绩溪读私塾,20岁留学美国,1917年学成归国;1958年起担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家中招待朋友时突发心脏病逝世,终年71岁;一生荣获36个博士头衔。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1920年3月,他所写的白话诗集《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个人诗集,也是第一部白话诗集;1920-一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的小说《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罗家伦、杨振声、冰心等。胡适对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等12部小说的研究皆卓然有成,著述60万言,结集为《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出版。胡适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入,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胡适是《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即甲戌本)孤本的发现者和拥有者,并且发现了一系列珍贵的版本比如庚辰本,为现代红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胡适先生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自传》、《戴东赢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藏晖室札记》、《胡适日记》、《齐自石年谱》,以及《先秦名学史》等英文论著。从1919年起,还陆续翻译了都德、莫泊桑、契诃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伦的长诗《哀希腊》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容忍与自由(胡适语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7524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