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外国哲学 第46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外国哲学》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组稿,刊登外国哲学专业研究者的学术文章。本书包括希腊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研究、现象学研究、分析哲学研究、学术争鸣五个栏目,共收录15篇文章。其中希腊哲学研究栏目收录了三篇文章,主要讨论柏拉图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亚里士多德论本质、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认识论的修正。基督教哲学研究栏目收录了的两篇论文分别是关于宗教哲学方法论和教会艺术中的圣像的研究。现象学研究栏目收录了两篇关于梅洛-庞蒂思想的文章。分析哲学研究栏目收录的三篇论文分别探讨信念问题、元伦理中的构成主义和语境主义。学术争鸣栏目是围绕胡好教授的文章《论康德的第一类比》展开的质疑与回应。 目录 古希腊哲学研究 王玉峰柏拉图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种飞跃 吕纯山亚里士多德论本质——兼论《形而上学》Ζ卷与理念论的纠缠 许欢张燕准则学和物理学的“并置”——伊壁鸠鲁对德谟克里特认识论的诊断和修正 基督教哲学研究 徐龙飞宗教哲学方法论 钱怡婷浅析圣像的意义与内涵 现象学研究 刘哲栏目主持人寄语 刘哲何谓自然化现象学?梅洛-庞蒂对现象学与心理学关系的反思 刘任翔论《生成主体性》中的“内在”与“同时” 沈宇彬“可见的主体性”与“不可见的时空性”——从《生成主体性:梅洛-庞蒂与唯心论》一书谈起 分析哲学研究 李麒麟栏目主持人寄语 赖国伟权衡信念的认知与实用理由:一个新模型 王瑾辉为什么要在乎能动性——论构成主义对类能动性反驳的回应 李麒麟认知对比主义与语境化的认知对比机制 学术争鸣 胡好《论康德的第一类比》概要 孙奕琦论康德的第一类比及经验类比之间的关联——兼与胡好教授的商榷 胡好再论康德的第一类比——回应孙奕琦的质疑 《外国哲学》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外国哲学 第4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水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19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1-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