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飞侠彼得·潘/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小飞侠彼得·潘》是作者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有一天晚上,有三个梦想自己可以飞翔的孩子——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邂逅了那个永远都不会长大的彼得·潘。彼得来到温迪的家中,教会了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如何在空中飞,并且将他们一起带到了永无乡。他们一来到岛上,险事便接踵而至。他们先后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盗和美人鱼。由于作恶多端的海盗船长胡克的存在,战事频频爆发,永无乡无安宁之时。但是虽然不幸的事情会频繁地发生,彼得·潘总会及时大显身手,化险为夷。作品将荒谬的想象、神仙般的故事、惊险的情节,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的描述、幽默讽刺的手法,编织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当中,给予读者强烈的震撼。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读过本书之后都可以再一次发现那些最原始、最单纯的快乐。上百年来,彼得·潘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在西方世界中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象征着青春的永恒和无止境的冒险精神。

内容推荐

《小飞侠彼得·潘》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作品,是一部充满想象与冒险的经典儿童故事。《小飞侠彼得·潘》中描述了一位永远不愿长大的男孩彼得·潘与一群孩子在永无乡的生活。在这里,有孩子们渴望见到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仙女、人鱼公主、印第安人、海盗、野兽和飞鸟。彼得·潘带领着孩子们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

目录

第一章 彼得·潘闯了进来/1

第二章 影子/9

第三章 走啦,走啦/18

第四章 飞行/31

第五章 来到了真正的岛/40

第六章 小屋子/50

第七章 地下的家/59

第八章 人鱼的礁湖/65

第九章 永无鸟/77

第十章 快乐家庭/80

第十一章 温迪的故事/86

第十二章 孩子们被抓走了/94

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仙子吗/98

第十四章 海盗船/106

第十五章 和胡克拼个你死我活/113

第十六章 回家/122

第十七章 温迪长大了/130

彼得·潘在肯辛顿公园/141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彼得·潘闯了进来

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只有一人是个例外。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很快地了解到他们即将长大成人。温迪是这样懂得的:在她两周岁的时候,有一次正在花园里玩耍,她采了一朵花,放在手中,向着妈妈跑了过去。我想着,她那个模样肯定是非常讨人喜欢的,因为,达林太太将手放在胸口上,大声地说:“如果你可以一直这么大那该多好呵!”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如此。可自打那之后,温迪便明白了,她总有一天是要长大成人的。人只要一过两岁就总会懂得这一点的。两岁,是个终结,但也是个开始。

当然哕,他们的家坐落在门牌十四号的那所宅子里,在温迪出生以前,妈妈理当是家中主要成员。她是个受人欢迎的太太,满脑子都是幻想,还长了一张甜蜜的、爱逗人开心的嘴。她那喜欢幻想的脑袋,好似那些来自东方的奇特的小盒子,一个套一个,无论被你打开了多少,在它的里面总会还藏着一个。她那张甜蜜的、逗人开心的嘴,总是挂着一个温迪无法得到的吻,可是那吻显然就在那儿,就挂在右边的嘴角上。

达林先生就是如此赢得他的太太的:在她的儿时,有好些男孩儿都愿意围着她转,当他们长大以后,突然发现他们全部都爱上了她,于是乎他们就全部都小跑着冲进她的家中并且跟她求婚;唯有达林先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他租了一辆马车,抢在最前面来到了她家中,于是便赢得了她。达林先生几乎得到了她的一切,唯独两项没能得到,一个是藏在她那些小盒子最深处的一个,还有一个便是她的吻。那个小盒子他一直就不晓得,而且那个吻他也逐渐地不想再去求得了。于是温迪心说,也许拿破仑可以获得那个吻,不过我估计着,拿破仑也肯定尝试着求吻来着,可是事后却怒发冲冠地甩门而去。

达林先生常常对着温迪夸耀说,她的妈妈不单单爱他,而且还钦佩他。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懂股票、红利什么的。当然啦,这些事谁也弄不明白,可达林先生倒是挺在行的,他总是说,股票上涨了,红利下跌了。他说得那么有条有理,无论哪个女人都会钦佩他。

达林先生与达林太太结婚时,达林太太身穿一身雪白色的嫁衣。最初,她把家中的账目记得井井有条,甚至很高兴,像做游戏一样,连一根小小的菜芽都不放过。可是逐渐地,连那些大大的菜花都被她遗漏了,账本上被画上了一部分没有实际面孔的小娃娃。她应当记账的地方,被她画上了这些小娃娃。她估计他们就要到来了。

第一个到来的是温迪,然后是约翰,最后是迈克尔。

在温迪出生后的一两周,爸爸妈妈不晓得是否能够养活她,因为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不过达林先生自从有了温迪之后倒是十分得意,可他是个相当现实的人,他在达林太太的床边上坐着,握着她的手开始一笔一笔给她算花销账。达林太太带着恳求的表情看着他。她想,无论如何也得尝试一番看看,可达林先生并不是这样做的。拿来一支铅笔一张纸坐下细算才是他的做法。这期间如果达林太太提一些意见搅浑了他,他就又得重新算起。

“好了,先别插嘴了。”他央求说,“我现在这儿有一镑十七先令,在办公桌里还有两先令六便士;办公室的咖啡我可以先不喝了,那么就可以省下十先令,就有两镑九先令六便士。然后加上你的十八先令三便士,总共是三镑九先令七便士,我的户头上还有五镑,总共八镑九先令七便士——是谁在动呢?——八——九——七,小数点进位七——先别说话,亲爱的——还有你借找上门来的那人的一镑钱——稍稍安静些,宝贝——小数点进位,宝贝——你瞅瞅,终究让你给弄乱套了——我之前是说九——九——七来着?对了,刚才我说的是九——九——七;问题是,我们仅凭借这个九——九——七,能不能尝试下凑合着过一年?”  “我们当然可以了,乔治。”达林太太大声说道。她理所当然是维护温迪的,可达林先生是两人中最精明的人。

“别把腮腺炎忘了,”达林先生稍稍带点胁迫地警告她,然后又接着算了下去,“腮腺炎我暂且算它一镑,不过我敢打赌,它很有可能要花三十先令——别插嘴——麻疹一镑五先令,德国麻疹是半个几尼,合计是两镑十五先令六便士——别摇我的手——百日咳,姑且算十五先令。”——他接着算下去,但是每每计算出来的结果均不相同。不过到头来温迪总算是逃过了这一劫,腮腺炎下降到了十二先令六便士,两种麻疹并作一种处理。

约翰出生时,也同样遭遇了这样的风波,迈克尔遭遇的险情更加严重。不过他们两个到头来都还是活了下来,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够看到姐弟三个排成一列,由保姆带领着,去上福尔萨姆小姐的幼儿园了。

达林太太很满足于现状,但是达林先生却喜爱凡事都与邻居们看齐;因此,很显然他们也得雇一位保姆。因为孩子们喝的牛奶过多,导致他们很穷,所以,他们家雇的保姆仅仅只是一只表情严肃的纽芬兰大狗,名字叫娜娜。在达林夫妇请它之前,这条狗的主人并不固定,不过它一直把孩子看得很重要。它和达林一家是在肯辛顿公园里结识的。它无所事事的时候就去那儿闲逛,伸头进摇篮车窥视,那些神经大条的保姆一直都很讨厌它;因为在她们回家的时候,它总是跟着她们,并且向她们的主人汇报情况。它俨然成了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保姆。在给孩子洗澡时,它是多么仔细谨慎啊。夜里无论何时,在它看管之下的孩子只要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它便起身一跃。狗窝自然是设在孩子们的育儿室里。它天生就很机灵,明白什么样的咳嗽是不能懈怠的,何时该用一只袜子把脖子围起来。它向来都认同老式的医治方法,例如用大黄叶;要是被它听到什么细菌之类的新鲜词汇,它便会用鼻子十分不屑地哼一声。你要是瞧见它看护着孩子上学去那种斯斯文文的景象,真会大开眼界。当孩子们毕恭毕敬时,它就安静地在他们身边走着;若是他们乱蹦乱跳,它就把他们推进队伍。在约翰踢足球的日子,它向来都会记得带着他的线衣;天气不好要下雨的时候,它就会把伞叼在嘴里。在福尔萨姆的幼儿园里,有一间地下室,保姆们便在那里等候。她们全都坐在长椅上,而娜娜是趴在地板上,不过这也是唯一的不同之处。她们以为它的社会地位比她们要低贱,一直假装没把它放在眼里的样子;事实上,娜娜才看不起她们那样无趣的闲聊呢。它很讨厌达林太太的朋友们来育儿室探望,可如果她们真来了,它就事先扯下迈克尔的围裙,给他穿上那件带蓝穗子的,把温迪的衣裙抚平,匆匆忙忙地整理一下约翰的头发。

没有第二个育儿室能经营得比这个更加井然有序了,这个方面达林先生并不是不晓得,不过他有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在心里念叨,担心街坊邻居们会在背后取笑他。

P1-3

序言

《小飞侠彼得·潘》是作者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有一天晚上,有三个梦想自己可以飞翔的孩子——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邂逅了那个永远都不会长大的彼得·潘。彼得来到温迪的家中,教会了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如何在空中飞,并且将他们一起带到了永无乡。他们一来到岛上,险事便接踵而至。他们先后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盗和美人鱼。由于作恶多端的海盗船长胡克的存在,战事频频爆发,永无乡无安宁之时。但是虽然不幸的事情会频繁地发生,彼得·潘总会及时大显身手,化险为夷。作品将荒谬的想象、神仙般的故事、惊险的情节,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的描述、幽默讽刺的手法,编织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当中,给予读者强烈的震撼。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读过本书之后都可以再一次发现那些最原始、最单纯的快乐。上百年来,彼得·潘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在西方世界中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象征着青春的永恒和无止境的冒险精神。自从《小飞侠彼得·潘》被搬上银幕以来,每年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电视上都会播放这个节目,作为大人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这是一部在大人的社会中呼唤纯真和快乐的小说。书中提到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会长大,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成长。我们在成长的历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不好的、邪恶的人或者事,比如小说中所提到的海盗船长胡克。而主角彼得·潘则代表着永恒的纯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最后温迪回到了家中,长大了,并且结婚生子,但她依然没有遗忘曾经单纯的自己。我们也是如此,成长是我们人生中必经的旅程之一,或许会遇到挫折,或许会遇到失败。我们很有可能会迷茫于此,渐渐忘记我们内心中那些最原始的快乐和年幼时的纯真。谁又愿意成长呢?谁不想永葆青春?小说以温迪为主角,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喜欢讲故事。虽然彼得不懂得什么是“爱”,但是在温迪要离开永无乡时他却热泪盈眶。温迪对他说:“我们都会长大,而你却长不大。”故事的最后温迪变老了,而彼得一如从前,于是温迪的女儿以及女儿的女儿都一代代地做了彼得的妈妈。温迪对彼得看似纯粹的爱,在最后却因彼得拒绝长大而化为亲情的延续。文中提到的彼得“拒绝长大”,这貌似已经成了指明人物精神的标志,但是如果这种思想灌注到孩子们的内心当中,势必会让孩子们养成逃避现实、依赖性强的坏毛病,那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小说整体的教育意味十分清晰,通过孩子们的团结互助,让孩子们的美表现到了顶峰,从而也反衬出了坏人的丑恶。这样一部集合了冒险、哲理、爱与飞翔的小说无疑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选译段详细地描述了彼得对妈妈的看法是如何从希望转变成悔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很有教育意味:“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它教导孩子们要把握住机遇。当然,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笔者认为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孩子,同样适用于成年人。机遇不常有,错过不再来。也许你面前就站着一位“伯乐”,而你却无法展现出“千里马”的本事,这样不是太遗憾了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飞侠彼得·潘/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詹姆斯·巴里
译者 胡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8438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20
15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