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在拖累公司
内容
试读章节

谈及感恩一词,我们并不陌生,现在感恩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师长和朋友,但却很少有人会去感恩自己的公司,感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板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是公司提供给了他们工作的机遇,是老板帮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因此他们对公司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这些人看来,企业和员工就是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企业出钱,员工办事,谈不上谁欠谁的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员工轻视手中的工作,把公司对自己的帮助看做是天经地义,对待工作难以全力以赴,甚至还有人把公司当成跳板,一旦学到了东西就义无反顾地另觅高枝,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员工,不仅会拖累公司,而且也会害苦自己试想一下,如果一名员工对公司、对老板没有感恩之情,那么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他又怎么能够自始至终地保持饱满的热情呢?一旦员工失去了工作上的热情,那么就很容易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产生挑剔和不满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极大地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不仅影响到了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拖累了公司的发展

某家企业新招来了一名大学生,叫吴敢,他刚刚大学毕业,脑子里除了从书本上学来的那些理论知识,可以说是什么也不懂在吴敢进入公司之后,公司给予了他充分的照顾:不仅为他提供了不错的薪资待遇,帮助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而且还积极安排他去各个部门实习,让他尽快地融入到公司之中在公司的全力培养下,吴敢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他本人也在不久之后当上了部门的主管

然而,让公司领导十分失望的是,升职之后的吴敢并没有为公司的重点培养而感恩回报,反而天天抱怨自己的工作过于繁重,工资待遇太低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昊敢对工作也失去了原先的热情,起初还只是消极怠工,后来发展到了在公开场合指责同事、领导,不仅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而且还影响了其他同事的工作积极性吴敢的这种表现让公司领导非常不满,不久之后他就被撤消了主管的职务,又变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职员

吴敢之所以得而复失,从一名前途光明的公司主管又降为普通的员工,正是由于他不懂得对公司怀有感激之情如果没有公司的着力培养,他就不可能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公司的业务精英他能在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现,也是因为公司对他的关怀和照顾然而,吴敢却没有想到这些,在他眼中公司做这些是应该的,他不需要为此而对公司怀有感激之情,他唯一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待遇高低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份尽善尽美的工作,很难找到一位十全十美的老板然而,在我们的每一份工作中都能学到宝贵的知识,能够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如失败的沮丧、成长的经验、老板的苛责和同事的竞争等,这些是每一个员工走向成功必须要经受的磨练和考验  常言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世界并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发生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以感恩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企业,才能对工作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在带给企业利益和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个人的能力当你感觉到个人的荣辱已经和企业的发展融为了一体,对企业的感恩、对老板的感激成为了一种习惯,工作将会充满更多的热情,事业上也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时刻对公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明白小我和大我的取舍,在工作上做到上行下效,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时刻对公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和同事相处得更融洽,配合得更加默契,让误会和偏见在理解中被淡忘;时刻对公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真正设身处地的去为公司着想,不会在工作中出现贪图私利、损人利己、消极怠工的事情拥有一颗感恩企业的心,员工才能够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P8-10

目录

拖累公司1——问题员工脑中的“理念害虫”

 No.1:缺乏忠诚度,天天想跳槽

 No.2:公司不是我家开,好坏随它去

 No.3:不感恩公司,不感激老板

 No.4:天下老板最舒服,员工最辛苦

 No.5:没有荣誉感,公司形象“随它去”

 No.6:公司遭遇困难,“跑”得比谁都快

 No.7:不向老板交业绩,只向公司讨薪水

拖累公司2——腐蚀员工品行的私欲膨胀

 No.1:不拿白不拿,办公用品“顺”回家

 No.2:上班时间办私事,编造理由请假

 No.3:泄露公司机密,损害公司利益

 No.4:私自兼差,背着公司揽私活

 No.5:做人没诚信,满嘴是谎话

 No.6:丢下信誉,偷偷带走公司客户名单

 No.7:抗拒不了金钱诱惑,私下吃回扣

拖累公司3——“左右摇摆”的工作态度

 No.1:心态不稳,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No.2:易满足,出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No.3:不求业绩争先,只求工作无过

 No.4:投机取巧,老板在与不在两个样

 No.5:拿多少钱,做多少事

 No.6:自恃“资历”老,喜欢端架子

 No.7:过分乐观,缺乏职业危机感

拖累公司4——那些“不健康"的工作习惯

 No.1:做事无计划,工作无头绪

 No.2:喜欢安逸,习惯说“不可能”

 No.3:自律性差,总是中断工作

 No.4:不讲究,办公环境“脏乱差”

 No.5:迟迟上班来,早早归家去

 No.6:马虎大意,丢三落四

 No.7:丢下工作,办公室成了“聊天室”

拖累公司5——“解决不了问题"的低效员工

 No.1:没条理,胡子眉毛一把抓

 No.2:每天瞎忙活,工作没目标

 No.3: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多次

 No.4:思维僵化,毫无创造力

 No.5:做事无主见,总想靠别人

 No.6:一味蛮干,有干劲却无技巧

 No.7:表达能力差,难和人沟通

拖累公司6——办公室中的“婴儿”员工

 No.1:锋芒毕露太张扬,逢人就说教

 No.2:不尊重直接领导,越级打小报告

 No.3:拉帮结派,影响公司团结

 No.4:开口欠思考,开玩笑不知轻重

 No.5:不懂得宽容,不给同事留面子

 No.6: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

 No.7:工作不认真,只想拍马屁

拖累公司7——爱“逞英雄”的单打独斗员工

 No.1:只爱做主角,不愿做配角

 No.2:立功都是自己,犯错全是团队

 No.3:不会换位思考,宽己严人行事

 No.4:缺乏沟通,凡事爱自作主张

 No.5:孤立自己,不参加集体活动

 No.6:排挤同事,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No.7:只知自扫门前雪,不顾同事瓦上霜

 No.8:开会不发言,开完会全是意见

拖累公司8——重压之下的“挣扎”员工

 No.1:爱钻牛角,不懂排解工作压力

 No.2:遇到丁点儿挫折,就一蹶不振

 No.3:情绪浮躁,做事缺少耐心

 No.4:自尊心太强,禁不起责备

 No.5:在家生气,在公司怄气

 No.6:太过完美主义,难容半点儿瑕疵

 No.7:杞人忧天,想的太多

 No.8:没有热情,对工作失去兴趣

拖累公司9——零执行力的“拖沓”员工

 No.1:借口复借口,借口何其多

 No.2:做事讲情面,该出手时不出手

 No.3:在拖延中让“执行”搁浅

 No.4:从来就不会一次把工作做好

 No.5:做事不求做到最好,执行只为交差

 No.6:自由散漫,毫无责任心

 No.7:不思考,被动执行没主张

拖累公司10——缺乏“学习力"的自负员工

 No.1:骄傲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No.2:好高骛远,不知从一点一滴学起

 No.3:学不能致用,知识只是理论

 No.4:学习没毅力,总是半途而废

 No.5: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没有学好

 No.6:为公司学习,不知所学都是自己的

 No.7:难容新鲜事物,不敢突破自我

 No.8:不求进步,难与公司共进步

 No.9:不感恩公司不感激老板

序言

为什么企业的账面上有高收入却没有高利润?为什么企业的员工众多而效益极差?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亏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本书给出的回答是:所有发展不利的企业必定有若干个拖累企业的人!中国企业管理者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长时间只关注精英员工,只对如何让自己的员工“从优秀到卓越”感兴趣,对那些后进员工基本不关注,只要不出乱子就行,这其实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死穴,也是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能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水桶原理”我们大家都知道,其核心思想是: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一个企业也一样,决定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不是其精英员工有多少,而是其后进员工有多少。后进员工是企业领导者最容易忽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然而它却关系着企业的命运。如果企业一直受这一问题拖累,迟早会被这座大山压跨。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曾做过一个统计,在一个三人组成的团队里面。有一个是创造价值的,是优秀的;有一个是没有创造价值的,是平庸的;还有一个是创造负价值的,是拖累企业的。三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没用的,甚至有一个是有害的。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所有亏损的企业,一定存在着若干个在拖累企业的员工,他们所贡献的价值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是负值,企业的增长与盈利不得不为这些人买单,试问,长此下去,企业怎么会不亏损?

企业必须把拖累企业的人找出来,对于品德不错但缺少经验、能力不足者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于长期工作态度不端正、危害企业发展的则要坚决剔除。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谈到企业用人时曾经说过两句话值得我们借鉴。第一句:“有干劲,你就洒下汗水;有知识,你就献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备,请你让出岗位。”第二句:“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作为管理者决不能麻痹大意。“我们公司现在发展很好,多一个也不嫌多。”;“这个员工也就是爱占公司点小便宜,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只要能给公司挣钱就行了。”;“这个员工和同事关系紧张,但对领导还是很尊敬的,时常替领导办事。”对于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爱占公司小便宜、会拍上司马屁的人公司发展的好时还显不出来,一旦公司遇到问题,需要共同难关时,最先离开公司恐怕是这些人。

同样,作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也应当思考,自己是不是拖累企业的人,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度、观念、方法是否让自己成为企业的成本,自己需要做哪些改进。企业领导者最需要什么的人,自己怎样做才能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企业和员工是利益共同体,明智的员工不应该将自己和企业对立起来。应该把老板视为自己的伙伴,以合作为基础,以双赢为目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一起把企业做强做大!

内容推荐

这本《谁在拖累公司》由辛海著。

他是公司的消极者,他是团队的短板,他让部门变得平庸。在公司最需要时候,他不见踪影;在团队最关键的时刻,他选择退却;对于集体荣誉,他毫不在乎。放眼职业道德,他一无是处。他是公司走向衰败的隐患,他是企业前进中的障碍,他走在公司目标的逆向,他把企业带向深渊。

《谁在拖累公司》告诉你该发现他,拯救他,帮助他,还是淘汰他?

编辑推荐

为什么企业的账面上有高收入却没有高利润?为什么企业的员工众多而效益极差?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亏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这本由辛海著的《谁在拖累公司》给出的回答是:所有发展不利的企业必定有若干个拖累企业的人!中国企业管理者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长时间只关注精英员工,只对如何让自己的员工“从优秀到卓越”感兴趣,对那些后进员工基本不关注,只要不出乱子就行,这其实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死穴,也是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能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水桶原理”我们大家都知道,其核心思想是: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一个企业也一样,决定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不是其精英员工有多少,而是其后进员工有多少。后进员工是企业领导者最容易忽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然而它却关系着企业的命运。如果企业一直受这一问题拖累,迟早会被这座大山压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在拖累公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辛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4338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5.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