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虽然残酷内心仍可变成天堂
内容
编辑推荐

面对这个不如意的世界,你是否也感到迷茫、焦虑、不安、无力感……亲爱的,不要去抱怨他人,也不要总想着改变世界,这样做只会让你越来越感到无力;其实,在残酷的世界里,你仍能活得轻松满足成功快乐——当内心变成天堂,你就能过上天堂般的日子!

每个人都是从内心向外在创建世界,而创建的结果则取决于各自的内心。乐观者凭借自身积极正面的智慧与见解正在创建自己的天堂,在他们为自己创建天堂的过程中,也是在帮助创建一个宇宙万物的天堂。悲观者由于内心的局限性,是在创建地狱,在他们为自己创建地狱的过程中,也是在创建一个全人类的地狱。

被400万人验证的世界级心灵塑造术:与潜意识对话、涂鸦致富法、偶像图画、构想技术、图画暗示法……克劳德·布里斯托编著的《世界虽然残酷内心仍可变成天堂》将是一张地图、一套计划,也是一整组的工具,让你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变,从此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内容推荐

你将要阅读的是一本拥有数百万读者并空前畅销的杰作!

世界虽然残酷,内心仍可变成天堂!这是所有哲学家、宗教领袖、心理学家、幸福导师的一致观点。如果不能构建一个积极阳光的内心世界,一切所谓让自己幸福的方法都将流于空谈。在克劳德·布里斯托编著的《世界虽然残酷内心仍可变成天堂》中,布里斯托以一套简单但却有效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以精神性想象和重复暗示,构建一个阳光的内心世界。

《世界虽然残酷内心仍可变成天堂》将是一张地图、一套计划,也是一整组的工具,让你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变,从此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目录

第1章 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有对应的内心起源

 内心变成天堂,人间处处都是天堂

 在内心画一幅地图,指引行动的方向

 如何把内心力量用到最正确的目标上

第2章 潜意识:内心世界的能量源

 内心世界的组成: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如何改变外在环境?

 和潜意识对话,把内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附录:与潜意识沟通的6个步骤

第3章 构想技术:设计美好的内心世界

 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你就会成为那个样子

 构想!构想!构想!

 让你的内心世界远离负能量

 画出你想要的蓝图,不需要考虑怎么实现它

 把注意力都放到内心的蓝图上

 每天温习你的梦想蓝图,直到它变成现实

 内心的图像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

第4章 图画暗示法:把你想要的景象刻进潜意识

 图像化的心理暗示

 图像化暗示在生活中的运用

 偶像画像或座右铭

 “梦想卡片”

 重复,直到你构想的画面充满内心世界

 附录:信手涂鸦,简单有效的图画暗示法

第5章 信念,让内心天堂变成真实天堂

 信念是所有成就的源泉

 把你的信念付诸实践吧

 信念不是一句口号,它其实很实用

 你的信念足够强大吗?

第6章 重复性暗示:坚定信念的不二法门

 重复、仪式,这就是信仰之源

 重复性暗示可以成为可怕武器

第7章 照镜子:助你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变

 一个通过照镜子转变自我的实例

 照镜子的技术:必将给你带来突破

 照镜子的方法

第8章 学会聆听心灵的声音

 看看爱迪生是怎样做的

 学会聆听心声

 遵从内在声音的指引

 不要错听心灵的声音

第9章 剔除消极思想,拥抱正能量

 你当下的状况取决于之前的思路和行动

 积极进取的人最有魅力

 剔除消极思想,实现由内而外的突破

 做好面对一切的准备

 抛弃一切狭隘的小思想

第10章 果断行动,全力以赴

 决定—然后行动!

 别再抱怨你的命运了——赶快行动吧

 决定就像磁铁

 一个优柔寡断的故事

 现在就明确你的决定吧

附录 关于重塑内心世界的一些常见问题和答案

试读章节

我的一位朋友拥有一个美丽的莲花池。那其实是他在乡下住宅附近的一片天然洼地,他坚称他在乡间的宅邸为他的农场,水从远处山丘上的蓄水池中流入这片洼地,其间还要通过一个可调节水流大小的阀门开关。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美满,到了夏天澄澈的水面上就会铺满怒放的莲花,鸟儿们在池中自由嬉戏,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它们的奏鸣音。蜜蜂则在花园中的野花上忙碌不辍。极目远眺,池塘的后面是一片更加美丽的丛林,野生的浆果、灌木、蕨类植物争相盛开,热闹极了。

我们的朋友原本只是一个凡人,但有了一颗仁爱之心让他变成了上帝。在他的“领土”上,你看不到“私人所有,不得擅入”或“擅入必究”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原野尽头那让人倍感亲切的标语,“这里的莲花欢迎你”。他得到了所有人的由衷爱戴,原因很简单,他真诚地爱着所有人,并愿意与他们分享他的一切。

在这里我常能碰到正在玩耍的天真稚子和风尘仆仆、步履蹒跚的旅人,不止一次看到他们离去时脸上那种与来时全然不同的神情,仿佛卸下了身上的重负,直到现在我的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他们离去时的低声呢喃,那时旅人们虔诚的祈祷,“仁慈的主啊,愿你保护我这位比亲兄弟还要亲的朋友。”有些人甚至把这里称为“精神之园”。闲暇时作为主人的他也会在此静坐以销永夜。我曾多次看到当外人离去后,他趁着皎洁的月光在园中往来踱步或坐在老式的木质长椅上伴着芬馥的野花香喝点什么。他是一个具有一切美好品质的纯真挚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是他一生中最伟大最成功之处,经常带给他莫名的感动。

毗邻的一切生物仿佛也能感受到这里散发出的亲善、友好、宁谧、欢欣的气氛。牛羊们会漫步到树林边古老的石栏下,张望着里面美好的景致,我想它们真的是在跟我们一起共享这份温馨。动物们面带微笑昭示着它们的心满意足和欢欣愉悦,或许这就是他的心中所求吧,因为每当此际他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表示他能理解它们的心满意足和欢欣愉悦。

水源的供给原本丰沛,水池的进水阀总是开到最大,这让水流婉转而下,不仅在栏边驻足的牛羊能饮到甘甜的山泉,邻家的田园亦可受惠。

不久前我朋友因事不得不离开大约一年的光景,这段时间里他把房子租给了另外一个男人,新租客是位非常“实际”的人,他决不作任何无法给他带来直接利益的事。连接莲花池与蓄水池之间的阀门被关闭了,土地再也得不到泉水的滋润和灌溉;朋友立起的“这里的莲花欢迎你”的标语也被移走;池边再也见不到嬉戏的顽童和欣慰的旅人。总之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不复往昔林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的样子。池里的花朵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而日渐凋零,只有伏在池底烂泥上枯萎的花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热闹。原本在清澈的池水中悠然而动的鱼早已化为枯骨,走近池边便能闻到它们发出的腥臭。岸边没有了绽放的鲜花,鸟儿不再停留于此,蜜蜂们已移居它处,园中亦不见蜿蜒的流水,栏外成群的牛羊再也饮不到甘甜的清泉。

如我们所见,今天的莲花池与朋友悉心照料的莲花池有天壤之别。而细究之下,造成这一切差别的原因却十分微不足道,仅仅是因为后者关闭了引水的阀门,阻止了来自山腰的水流。这个貌似简单的举动,掐断了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它不仅毁掉了生机盎然的莲花池,还间接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剥夺了周围邻居们与动物们的幸福。

你的生活正是你的内心想法和你思考过程的结果。你的血肉、骨头和肌肉可以被分解为百分之七十的水和价值很小的少量化学成分,但真正塑造了你的是你的内心世界和你思考的东西。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外物,而在人的内心世界之中。

在没有精神脉冲(Mental Impulses)的情况下,你将不会吃饭,不会穿衣服,不会追赶公交车,不会开小汽车,不会开电视,或者不会读一份报纸——你甚至抬不起你的手臂!虽然你可能会认为你的行动多少是习惯性的,也许是某种物理反射导致的,但你在生命中所走的每一步,无论方向如何,背后的可畏而强大的推动力是——内心想法。

你走路的方式,你的言行举止,你的衣着,无不反映着你的思考方式。懒散的举止是懒散思想的体现,而警觉正直的举止是内心的力量和信心的体现。人的行为举止是内心的外在表现。你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产物。你相信你自己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内心是所有财富、所有成功、所有功利、所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以及所有成就的起源。没有了内心活动,世界上就不会有医学,不会有伟大的博物馆,不会有伟大的戏剧或小说,不会有现代的便利设备——事实上,最原始时代的生命就不会有任何进步。

你的内心——是支配——决定你的性格、职业,甚至是你的日常生活的力量。因此,“内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这句话就变得容易理解了。没有了内心之原动力的生成,就不可能有任何行为或反应。所以,《圣经》中说“播种什么,收获什么”;莎士比亚也说过:“事情本无好与坏,全在自己怎么想。”

在内心画一幅地图,指引行动的方向

既然你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内心想法和愿望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那么你要决定的第一件事正是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先说说一种笼统的想法,即你仅仅想要的是成功——像大多数人希望的那样——太模糊了。你必须在脑海中清晰地绘制未来的蓝图。问问你自己,你的路通往何方?你的确切目标是什么?你有没有设想过你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成功是以财富来衡量的话,你能否用数字来表示其数量?如果以成就来衡量,你能否明确地界定它?如果以快乐来衡量,你能否生动地描绘它?

你必须问自己这些问题,因为在回答中包含了可以决定你从现在起的整个人生的因素。似乎很奇怪,一百个人里面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出这些问题!大多数人都有想获得成功的普遍愿望,但除此以外,一切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他们只是一天又一天地前行,想着只要今天有工作,明天也会有——无论如何,在年老时总会有人照顾的吧?他们就像毫无目的漂浮在水面的软木,随波逐流,不是被冲上岸就是被水浸透最终沉入水底。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你必须了解你到底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必须了解你的人生之路通往何方,必须心中怀有一个想要实现的确定目标。那个目标,当然了,是人生的全景目标;不管你想得到一份工作或是更好的工作,或一栋新房子,或在这个国家的一块地方,或只想要一双新鞋,这些愿望并没有什么不同。你必须有一个对未来的明确想法。

记住,需要和渴望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你可能为了上下班的交通需要一辆车,你可能为了让你的家庭成员高兴而渴望拥有一辆车。为事业而购买车是出于需要,为家庭而购买车是出于迫不及待的愿望。为了购买这辆家庭用车,你会翻遍产品宣传册,拜访许多经销商。这是因为它是你从未拥有过的车型,是可以为你的责任感加分的东西,还可以促使你获得新的判断力和新的外部资源。对新的、不同事物的渴望将会改变你的生活,促使你付出额外的努力。

那么,无论何时你如果希望达成任何目标或得到比你现在所拥有的更多的东西,就从渴望开始吧——它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第一激发力量。若没有了最强烈的渴望,你就不能达成任何目标,或得到任何东西。尽管如此,正如你应该明白的,成功的要素不只包括渴望。

序言

你将要阅读的是一本拥有数百万读者的畅销书。

克劳德·布里斯托的著作给了我所需要的鼓舞和支持。它以一种极简单但又具说服力的方式说明如何使用潜意识的能量让自己过上天堂般的日子。它使我相信自己的潜力,并向我提供了产生和保持这种信念的有效方法。比如,布里斯托在书中说他过去常在他书桌上的所有纸张上涂鸦美元符号。听上去很奇怪?好吧,这远非不用脑子的练习,而正是为加强自我力量的有意的形象化方法。我保证,这方法有用!

差不多数以千计的公司和个人利用布里斯托的“卡片法”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我也使用布里斯托的“照镜子的技术”并常常在我的演讲和专题讨论会上介绍它。

是的,这部克劳德·布里斯托的著作不是普通的著作。它是非比寻常的。读者对于这本书的态度,正如布里斯托建议的:读,读,再读,直到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当了解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挑战时,你就可以将你的所有潜能转化为现实。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它会震撼你的心灵。想要实现梦想的人们应该一遍一遍地诵读这本书。反复诵读它,你就会发现这本书是你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财产。

——亚马逊网站

本书给了我所需要的鼓舞和支持。它以一种极简单但又具说服力的方式说明如何使用潜意识的能量来突破自我极限、获取更大成功。它使我相信自己的潜力,并向我提供了产生和保持这种信念的有效方法。

——奈都·奎宾(Nido R.Qubein),美国国家演讲人协会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虽然残酷内心仍可变成天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克劳德·布里斯托
译者 金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8146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3195443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