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有些病的诊治过程犹如破案一样,但远比破案更为曲折、复杂。医师要脉络清晰、认识明确、处置得当,需有辩证唯物观点和正确的思考方法。除了医学基本原理外,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可有不同。本书无疑贯串了作者个人的认识、观点和临床体会,并对某些传统认识提出质疑,难免有片面、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指正,并愿抛砖引玉,探讨交流,引出高见。
段仲璧、陈继龙编著的《内科实用专题与精要--胃肠肝胆胰疾病(精)》收纳了消化疾病治疗的主要用药及相关的其他科室用药、主要检验、检查,除在主要章节有所反映外,有的分布在各篇之中,为方便读者查找,特编写了药物分类及索引、检验/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索引,附录于书后;至于了解疾病、病征资料,查阅书前目录即可。
段仲璧、陈继龙编著的《内科实用专题与精要--胃肠肝胆胰疾病(精)》以从事临床工作的消化科医师为主要对象,以临床实用为突出重点,并反映了最新研究进展。《内科实用专题与精要--胃肠肝胆胰疾病(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专题篇,占全书主要篇幅,为本书重点,大小专题48个,对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常见问题、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予以呈现和探讨;第二部分为疾病篇,共13篇,对近年新出现的病、有增多趋势的病、认识不足易于忽略的病以及偶可碰到易于漏诊、误诊的少见病,予以收录,以便查找;第三部分为拾零篇,着重反映新的进展,并补充了些其他资料力求完备,对上述两部分未能包括的消化重要知识、疾病等119条内容,以拾零的方式予以囊括;第四部分为相关篇,共24条包括与消化有关、与其他科室共享的知识资料,特别是有关用药、检验、检查等资料。拾零篇和相关篇均是取其精要、精华,以较少的篇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资讯。全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丰富、新颖、实用性强、写作别具风格,是消化医师难得的临床参考书,也适于肝病科医师及其他临床医师参考。
序
第一篇 专题篇
1.深入认识胃肠道和胃肠功能
2.胃食管反流病的有关问题
3.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
4.对慢性胃病患者疼痛之再认识
5.关注慢性胃病动力障碍的掌握和治疗
6.抗酸剂的合理应用
7.关于“氯吡格雷与PPI合用”之风波
8.对“抗幽门螺杆菌传统方案”的一些议论
9.胃黏膜保护剂的临床应用
10.肠化、异型增生与胃癌
11.加深对胃肠息肉的了解,增强随访意识
12.自由基与消化系统疾病
13.非甾体消炎药一环氧合酶胃肠道
14.慢性腹泻
附:伪膜性肠炎、药源性腹泻
15.便秘
16.肠道在急性全身性多脏器损害中的地位和胃肠衰竭
17.胃肠疾病伴心理障碍的诊治
18.消化疾病治疗的某些合理用药
19.主要胃肠激素与功能
20.肝脏的亚微结构、功能与临床
21.肝脏和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功能与临床的联系
22.慢性HBV感染的若干问题
23.丙肝的特点、治疗及与脂肪肝
24.戊型肝炎
25.自身免疫性肝炎
26.非嗜肝病毒感染与肝功损害
27.缺血性肝炎
28.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并从形成机制看腹水治疗
29.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病生变化看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合理防治
30.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外表现
31.腹水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肝硬化住院患者医师的常规诊治流程
33.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处理及断流、分流的原则性建议
34.对TIPS的几点认识
35.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预防出血”存在的问题
36.肝衰竭的相关概念
37.黄疸
38.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
39.药物性肝损害
40.如何解读常用肝功
41.保(护)肝药的临床应用
42.肝肾综合征治疗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43.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展和实用治疗
44.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45.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直接、适量、反复回输宜于提倡
46.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47.肝功损害原因大盘点
48.莫把胃病当作胆囊疾病
第二篇 疾病篇
1.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2.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3.下腹疼痛不适的一个易被忽视的病因——慢性阑尾病变
4.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5.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含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并附CREST综合征)
6.慢性假性肠梗阻
7.缺血性肠炎
8.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9.纤维淤胆性肝炎——移植时代的一种新肝病
10.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11.腹膜假性黏液瘤
12.肝豆状核变性
13.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
第三篇 拾零篇
1.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
2.胃食管反流病GerdQ评分
3.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
4.食管白斑
5.食管胃黏膜异位
6.“胡桃钳”食管
7.影响LES张力的物质
8.胃黏膜屏障防护因子·
9.疣状胃炎和慢性胃炎的分类
10.自身免疫性胃炎
11.消化性溃疡胃镜下分期
12.应激性溃疡
13.夜间酸突破
14.布氏腺增生
15.胃肠起搏、运动及肠鸣音
16.5一HT受体及其激动剂、拮抗剂
17.上消化道的报警症状
18.早期胃癌筛查标志物
19.胃肿瘤的分类及发生率
20.胃癌的病理分型
21.胃MALT淋巴瘤
22.Hp的VacA、CagA及其临床意义
23.Hp的胃外表现
24.PPIs与Hp
25.Hp感染检测方法优劣比较
26.FD看起来简单诊断难
27.复方消化酶制剂及临床应用
28.膳食纤维
29.胃柿石(胃石)
30.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病因
31.Mallory-weiss综合征
32.恒径动脉出血
33.上消化道出血有关情况的评估
34.酸相关性疾病抑酸治疗要求达到的pH
35.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消化内镜诊疗操作
36.儿童/青少年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37.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模式
38.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
39.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40.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
41.孤立性结肠溃疡
4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
43.食物不耐受
44.泻剂与结肠假性黑变病
45.巨结肠及其分类
46.结肠脾区综合征
47.阑尾切除术后仍痛
48.排便晕厥
49.克龙基特一卡纳达综合征
50.胃肠道与低白蛋白血症
51.有癌变危险的胃肠疾病
52.亚太地区结直肠肿瘤筛查评分系统
53.胃肠道类癌
54.肠道囊样积气症
55.消化道憩室
56.化疗的止吐药
57.甲氧氯普胺有可能引起心房纤颤
58.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下剥离术
59.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60.乙肝病毒的cccDNA
61.RNA病毒的准种现象和意义
62.HBVDNA拷贝数与国际单位的换算
63.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64.慢性肝炎的病理分级、分期
65.核苷(酸)类似物的不良反应
66.终末期肝病
67.肝脏的重量、血供与年龄
68.肝动脉缓冲效应
69.肝首次通过效应
70.饮酒者酒精量之计算及饮酒限量
71.体重指数、肥胖、内脏肥胖
72.B超、CT、MRSI对脂肪肝的诊断和分度
73.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
7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75.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和分型
76.NAFLD的危险更多来自肝外
77.儿童NAFLD进展快、预后差
78.激素在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应用
79.他汀治疗NAFLD不必过分担心肝酶异常
80.目前对肝纤维化的基本认识
81.先天性肝纤维化
82.肝纤维化指标
83.肝病严重性的Child—Pugh分级
84.MELD——终末期肝病危险度评分模型
85.特殊类型的门脉高压
86.肝前性门脉高压
87.特发性门脉高压
88.Budd—Chiari综合征
89.门静脉血栓形成
90.门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
91.顽固性腹水
9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93.肝性脑病ABc分型
94.慢加急性肝衰竭
95.复方多巴制剂可考虑用于肝性脑病治疗
96.肝肾综合征新诊断标准
97.肝癌的伴癌综合征
98.PHC与SHC的鉴别
99.肝癌患者肝移植标准
100.肝脏良性结节性病变
101.肝紫斑病
102.Reye综合征
103.PBC应命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104.消化系统疾病与骨质疏松
105.Caroli病
106.Murphy征
107.胆道三联征
108.Courvoiser征
109.胆囊切除术后仍痛
110.哪些胆囊息肉需要密切关注或手术
111.Mirzzi综合征
112.Lemmal综合征
113.胆心综合征
114.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疼痛原因
115.含有胆管组织的肝脏病变
116.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117.异位胰腺
118.胰腺癌的癌前病变
119.糖尿病与胰腺癌
第四篇 相关篇
1.炎症反应过程的有关介质和因子
2.癌症恶病质的8国专家共识
3.肿瘤溶解综合征
4.服药+饮酒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5.瘦肉精中毒——β受体亢奋中毒表现
6.塑化剂与人类健康
7.肠外营养
8.氨基酸输液制剂的临床价值和应用
9.他汀类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
10.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1.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或禁用的药物
12.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
13.糖皮质素临床应用的一些问题
14.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单克隆抗体
15.几种结核诊断检查的临床价值
16.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17.C-反应蛋白
18.类风湿因子
19.抗核抗体谱
20.癌胚抗原
21.糖抗原系列肿瘤标志物
22.血浆D一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3.血清Hcy升高的临床意义
24.大气PM2.5污染与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书所涉及主要用药的分类及索引
附录2 有关检查/检测的临床意义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