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家的教育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名家的教育智慧》(作者代虹)引领我们进入教改理论与实践前沿,分享最新教育研究成果,把握创新教育理念脉搏,感悟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本书具有思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介绍了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

内容推荐

《名家的教育智慧》(作者代虹)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校长、一线教师们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名家的教育智慧》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

目录

一、陶行知眼中的教育智慧

 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

 第一流的教育家

 我之学校观

 教学做合一

 以教人者教己

二、蔡元培眼中的教育智慧

 中学的教育

 学生的责任和快乐

 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新教育的趋势

三、叶圣陶眼中的教育智慧

 小学教育的改造

 教育与人生

 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

 文字教育和记忆教育

 教师怎样尽责任

 讲和教

四、魏书生眼中的教育智慧

 高效学习日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

 发展中差生智力的几点做法

 糖衣药片和顺耳忠言

五、李镇西眼中的教育智慧

 第一天的“见面礼” 

 把教师的权威融人集体的权威

 课堂辩论:该不该要惩罚? 

 学生总是对的

 我们的“思想节” 

六、李希贵眼中的教育智慧

 教师完全可以道歉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尊重选择与张扬个性

 自修楼中的自主学习

七、窦桂梅眼中的教育思想

 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最有价值

 精彩的课堂不要忽略了细节

 教师如何面对这样的发言

 教学要让孩子从心理上认同

八、杨瑞清眼中的教育智慧

 让不留级成为一种制度

 自主选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点分享,让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坚持发展性评价,提升课堂参与品质

九、马卡连柯眼中的教育智慧

 学校里学生的性格教育

 工作经验谈

 教育方法

十、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教育智慧

 教师的人格、教师集体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技巧

试读章节

教学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训,我们学校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说来倒很奇怪,我在本校从来没有演讲过这个题目,同志们也从没有一个人对这五个字发生过疑问。大家都好像觉得这是我们晓庄的家常便饭,用不着多嘴饶舌了。可是我近来遇了两件事,使我觉得同志中实在还有不明了校训的意义的。一是看见一位指导员的教学做草案里面把活动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这是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二是看见一位同学在《乡教丛讯》上发表一篇关于晓庄小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说:“晓庄小学的课外作业就是农事教学做。”在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的宣言。今年春天洪深先生创办电影演员养成所,招生广告上有采用“教”、“学”、“做”办法字样。当时我一见这张广告,就觉得洪先生没有十分了解教学做合一。倘使他真正了解,他必定要写“教学做”办法,决不会写作“教”、“学”、“做”办法。他的误解和我上述的两个误解是相类的。我接连受了这两次刺激,觉得非彻底地、源源本本地和大家讨论明白,怕要闹出绝大的误解。思想上发生误解则实际上必定要引起矛盾,所以把这个题目来演讲一次是万不可少的。我自回国之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是拿知识来赈济人的。我当时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席上辩论二小时,不能通过,我也因此不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八年,应《时报,教育新思潮》主干蒋梦麟先生之征,撰《教学合一》一文,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此时苏州师范学校首先赞成采用教学法。继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师范同事无暇坚持,我就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这是实现教学合一的起源。后来新学制颁布,我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民国十一年的事。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已经成立了,但是教学做合一之名尚未出现。前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我仍用教学合一之题,张伯苓先生拟改为学做合一,我于是豁然贯通,直称为教学做合一。去年撰《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时,即将教学做合一之原理作有系统之叙述。我现在要把最近的思想组织起来作进一步之叙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水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而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宝山县立师范学校竞把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一。这是格外有意思的。

“以教人者教己”是本校根本方法之一,我们也必须说得明白,方知它效用之大。昨天邵先生教纳税计算法,就是“以教人者教己”的例证。邵先生因为要教大家计算纳税,所以就去搜集种种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融会贯通起来,然后和盘托出,教大家计算。他因为要教大家,所以先教自己。他是用教大家的材料教自己。他年年纳税,但是总没有明白其中的内幕,今年为什么就弄得这样彻底明白呢?因为要教你们,所以他自己便不得不格外明白了。他从教纳税上学得的益处怕比学生要多得多哩。近来韩先生教武术,不是要一位同学发口令吗?这便是以教人者教己。这位同学发口令时便是以同学教同学。因为要他发口令,所以他对于这套武术的步骤就格外明了。他在发口令上学,便是以教人者教己。第三中心小学潘先生是素来没有学过园艺的。但是他第三中心小学有园艺一门功课,他必得教。既然要教园艺,他对于园艺便要格外学得清楚些。他拿园艺教小学生的时候便是拿园艺来教他自己。我们从昨天起开始交际教学做。第一次轮流到的便是孙从贞女士,今天有客来,便须由她招待。来宾到校必定要问许多问题,孙女士必须答复。但她是一位新学生,对于学校的经过历史、现在状况及未来计划都是没有充分明了。因为要答复来宾的问题,她必须预先把这些事情弄得十分明白,才不致给来宾问倒。她答复来宾的问题时,从广义的教育看来,她便是在那儿教,来宾便是在那儿学。为了要答复来宾的问题,她自己就不得不先去弄得十分明白,这便是以教人者教己。我们平常看报,多半是随随便便的。假使我们要教小学生回家报告国家大事,那末,我们看报的时候,便不得不会精聚神了。我们这样看报,比起寻常的效率不知道要大得几多倍哩。这便是借着小孩讲国家大事来教自己明了国家大事。这便是以教人者教己。又比如锄头舞的歌词是我做的,对于这套歌词,诸位总以为我做了之后便是十分明了了,其实不然。我拿这歌词教燕子矶小学生时,方把它弄得十分明白。以前或可以说只有七八分明白,没有十分明白。自己做的歌词还要等到教人之后才能十分明白,由此可见“以教人者教己”的效力之宏。从这些例证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最重要的学理,这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P8-10

序言

学校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校长、一线教师们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应该使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的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性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实际,使读者所学知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应用;

二是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向师范生和一线中小学老师、班主任、校长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三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尤其与“新课改”联系密切;

四是实用性强,重点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是互动性强,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有利于教师教;

六是注重时代性,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学校教学及其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以“传统的教育智慧,最新的教育理论”为立足点,汇集著名教育学家、知名教师的经典教育文论,共同领略著名专家学术研究风范,引领我们进入教改理论与实践前沿,分享最新教育研究成果,把握创新教育理念脉搏,感悟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本书具有思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介绍了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希望本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在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于时间、经验的关系,本书在编写等方面,必定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界人士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12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家的教育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代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94695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2103032
中图分类号 G40-5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