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日豫湘桂会战拉开帷幕,50万国军将士死伤沙场,国军迎来抗战史上最大崩溃!
本次会战不仅仅是中日两国军事之较量,更是两国政府执政能力、经济实力、国际关系以及军事领袖才能的大比拼。
其中,衡阳保卫战是抗战史上最惨烈悲壮的战役,国军将士以1.7万人对抗日军10余万众。孤立无援,坚守衡阳四十七昼夜,军魂震撼世界!
首度还原豫湘桂大战血战日军的历史画卷,悲恸描述衡阳保卫战的每一个细节,深度思考中日两国的昨天以及未来,前人所犯的错误,我们还会再犯吗?
《大崩溃(全景式大战略军事小说)》(作者都梁)——前事不忘,警世之作!
《大崩溃(全景式大战略军事小说)》内容介绍: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一年,日军发动了“一号计划”,豫中大战爆发,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国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司令官蒋鼎文、汤恩伯抛下数万大军,狼狈而逃。最终,连下郑州、许昌、洛阳等数城,直取长沙、衡阳,意图打通大陆交通线,直逼重庆,兵锋所到之处,遍地狼烟。
被抛弃的国军将领死守每一处被日军袭击的城池,河南农民佟满堂、史铁柱兄弟,被兵源不足的国军拉了壮丁,两人懵懵懂懂,毫无家国观念,时时刻刻想逃走,甚至一度给日军做了向导,但随着战事推进、沦为战俘、家乡沦陷,两兄弟被裹挟进滚滚战争洪流,再也无法脱身,也因对日军的痛恨而拼死抗敌,并因天生的战争能力,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数次死里逃生,成为两名成熟的老兵。
与这对农民兄弟相反,国军少将蔡继刚与飞行员蔡继恒兄弟,始终战斗在抗战的第一线,身为督战官的蔡继刚,经历了自抗战爆发以来大大小小多次战役,他冷眼旁观国军从上到下的诸多将领,深刻理解了国军之所以败退的原因,同时一身本事却被埋没在国民党的派系斗争和政治纠葛中,其弟蔡继恒,王牌飞行员,以其桀骜不驯的性格和过硬的技战术水平,在中美日空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随着战事推进,日军开始进攻衡阳城,国民党第10军驻守在此,大战爆发,持续四十余天,为抗战以来最为惨烈的攻防战,身为士兵的佟满堂兄弟,督战官蔡继刚,飞行员蔡继恒,因这场战事而命运被捆绑在一起……
《大崩溃(全景式大战略军事小说)》的作者是都梁。
那场惊天动地的大血战爆发之时,蔡继刚少将正在郑州以东黄泛区的中牟县西堤上,这是国军暂编第15军27师的防区,身为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派来的督战官,蔡继刚少将是这天下午赶到的。他带着副官沈光亚匆匆视察了河堤上的防御工事,然后和守军354团团长李振甫谈了一个多小时话,此时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时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蔡继刚仍然没有料到,这场战役的规模竟如此之巨大,交战地域如此之广衰,双方的参战兵力如此之多,其惨烈的程度超过中日战争以来任何一次太会战。
战争结束多年以后,蔡继刚将军还常常在梦中梦到这个春天的夜晚,河南中牟县的黄河岸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手选择了这里,作为大战的爆发点。
1944年4月17日晚,席卷近半个中国的豫湘桂大战在此爆发,此后,中日双方为这次大战投入的总兵力达上百万人之众。
那天傍晚,国军27师的官兵们感到情况很不对劲,因为黄河对岸的日军阵地突然安静下来,平时的喧嚣声变成了死一般的沉寂。
晚上11点左右,354团8连连长刘洪民心存疑惑地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河对岸,那边日军防区内一片漆黑,没有一丝灯光,河岸边不时传来几声单调的蛙呜,黄河水静静无语地向东流去。刘连长对这种反常的寂静感到很疑虑,他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便扭头对传令兵说:“日他娘,今天晚上八成要出事,传我命令,固定哨上双岗,游动哨给我增加一倍,密切观察对岸动静。”说完他匆匆向团指挥所走去。
就在这时,黄河对岸突然爆发出强大的轰鸣声,明灿灿、密如蛛网的弹道曲线划过河面上漆黑的夜空,对岸日军的150毫米榴弹炮和100毫米加农炮密集开火,27师阵地顿时淹没在火光硝烟中,官兵们的残肢断臂被高高抛到半空中,然后化成血肉之雨落下,把活着的人身上搞得一塌糊涂,连“马克沁”重机枪的水冷筒上都溅满了碎肉块……
10分钟后,日军炮火开始向后延伸,刘连长透过硝烟猛然发现,被炮火映得通红的河面上,突然冒出密密麻麻的汽艇、木船、橡皮艇,甚至还有木排,上面满载着日军步兵。船头的轻机枪吐着火舌,木排上迫击炮在猛烈射击,由上百艘汽艇组成的第一攻击波高速向南岸驶来。国军27师的官兵们也不含糊,立刻用75毫米野战炮开炮还击,阵地上所有的轻重机枪同时开火,河面上腾起无数条十几米高的水柱,数十艘汽艇和木船顿时被炸翻,燃油泄漏在河面上,燃起冲天大火。船上的日军步兵被国军密集的重机枪火力扫得纷纷中弹落水,幸存的日军士兵抱着炸烂的木板和其他漂浮物,依然顽强地向南岸游来。
正在’354团指挥所观战的蔡继刚很兴奋,他拍着李振甫团长的肩膀,一再保证要给354团的弟兄们请功。
蔡继刚的兴奋没持续多久,守军的火力招来了对岸日军更为强大的炮火压制。B军炮兵不时校正弹着点,守军炮位被一个个端掉。重机枪火力点一个个被炸得腾空而起,守军伤亡惨重。
李振甫团长命令几个士兵架起不肯离去的蔡继刚、沈副官,强行将他们撤下阵地,自己转身抄起了重机枪投入战斗。45分钟后,日军第37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三万余人,从东西两个方向抢滩登陆成功,成千上万的日军士兵涌进守军战壕,李振甫团长率领残存守军死战不退,双方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半小时后,守军最后一名士兵引爆了一箱炸药,爆炸的冲击波将数十名日军士兵送上天空……
是役,国军27师354团自团长李振甫上校以下1500余官兵全部殉国。
日军随后迅速包围了中牟县城。守军27师355团官兵阵脚大乱,日军37师团一个联队突^城中与守军展开巷战,守军355团抵挡不住,便且战且退,弃城而去。 凌晨2点,中牟失守。
此时,在洛阳的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上将得到了一条极为荒谬的情报:“今晚,敌人在中牟渡河,现在只有百余人,正同我军战斗中。”
这位二级陆军上将的命令倒也很干脆,只有六个字:“注意警戒河防。”
4月18日,天刚大亮,驻守黄河北岸霸王城的日军炮火突然向国军汉王城阵地铺天盖地倾泻下来,鸿沟一侧的沟沿顿时被轰开一个宽约10,0米的斜坡。国军第85军的观察哨突然惊骇万分地发现,在霸王城背后,日军刚刚架好的黄河铁桥上,坦克集群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日军第3坦克师团300多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高速冲上铁桥,浩浩荡荡涌过黄河,随后而来的是如蝗虫一般的数千名目军步兵。
上午8点,大批日军坦克在漫天的烟尘中出现在汉王城国军阵地前,这是自中日战争开战以来,日军首次使用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所产生的威慑效果令中国守军魂飞胆破。由上百辆97式坦克组成的第一攻击波摆开楔形战斗队型蜂拥而上,跟随其后的是200多辆95式坦克组成的第二梯队。当庞大的坦克集群出现在国军阵地前沿时,国军第85·军官兵们的战斗意志险些被轰鸣的引擎声和咔咔作响的履带声彻底碾碎。p1-4
那个时候,开始就是想援兵,后来总不来,都绝望了。有个老兵杨子琴,是江苏人。他被机枪击中,肚子、肠子部落在地上,满身鲜血直流,他喊“彭连长救命呀”,但这个时候,日军义打枪又丢炸弹,我在战壕里抬不起头来,实在没法救他……后来,冲出战壕不久,我被日军三八式步枪击中,我躺在地上喊人来救,都在肉搏,哪个管得上你?
——彭忠荣(衡阳保卫战幸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