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赵曼琴教学筝谱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本《筝谱》与以往出版的筝谱相比有如下特点:一、为每一首乐曲标注了小节数,以方便教学和学习;二、使用了笔者认为比较科学的记谱方法,以利于学习者对谱面的理解;三、纠正过去的出版谱中的一些错误,以避免学习者走弯路;四、重新标记了演奏速度,以供学习者参考。有必要说明的是,本《筝谱》所以叫做“教学筝谱”,是为了表明这些筝谱仅是笔者使用的教学筝谱,笔者在记谱法方面对乐谱谱面进行的修订、完善,是从有利于读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尽可能地尊重原谱所体现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对乐曲进行的谱面阐释,并无强调笔者进行了二度创作之意。然而,无论笔者如何客观,本《筝谱》的记谱总难免带有笔者的主观痕迹。例如:有些乐曲的慢一倍记谱,节拍拍号的改变,个别旋律音、乐句的减少、改变等,均是笔者为方便读者学习的目的而改变的。因此,本《筝谱》之所以署笔者之名,是为告诉读者原谱并非如此,以明确此种记谱方式的责任。如果读者认为本《筝谱》某些乐曲的记谱效果与原谱表现意图出入太大、相去甚远,当以原记谱效果为准。此外,本《筝谱》也收录了笔者的三首筝曲。此举绝非笔者借整理、编印这本《筝谱》之便鱼目混珠地搭配销售个人“私货”,而是由于这些作品流传较广,曾被多家考级机构列入古筝考级的高级曲目,有的还被作为国际比赛的决赛指定曲目。以往的古筝曲集,常常把“指法符号说明”放在曲集最后面。读者在遇到不明白的符号、记谱效果时,不得不临时去翻看后边的指法说明,这样会耽误不少时间。本《筝谱》摒弃了这种编排方法,把“指法符号说明”放在《筝谱》的前边,读者可以先了解本《筝谱》的记谱法和指法符号,然后再接触后边的筝曲作品,这样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达到事半 目录 古筝记谱及指法符号之我见 古筝指法符号说明 整理筝曲 西江月 渔舟唱晚 纺织忙 浏阳河 高山流水 洞庭新歌 丰收锣鼓 香山射鼓 瑶族舞曲 和番 落院 秦桑曲 …… \t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赵曼琴教学筝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曼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9393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38000 |
出版时间 | 200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48.3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3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