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衡派”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
内容
内容推荐
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代表的“学衡派”力主“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其教育主张独树一帜。 “学衡派”主要成员多执教于国内有名学府,教学与学术研究亦卓有建树。本书以“学衡派”的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哈佛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正大学等高校的档案等新史料,对这一学派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目前的地位与贡献做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探讨。
目录



\t绪论



\t一、选题缘由



\t二、学术史回顾



\t三、概念界定



\t四、文献史料与研究思路



\t第一章 初露头角:留美学生与“学衡派”的发轫



\t一、“学衡派”成员与传统人文教育



\t二、留美学生与“两种文化”



\t三、梅光迪、吴宓等人在哈佛大学



\t第二章 风云际会:“学衡派”与东南大学



\t一、东南大学与20世纪20年代高等教育格局



\t二、《学衡》的创刊与“学衡派”的教育主张



\t三、“学衡派”与东南大学的人文教育



\t四、东南大学风潮与“学衡派”的困境



\t第三章 群英散落:“学衡派”的分流与重组



\t一、“学衡派”与东北大学



\t二、吴宓与清华大学



\t三、中央大学与“学衡派”的重组



\t第四章 东山再起:“学衡派”与浙江大学



\t一、“学衡派”的阵地转移及其动因



\t二、“学衡派”与浙江大学的人文教育



\t三、“学衡派”与抗战后方学术圈



\t第五章 别求新声:胡先骕与中正大学



\t一、中正大学的创办与胡先骕的上任



\t二、文化与政治之间:胡先骕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t三、“《民国日报》事件”与胡先骕的办学困境



\t第六章 曲终人散:“学衡派”的谢幕



\t一、萧墙之内:“学衡派”的隐忧



\t二、梅光迪病逝与“学衡派”的再度分裂



\t三、“学衡派”与武汉大学



\t结语



\t一、“学衡派”的人文教育理念剖析



\t二、“学衡派”与中西人文教育传统



\t三、“学衡派”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政治文化语境



\t四、“学衡派”的教育成就与局限



\t主要参考文献



\t索引



\t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衡派”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鲜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245138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74000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6,G649.2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35